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隐翅甲的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文档序号:33985574发布日期:2023-04-29 12:5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隐翅甲的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本发明属于大隐翅甲养殖,具体涉及一种大隐翅甲的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1、大隐翅甲creophilus maxillosus linnaeus,俗名多毛隐翅甲,属鞘翅目,隐翅甲科,是一种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的甲虫。该物种通常出现在蝇类幼虫大量孳生的环境中,是蝇类幼虫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因而,该物种具有蝇类生物防治的潜在价值,可以通过规模饲养释放到蝇类孳生的自然环境中,达到蝇类种群控制的目的,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此外,大隐翅甲为刑事凶杀案件现场中的常见物种,其成虫能够在腐败早期到达尸体,而其产下的后代能够在尸体及尸体周围环境中长期存在,甚至在白骨化的尸体上仍能大量出现。大隐翅甲相比于蝇类在尸体上存在时间更长的这一特点,可以为涉及高度腐败以及白骨化尸体的案件提供关于死亡时间方面的破案线索。

2、目前,关于大隐翅甲的饲养方法的研究较少。一般是先将一对或数对大隐翅甲成虫放入一个铺有泥沙的饲养容器中饲养,当发现产卵后,将产下的卵用软镊子移出,或直接将成虫移出,并通过人工添加蝇蛆或者蝇蛹的方式饲喂幼虫。如:武文杰和张文忠采用罐头瓶为饲养器具,内装约1/3的潮湿沙土,每一瓶内各放大隐翅甲成虫一雌一雄,产卵后将雌雄成虫移出。孵化后的幼虫饲喂以蝇蛆;greene比较了大隐翅甲食物、湿度和饲养底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wang等采用单独饲养的方法,将孵化后的大隐翅甲幼虫单独饲养在以卫生纸为培养基质的培养皿中,饲喂以蝇蛹。

3、大隐翅甲的成虫喜取食蝇蛆,而其幼虫,特别是低龄幼虫,由于个体较小,很难捕食比它们身体更大且力量更强的蝇蛆,因此更倾向于捕食蝇蛹,通过人工分离蝇蛆和蝇蛹比较复杂,不利于种群的大量繁殖。而将蝇蛆和大隐翅甲共同饲养在一个饲养盒中会污染大隐翅甲的生活环境,导致存活率降低。此外,目前的方法需要手动分离亲代的大隐翅甲的成虫或分离卵,不能实现蝇蛆和蝇蛹的自动分离,人工操作比较复杂,故需开发一种能自动分离蝇蛆和蝇蛹且能够自动分离大隐翅甲子代的饲养装置并进一步优化饲养方法,以达到快速建立大量大隐翅甲种群用于卫生蝇类的生物防治以及应用于法医昆虫学死亡时间推断研究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大隐翅甲的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优化了大隐翅甲成虫和幼虫的饲料补给方法,以及子代和亲代的分离方法。采用优化的食物种类,培养基质、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实现大隐翅甲种群的快速建立。

2、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大隐翅甲的饲养装置,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体内设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将所述箱体分隔成顶部的蝇类饲养空间、中部的大隐翅甲成虫饲养空间和底部的大隐翅甲幼虫饲养空间;

3、所述上隔板上放置有饲料存放装置和清水存放装置,并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

4、所述下隔板上铺设有沙土层,并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

5、所述箱体的底部铺设有泥土层。

6、进一步的,蝇类成虫生活所需的空间一般更大,所以,所述蝇类饲养空间的高度设置为25-40cm,更大的生活空间更容易交配和繁殖。

7、具体的,蝇类饲养空间的尺寸为(25-35)cm×(25-35)cm×(25-40)cm;大隐翅甲成虫饲养空间的尺寸为(25-35)cm×(25-35)cm×(8-10)cm;大隐翅甲幼虫饲养空间的尺寸为(25-35)cm×(25-35)cm×(8-10)cm。

8、具体的,为便于观察,所述箱体和箱门均为透明材质,如玻璃、透明塑料等;顶部设有透气口,如纱网透气口。箱门设置于箱体的侧边,箱门对应蝇类饲养空间、大隐翅甲成虫饲养空间和大隐翅甲幼虫饲养空间分隔成三部分,每部分箱门均设有一个拉手。

9、进一步的,为便于拆卸安装,在箱体的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滑动安装在箱体内;可以想象的是,饲养装置还可以采用抽屉的形式。

10、进一步的,所述饲料存放装置和清水存放装置为培养皿。

11、进一步的,所述清水存放装置内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以采用塑料泡沫或者吸水海绵,供苍蝇落脚喝水。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孔径1.5-2mm的圆孔或边长1.5-2mm的方孔。

13、进一步的,所述沙土层和泥土层的厚度均为3.5-5cm。

14、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大隐翅甲的饲养方法,采用上述饲养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5、s1:在蝇类饲养空间内放入蝇蛹,待蝇蛹羽化后,向饲料存放装置内放入饲料i,向清水存放装置加入清水;

16、s2:蝇蛹羽化一周后,将饲料存放装置中的饲料i更换为饲料ii,用于诱集成蝇产卵并作为蝇蛆的食物,蝇蛆成熟后通过第一通孔落到至大隐翅甲成虫饲养空间;

17、s3:向大隐翅甲成虫饲养空间放入大隐翅甲成虫,大隐翅甲成虫以蝇蛆为食,并在沙土层中产卵;

18、s4:卵孵化后,大隐翅甲的幼虫在沙土层中钻行,通过第二通孔掉到大隐翅甲幼虫饲养空间,未被大隐翅甲成虫捕食的蝇蛆也会通过第二通孔,掉入大隐翅甲幼虫饲养空间中并化蛹,作为大隐翅甲幼虫的食物。

19、进一步的,所述蝇蛹为家蝇蝇蛹,因为家蝇产卵量大,繁殖速度快,且已经形成了商业化的规模饲养,可以轻松购买到蝇种,省去了自行诱集和建立种群的步骤。此外,家蝇幼虫能够以低蛋白的饲料为食并完成整个幼虫发育过程。与常规含有肉类或动物粪便的蝇类饲料相比,发酵的麦麸饲养成本更低,获取更加容易,且对饲养环境造成的污染更小。

20、进一步的,所述饲料i为质量比1:1-3的奶粉和白糖的混合物或直接饲喂以动物血液;优选为质量比1:1的奶粉和白糖的混合物。

21、进一步的,所述饲料ii为发酵后的潮湿麦麸。发酵前,将麦麸放入塑料容器中,喷洒适量的清水。清水的喷洒量能够保证麦麸完全湿透但又不会在塑料容器底部产生多余的水分。之后在潮湿的麦麸中加入少量的酵母粉,酵母粉与麦麸的质量比1:100-200,优选质量比为1:100。混合好的麦麸先在表面铺上一层保鲜膜,然后在20-30℃下发酵2-5天,优选温度为30℃。因为低温下所需的发酵时间更长,而高温下的发酵时间较短。例如,20℃下麦麸一般需要发酵5天,而30℃下仅需发酵2天。进一步的,大隐翅甲成虫放入的对数为8-12对,优选为10对。

22、进一步的,所述沙土层的湿度为5-10%,优选为6%。

2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4、本发明基于大隐翅甲幼虫体型较小且喜钻泥土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蝇蛆成熟后会爬离食物钻入泥土中化蛹的生物学特性,开发出一种能够自动分离蝇蛆和蝇蛹的方法,蝇蛆、大隐翅甲成虫以及大隐翅甲幼虫分处于饲养装置的不同分区中,且能够独立拆卸清洗,对大隐翅甲成虫和幼虫的生存环境不会造成明显的污染,可以提高大隐翅甲幼虫的繁殖率和存活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大隐翅甲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箱门(2),所述箱体(1)内设有上隔板(3)和下隔板(4),所述上隔板(3)和下隔板(4)将所述箱体(1)分隔成顶部的蝇类饲养空间、中部的大隐翅甲成虫饲养空间和底部的大隐翅甲幼虫饲养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隐翅甲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存放装置(6)内放置有支撑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隐翅甲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9)均为孔径1.5-2mm的圆孔或边长1.5-2mm的方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隐翅甲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土层(8)和泥土层(10)的厚度均为3.5-5cm。

5.一种大隐翅甲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饲养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隐翅甲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蝇蛹为家蝇蝇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隐翅甲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i为质量比1:1-3的奶粉和白糖的混合物,或者动物血液。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隐翅甲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ii为潮湿的发酵麦麸。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隐翅甲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大隐翅甲成虫放入的对数为8-12对。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隐翅甲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土层(8)的湿度为5-1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大隐翅甲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隐翅甲的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所述饲养装置包括箱体和箱门,箱体利用上隔板和下隔板分隔成顶部的蝇类饲养空间、中部的大隐翅甲成虫饲养空间和底部的大隐翅甲幼虫饲养空间;上隔板上放置有饲料存放装置和清水存放装置,并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下隔板上铺设有沙土层,并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箱体的底部铺设有沙土层。本发明装置根据老熟蝇蛆会钻入隐蔽处化蛹的习性,可以实现大隐翅甲成虫以及大隐翅甲幼虫食料的自动补充,且大隐翅甲成虫和幼虫分处于饲养装置的不同分区中,且能够独立拆卸清洗,对大隐翅甲成虫和幼虫的生存环境不会造成明显的污染,可以提高大隐翅甲幼虫的繁殖率和存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峰,王禹,李亮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