一种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5159发布日期:2022-03-23 15:5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对肉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畜牧业不断提高畜产品的产量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动物性产品的需要。
3.现有的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中虽有效地分离了母牛与牛犊,可以进行独立喂养,但是母牛与牛犊进出门多是养殖户手动打开,较为不安全,且牛舍空间使用不能最大化,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包括牛舍本体和设置于牛舍本体中部一侧的休息区,所述牛舍本体左侧及远离休息区一侧的左部设置有牛犊喂养槽,所述牛舍本体右侧及远离休息区一侧的右部设置有母牛喂养槽;
7.所述休息区的左侧及后侧左部均设置有牛犊进出门,所述休息区的右侧及后侧右部均设置有母牛进出门;
8.所述牛犊进出门具体为设置于休息区一侧顶部的顶板和滑动设置于休息区前侧的底板,所述底板由电动伸缩杆驱动,所述电动伸缩杆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左侧。
9.进一步,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伸缩连接组件,所述伸缩连接组件具体为一端分别铰接于顶板与底板上的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另一端滑动连接,且铰接于顶板的连杆上开设有与铰接于底板的连杆配合的滑槽。
10.进一步,所述母牛进出门与牛犊进出门结构相似,尺寸不同,所述母牛进出门的高度高于牛犊进出门的高度。
11.进一步,所述休息区与母牛喂养槽和牛犊喂养槽之间形成倒凵型的母牛和牛犊站立区,且母牛和牛犊的站立区之间设有隔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底板上移,可以快速打开多个进出门,代替传统人工打开进出门,提高了安全程度,并且母牛和牛犊站立区呈倒凵型,可以较大化利用空间设立喂养槽,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中母牛进出门的侧部
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中牛犊进出门的侧部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中牛犊进出门的状态图。
18.图中:1、牛舍本体;2、休息区;3、母牛喂养槽;4、牛犊喂养槽;5、隔板;21、母牛进出门;22、牛犊进出门;221、伸缩连接组件;222、电动伸缩杆;223、底板;224、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参照图1-4,一种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包括牛舍本体1和设置于牛舍本体1中部一侧的休息区2,牛舍本体1左侧及远离休息区2一侧的左部设置有牛犊喂养槽4,牛舍本体1右侧及远离休息区2一侧的右部设置有母牛喂养槽3;
22.休息区2的左侧及后侧左部均设置有牛犊进出门22,休息区2的右侧及后侧右部均设置有母牛进出门21;
23.牛犊进出门22具体为设置于休息区2一侧顶部的顶板224和滑动设置于休息区2前侧的底板223,底板223由电动伸缩杆222驱动,电动伸缩杆222位于顶板224与底板223之间的左侧。
24.进一步,顶板224与底板223之间设置有伸缩连接组件221,伸缩连接组件221具体为一端分别铰接于顶板224与底板223上的两个连杆,两个连杆另一端滑动连接,且铰接于顶板224的连杆上开设有与铰接于底板223的连杆配合的滑槽,伸缩连接组件221对顶板224与底板223之间进行分隔,防止牛犊从该处出入休息区2。
25.进一步,母牛进出门21与牛犊进出门22结构相似,尺寸不同,母牛进出门21的高度高于牛犊进出门22的高度。
26.进一步,休息区2与母牛喂养槽3和牛犊喂养槽4之间形成倒凵型的母牛和牛犊站立区,且母牛和牛犊的站立区之间设有隔板5。
27.工作原理:进行喂养时,先打开休息区2的牛犊进出门22,让牛犊先进入牛犊站立区,其中,启动电动伸缩杆222,使其伸长,进而带动底板223上移,进而牛犊可以出入休息区2,其中靠近顶板224的连杆与靠近底板223的连杆均转动一定角度,并且铰接于底板223的连杆另一端在铰接于顶板224的连杆上滑动;接着打开休息区2的母牛进出门21,打开方式同上。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其特征在于,包括牛舍本体(1)和设置于牛舍本体(1)中部一侧的休息区(2),所述牛舍本体(1)左侧及远离休息区(2)一侧的左部设置有牛犊喂养槽(4),所述牛舍本体(1)右侧及远离休息区(2)一侧的右部设置有母牛喂养槽(3);所述休息区(2)的左侧及后侧左部均设置有牛犊进出门(22),所述休息区(2)的右侧及后侧右部均设置有母牛进出门(21);所述牛犊进出门(22)具体为设置于休息区(2)一侧顶部的顶板(224)和滑动设置于休息区(2)前侧的底板(223),所述底板(223)由电动伸缩杆(222)驱动,所述电动伸缩杆(222)位于顶板(224)与底板(223)之间的左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24)与底板(223)之间设置有伸缩连接组件(221),所述伸缩连接组件(221)具体为一端分别铰接于顶板(224)与底板(223)上的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另一端滑动连接,且铰接于顶板(224)的连杆上开设有与铰接于底板(223)的连杆配合的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牛进出门(21)与牛犊进出门(22)结构相似,尺寸不同,所述母牛进出门(21)的高度高于牛犊进出门(22)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其特征在于,所述休息区(2)与母牛喂养槽(3)和牛犊喂养槽(4)之间形成倒凵型的母牛和牛犊站立区,且母牛和牛犊的站立区之间设有隔板(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母牛与牛犊养殖保育共养牛舍,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牛舍本体和设置于牛舍本体中部一侧的休息区,所述牛舍本体左侧及远离休息区一侧的左部设置有牛犊喂养槽,所述牛舍本体右侧及远离休息区一侧的右部设置有母牛喂养槽。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底板上移,可以快速打开多个进出门,代替传统人工打开进出门,提高了安全程度,并且母牛和牛犊站立区呈倒凵型,可以较大化利用空间设立喂养槽,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蔡於旭 李华 符明 蔡鸿毅 蔡爱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慧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7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