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牧草硒含量的方法

文档序号:33932463发布日期:2023-04-22 12:3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牧草硒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牧草种植,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牧草硒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1、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各类生理机能的调节,具有抗氧化,减缓细胞衰亡,参与机体病毒抵御和免疫功能调控等重要作用,其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对人及动物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土壤是植物硒的直接来源,但土壤中的硒浓度不能代表其生物利用度。于是低硒或缺硒地区的人们试图通过植物的富集作用,施用外源硒肥以提高作物的硒含量,这样不仅能促进植物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总糖等)的积累和增加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作物生物量和品质,还减少了人体直接补硒的风险。但是添加的外源硒,只有5~30%被植物吸收利用,70~90%则残留在土壤中并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转化和迁移,对水体乃至人类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因此,随着对天然富硒产品、富硒作物栽培、富硒动物生产、富硒基肥等的开发和生产,关于硒的摄取、安全性和作用机制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迫在眉睫。

2、豆科牧草是现代草牧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丰富,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等特点,是反刍家畜重要的粗饲料资源,对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提高其生产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豆科牧草对硒具有较高的富集累积作用,其中的豆科黄芪属植物含硒量超过1000mg/kg,是一种原生硒聚集植物,是对土壤硒的形态和植株聚硒能力的主要研究对象。

3、目前对豆科牧草的富硒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种筛选、天然硒含量及其在植物中的赋存形态、外源硒的作用下植物生长及富集特征探究、超聚硒豆科牧草绿肥利用等方面,涉及的豆科牧草种类单一,多数是特定条件下外源硒的利用和开发,而在复杂田间环境下在栽培作物以提高土壤天然内源硒的利用效率并降低环境危险,促进人体对硒的安全有效地补充等方面,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牧草硒含量的方法,增加牧草对天然硒的吸收,提高牧草中的硒含量和蛋白硒含量。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牧草硒含量的方法,在牧草种植土壤中施入石膏、石灰和生物质炭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施用量按表层土壤深度0cm~20cm土壤容重的0.2-0.6%施用。

4、优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调节所述土壤的ph值为6.5-7.0。

5、优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调节所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60g/kg-80g/kg。

6、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牧草包括白三叶、紫花苜蓿和紫云英。

7、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硒含量包括牧草植株的全硒含量及蛋白硒含量。

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提高白三叶硒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9、在白三叶种植土壤中施入石膏,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磷酸酶活性和土壤有效硒含量,降低土壤速效磷含量,以促进白三叶植株硒含量的提高;降低土壤有效硒含量提高白三叶植株蛋白硒含量;

10、在白三叶种植土壤中施入石灰,降低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有效硒含量,以提高白三叶植株硒含量;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和土壤有效硒含量,以提高白三叶蛋白硒含量;

11、在白三叶种植土壤中施入生物质炭,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效硒含量,降低土壤速效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以提高白三叶植株硒含量和蛋白硒含量。

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提高紫花苜蓿硒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13、在紫花苜蓿种植土壤中施入石膏,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和土壤有效硒含量,降低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以促进紫花苜蓿植株硒含量的提高;提高土壤酸性土壤磷酸酶活性以提高紫花苜蓿植株蛋白硒含量;

14、在紫花苜蓿种植土壤中施入石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提高紫花苜蓿植株硒含量;提高土壤ph值和土壤有效硒含量,以提高紫花苜蓿蛋白硒含量;

15、在紫花苜蓿种植土壤中施入生物质炭,提高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和土壤速效钾含量,以提高紫花苜蓿植株硒含量和蛋白硒含量;降低土壤ph值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以提高紫花苜蓿蛋白硒含量。

1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提高紫云英硒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17、在紫云英种植土壤中施入石膏,提高土壤速效磷、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有效硒含量,以促进紫云英植株硒含量的提高;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以提高紫云英植株蛋白硒含量;

18、在紫云英种植土壤中施入石灰,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磷酸酶活性和土壤有效硒含量,以提高紫云英植株硒含量;提高土壤速效钾和土壤有效硒含量,降低土壤速效磷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提高紫云英蛋白硒含量;

19、在紫云英种植土壤中施入生物质炭,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以提高紫云英植株硒含量;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土壤速效钾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土壤速效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提高紫云英蛋白硒含量。

2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21、本发明在牧草种植土壤中施入石膏、石灰和生物质炭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施入量为土壤质量的0.2-0.6%,提高了牧草植株硒含量和蛋白硒含量,总体呈现低施用量增加高施用量抑制的特点。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植物体系中的植物硒含量与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磷酸酶活性、有效硒含量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本发明通过在土壤中施入石膏、石灰、生物质炭,改变土壤理化指标,促进了牧草植物增产,提高了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增加了植物对天然硒的吸收,进而提高了牧草中的硒含量和蛋白硒含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牧草硒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牧草种植土壤中施入石膏、石灰和生物质炭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施用量按表层土壤深度0cm~20cm土壤容重的0.2-0.6%施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土壤的ph值为6.5-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60g/kg-80g/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牧草包括白三叶、紫花苜蓿和紫云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硒含量包括牧草植株的全硒含量及蛋白硒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高白三叶硒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高紫花苜蓿硒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高紫云英硒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牧草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牧草硒含量的方法,在牧草种植土壤中施入石膏、石灰和生物质炭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施用量按表层土壤深度0cm~20cm土壤容重的0.2‑0.6%施用。本发明通过在土壤中施入石膏、石灰、生物质炭,改变土壤理化指标,促进了牧草植物增产,提高了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增加了植物对天然硒的吸收,进而提高了牧草中的硒含量和蛋白硒含量。

技术研发人员:程巍,李栋恒,陈浪,刘帅,刘斌,苗玲,郝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