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栝楼种苗移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43884发布日期:2022-04-27 13:2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栝楼种苗移栽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栽培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栝楼种苗移栽器。


背景技术:

2.栝楼是葫芦目葫芦科草本植物,喜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好,不耐旱,怕水涝。吊瓜籽富含营养成分,有健胃、润肺、化痰、散结、滑肠作用,主治痰热咳嗽、肺痰咳血、胸闷、消泻和便秘等症。
3.栝楼种植时可以采用种苗移栽的方式,现有的移苗器将种苗固定后,土壤易与移苗器的内壁粘黏,使得被移取的种苗不易取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栝楼种苗移栽器,将栝楼种苗移取后,能够直接推动土壤块使其移出移栽器,避免土壤块与种苗分离,提高种苗的成活率。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栝楼种苗移栽器,包括:
6.第一半筒体,顶端垂直设有手持杆;
7.第二半筒体,与所述第一半筒体共同围合成两端开口的圆筒型结构,所述第二半筒体的顶端连接有连杆,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持杆可转动连接;及
8.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杆上,包括:
9.推杆,与所述连杆连接;及
10.推板,连接在所述推杆的末端,且位于所述圆筒型结构内。
11.优选地,所述手持杆上开设有穿槽,所述穿槽处设有转轴,所述连杆可转动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半筒体与所述第二半筒体通过复位弹簧连接。
13.优选地,所述手持杆与所述连杆之间设有圆弧形结构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包括:
14.空心杆,一端与所述手持杆固接;
15.套杆,一端套设在所述空心杆内,另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且所述套杆位于所述空心杆内的端部设有限位块;及
16.伸缩弹簧,套设在所述套杆上,其一端与所述空心杆固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固接。
17.优选地,所述连杆的顶端设有扶杆,所述手持杆的顶端设有握杆。
18.优选地,所述手持杆的外壁下端横向设有踏板。
19.优选地,所述第一半筒体及所述第二半筒体的底端均为锯齿形结构。
20.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栝楼种苗移栽器,将第一半筒体及第二半筒体围合成的圆筒型结构围绕栝楼种苗插入土壤内部,向上转动连杆,使得第二半筒体靠近第一半筒体,从而夹紧带有种苗的土壤块,再向上提起移栽器即可将种苗从土壤中带出;向下转动连杆,连杆带
动第二半筒体远离第一半筒体,同时连杆能够带动推板向下移动,同时推板推动圆筒型结构内的土壤块向下移动并脱离移栽器,即可使种苗移出移栽器。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栝楼种苗移栽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手持杆与扶杆的连接示意图;
24.图3是图1的f处放大图。
25.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半筒体;101-手持杆;102-扶杆;103-握杆;104-踏板;111-穿槽;112-转轴;200-第二半筒体;201-连杆;202-空心杆;203-套杆;204-伸缩弹簧;211-复位弹簧;301-推杆;302-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栝楼种苗移栽器,参考图1所示,包括第一半筒体100、第二半筒体200及推力组件;第一半筒体100为半圆筒型结构,第一半筒体100顶端垂直设有手持杆101;第二半筒体200与第一半筒体100共同围合成两端开口的圆筒型结构,第二半筒体200顶端固设有连杆201,连杆201的另一端与手持杆101可转动连接;推力组件设置在连杆201上,包括推杆301、推板302,推杆301与连杆201连接,推板302连接在推杆301的末端,且位于圆筒型结构内。
29.使用时,将第一半筒体100及第二半筒体200围合成的圆筒型结构围绕栝楼种苗插入土壤内部,向上转动连杆201,使得第二半筒体200更加靠近第一半筒体100,从而夹紧带有种苗的土壤块,再向上提起移栽器即可将种苗从土壤中带出;接下来向下转动连杆201,连杆201带动第二半筒体200远离第一半筒体100,同时连杆201向下转动时,能够带动推板302向下移动,推板302就能够同时推动圆筒结构内的土壤块向下移动并脱离移栽器,即可使种苗移出移栽器。
30.进一步地,参考图2所示,连杆201与手持杆101可转动连接的具体结构为:手持杆101上开设有穿槽111,穿槽111处设有转轴112,连杆201可转动套设在转轴112上。
31.进一步地,第一半筒体100与第二半筒体200通过复位弹簧211连接。当土壤块与种苗一起被推出后,松开连杆201,第二半筒体200即可在复位弹簧211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32.进一步地,参考图3所示,手持杆101与连杆201之间设有圆弧形结构的伸缩件,伸缩件包括空心杆202、套杆203及伸缩弹簧204,空心杆202一端与手持杆101固接,另一端套设有套杆203,套杆203另一端与连杆201固接,伸缩弹簧204套设在套杆203上,且其一端与空心杆202固接,另一端与连杆201固接;套杆203位于空心杆202内的端部还固设有限位块;伸缩件的设置可以对连杆201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连杆201随意转动,且由于伸缩件中伸缩
弹簧204的存在,在种苗移出移栽器后,连杆201还能在伸缩弹簧204的存在下自动复位。
33.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1,连杆201的顶端设有扶杆102,手持杆101的顶端横向设有握杆103;扶杆102及握杆103能够方便握持。
34.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1,手持杆101的外壁上横向设有踏板104,且踏板104设置在手持杆101下端,脚踏踏板104能够施加向下的作用下,使得移栽器更容易插入土壤内部;设置在下端的踏板104能够还能起到支点的作用,当需要将移栽器从土壤内取出时,可以借助踏板104作为支点,使移栽器更容易从土壤里移出。
35.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1,第一半筒体100及第二半筒体200的底端均为锯齿形结构,锯齿形结构能够使移栽器更容易插入土壤内。
36.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栝楼种苗移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筒体(100),顶端垂直设有手持杆(101);第二半筒体(200),与所述第一半筒体(100)共同围合成两端开口的圆筒型结构,所述第二半筒体(200)的顶端连接有连杆(201),且所述连杆(201)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持杆(101)可转动连接;及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杆(201)上,包括:推杆(301),与所述连杆(201)连接;及推板(302),连接在所述推杆(301)的末端,且位于所述圆筒型结构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栝楼种苗移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101)上开设有穿槽(111),所述穿槽(111)处设有转轴(112),所述连杆(201)可转动套设在所述转轴(1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栝楼种苗移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筒体(100)与所述第二半筒体(200)通过复位弹簧(21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栝楼种苗移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101)与所述连杆(201)之间设有圆弧形结构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包括:空心杆(202),一端与所述手持杆(101)固接;套杆(203),一端套设在所述空心杆(202)内,另一端与所述连杆(201)连接,且所述套杆(203)位于所述空心杆(202)内的端部设有限位块;及伸缩弹簧(204),套设在所述套杆(203)上,其一端与所述空心杆(202)固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201)固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栝楼种苗移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01)的顶端设有扶杆(102),所述手持杆(101)的顶端设有握杆(10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栝楼种苗移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101)的外壁下端横向设有踏板(10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栝楼种苗移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筒体(100)及所述第二半筒体(200)的底端均为锯齿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栽培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栝楼种苗移栽器,包括第一半筒体,顶端垂直设有手持杆;第二半筒体,与第一半筒体共同围合成两端开口的圆筒型结构,第二半筒体的顶端连接有连杆,且连杆的另一端与手持杆铰接;及推力组件,设置在连杆上,包括推杆,与连杆连接;及推板,连接在推杆的末端,且位于圆筒型结构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栝楼种苗移栽器,将栝楼种苗移取后,能够直接推动土壤块使其移出移栽器,避免土壤块与种苗分离,提高种苗的成活率。成活率。成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郑雷 崔丽 王化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技术研发日:2021.12.21
技术公布日:202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