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水稻病害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3126发布日期:2022-08-06 08:4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水稻病害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水稻病害的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2.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真菌病害,是世界上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水稻纹枯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到抽穗前后发病最重,危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穗部和深入到茎秆,该病害导致水稻结实率下降,千粒重降低,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3.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农业生产上常用的药剂有井冈霉素、三唑酮和已唑醇等,但是长时间使用单一药剂防治病害大大增加了病原菌抗药性的风险,造成防效逐年下降、病原菌抗药性增效和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4.农药混用是延缓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将不同的农药进行复配可以延缓有害生物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从而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5.cn201610138008.3,公开了含小白菊内酯的农药杀菌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并具体公开了小白菊内酯对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稻瘟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等多种病原菌具有较好的药效,其中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
50
为36.83mg/l。
6.目前,还未见到吡唑醚菌酯、烯肟菌酯、唑胺菌酯或噻呋酰胺和小白菊内酯复配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水稻病害的农药组合物,以解决长时间使用单一药剂带来的防效降低、抗药性增强和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防治水稻病害的农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吡唑醚菌酯、烯肟菌酯、唑胺菌酯或噻呋酰胺和小白菊内酯复配而成,复配的质量比均为1-200:200-1。
10.作为优选,所述吡唑醚菌酯和小白菊内酯的质量比为1:35-1。
11.作为优选,所述烯肟菌酯和小白菊内酯的质量比为1-5:20-1。
12.作为优选,所述唑胺菌酯和小白菊内酯的质量比为1-30:10-1。
13.作为优选,所述噻呋酰胺和小白菊内酯的质量比为1-10:45-1。
14.作为优选,所述水稻病害为水稻纹枯病。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发明农药组合物中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烯肟菌酯、唑胺菌酯或噻呋酰胺和小白菊内酯复配时,在一定质量比范围内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出增效作用。基于此,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且与单一药剂相比,可以提高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有利于降低用药量,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可以为开发新型农药提供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17.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18.实施例: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筛选
19.1.供试菌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采自河南郑州郊区水稻田内的染病稻株,在实验室内分离和纯化,保存于pda培养基上。(pda培养基配方:去皮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18g,水1l,自然ph)
20.2.供试药剂:98%吡唑醚菌酯(佳木斯黑龙农药有限公司)、90%烯肟菌酯(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99%唑胺菌酯(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 96%噻呋酰胺(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98%小白菊内酯(上海阿拉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1.将供试药剂用二甲基亚砜溶剂溶解,然后用0.1%吐温-80水溶液稀释,配制成单剂母液,设置多组配比,各单剂和配比混剂均按等比方法设置5个质量浓度梯度。
22.3.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2部分: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试验平皿法》)
23.将预先融化的pda培养基9ml加入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定量吸取药液1.5ml,分别加入上述锥形瓶中,充分摇匀后等量倒入3个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制成相应浓度的含药平板;并设只含0.1%吐温-80水溶液的处理作空白对照,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
24.用直径5mm打孔器在供试菌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和空白对照平板中央,盖上皿盖后置于25℃恒温培养培养。48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生长直径,计算不同处理对菌丝生长抑制率。
[0025][0026]
4.数据分析:采用dp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药剂浓度对数值为x,对应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几率值为y进行线性回归,得出毒力回归方程及药剂对靶标病菌的毒力ec
50
值,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
[0027]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
×
100;
[0028]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
×
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
×
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0029]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
100。
[0030]
5.测定结果
[0031]
根据计算的共毒系数(ctc)评价药剂的增效作用,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结果见表1-4。
[0032]
表1吡唑醚菌酯和小白菊内酯复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0033][0034]
从表1可以看出,在1:35-1的质量比范围内,吡唑醚菌酯和小白菊内酯复配后对立枯丝核菌的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0035]
表2烯肟菌酯和小白菊内酯复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0036][0037]
从表2可以看出,在1-5:20-1的质量比范围内,烯肟菌酯和小白菊内酯复配后对立枯丝核菌的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0038]
表3唑胺菌酯和小白菊内酯复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0039][0040]
从表3可以看出,在1-30:10-1的质量比范围内,唑胺菌酯和小白菊内酯复配后对立枯丝核菌的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0041]
表4噻呋酰胺和小白菊内酯复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0042][0043]
从表4可以看出,在1-10:45-1的质量比范围内,噻呋酰胺和小白菊内酯复配后对立枯丝核菌的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0044]
综上所述,吡唑醚菌酯、烯肟菌酯、唑胺菌酯或噻呋酰胺和小白菊内酯复配时,在一定质量比范围内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出增效作用。基于此,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且与单一药剂相比,可以提高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有利于降低用药量,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可以为开发新型农药提供支持。
[0045]
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料的前提下,可以做适当的改进,这些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