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水螅体软珊瑚的单个水螅体分离和培养方法

文档序号:31702091发布日期:2022-10-01 08:5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水螅体软珊瑚的单个水螅体分离和培养方法

1.本发明属于珊瑚礁生态系统人工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大水螅体软珊瑚的单个水螅体分离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2.珊瑚礁生态系统中软珊瑚是潜在的新兴药物原料,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软珊瑚作为珊瑚家族的主要成员,为人类提供了可观的有活性的化合物,如高效抗癌、抗菌的化学物质。然而珊瑚礁生态系统对外界的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近几十年来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急剧退化之中,有可能成为因为全球气候变化而失去的第一个生态系统。因此,人工珊瑚培养成为人类保存珊瑚种质资源重要的手段。虽然,造礁石珊瑚的单杯分离及人工培育的研究技术较多,但是软珊瑚的单水螅体培养技术却较少。单水螅体软珊瑚培养可以最大化减少软珊瑚群体间的光竞争,提高生长速率。另外,大水螅体软珊瑚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更好地定量观察和研究软珊瑚,单水螅体软珊瑚培养很关键,因此加强对软珊瑚单水螅体软珊瑚的人工培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恢复时间更短,培育存活率也更高的大水螅体软珊瑚的单个水螅体分离和培养方法。
4.本发明的大水螅体软珊瑚的单个水螅体分离和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将从群体软珊瑚中分离出单个水螅体,共肉和底部组织也一起被分离出来;将单个水螅体珊瑚组织放置于庆大霉素溶液中浸泡;
6.将烧结陶瓷片固定于管中,获得珊瑚附着装置;
7.将庆大霉素溶液浸泡的单个水螅体放置在烧结陶瓷片上,使其附着于烧结陶瓷片上,再将珊瑚附着装置放入海水中培育。
8.优选,所述的庆大霉素溶液是25~45ppm庆大霉素溶液。
9.优选,所述的放置于庆大霉素溶液中浸泡是在25ppm庆大霉素溶液中浸泡10min。
10.优选,所述的管是pvc管。
11.优选,所述的烧结陶瓷片与管之间存有间隙,或烧结陶瓷片具有孔洞,以便水在管中流动。
12.优选,所述的烧结陶瓷片为正六边形的烧结陶瓷片。
13.优选,所述的陶瓷烧结片和pvc管直径相同,便于陶瓷烧结片卡固于pvc管中。
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发明采用了单水螅体分离方法,分离方法使得从大水螅体软珊瑚上分离出的单个水螅体受伤程度更小;相较于宽泛的使用抗生素溶液浸泡,在浓度为25~45ppm庆大霉素浸泡的效果使得单个水螅体软珊瑚后期培养的存活率最高;同时与传统的采用橡皮筋、鱼
线或者阿隆发胶固定的方法,采用本发明的附着装置,对大水螅体软珊瑚的单个水螅体的刺激性更小,恢复时间更短,培育存活率也更高,附着概率也更大,是一种无需捆绑胶粘的软珊瑚前期附着方式。同时该发明方法采用的材料价格低廉,制作也较为简单,可有效实现大水螅体软珊瑚的人工培育的量产化,人工培育后不仅可以增加海底珊瑚多样性,同时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和研究环境胁迫对软珊瑚的影响提供充足的实验样本。。
附图说明
16.图1是珊瑚附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pvc管;2、单个水螅体;3、烧结陶瓷片。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18.实施例1:
19.1、首先使用手术刀从大水螅母体软珊瑚上分离出带有足够的边缘共肉组织和底部组织的单个水螅体。
20.2、将单个水螅体珊瑚组织放置于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溶液中浸泡10min(表1),较为常见的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土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和呋喃类药物等,其中在浓度为45ppm 庆大霉素中浸泡10分钟会使得单个水螅体在后期人工培育的过程中的死亡率最低,但是结合浓度和存活率,选择25ppm庆大霉素中浸泡10分钟为最佳选择。庆大霉素显著降低了单个水螅体的死亡率,有效防止了单个水螅体切面的细菌感染。
21.表1
22.23.[0024][0025]
3、制作珊瑚附着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珊瑚附着装置由烧结陶瓷片3和陶瓷片相同直径大小的pvc管1组成,将pvc管套在烧结陶瓷片上即为珊瑚附着装置;
[0026]
4、将浸泡结束的水螅体2放置在珊瑚附着装置的烧结陶瓷片上,让其附着在烧结陶瓷片上,再将珊瑚附着装置放入海缸中培育。三天后,附着稳定,附着率100%。通过该发明方法培养的单个大水螅体的软珊瑚的附着率为100%,最终存活率可达到95%以上。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水螅体软珊瑚的单个水螅体分离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从群体软珊瑚中分离出单个水螅体,共肉和底部组织也一起被分离出来;将单个水螅体珊瑚组织放置于庆大霉素溶液中浸泡;将烧结陶瓷片固定于管中,获得珊瑚附着装置;将庆大霉素溶液浸泡的单个水螅体放置在烧结陶瓷片上,使其附着于烧结陶瓷片上,再将珊瑚附着装置放入海水中培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水螅体软珊瑚的单个水螅体分离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庆大霉素溶液是25~45ppm庆大霉素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水螅体软珊瑚的单个水螅体分离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于庆大霉素溶液中浸泡是在25ppm庆大霉素溶液中浸泡1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水螅体软珊瑚的单个水螅体分离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是pvc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水螅体软珊瑚的单个水螅体分离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结陶瓷片与管之间存有间隙,或烧结陶瓷片具有孔洞。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大水螅体软珊瑚的单个水螅体分离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结陶瓷片为正六边形的烧结陶瓷片。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水螅体软珊瑚的单个水螅体分离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烧结片和pvc管直径相同。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水螅体软珊瑚的单个水螅体分离和培养方法。将从群体软珊瑚中分离出单个水螅体,共肉和底部组织也一起被分离出来;将单个水螅体珊瑚组织放置于庆大霉素溶液中浸泡;将烧结陶瓷片固定于管中,获得珊瑚附着装置;将庆大霉素溶液浸泡的单个水螅体放置在烧结陶瓷片上,使其附着于烧结陶瓷片上,再将珊瑚附着装置放入海水中培育。本发明采用了单水螅体分离方法,分离方法使得从大水螅体软珊瑚上分离出的单个水螅体受伤程度更小;在浓度为25~45ppm庆大霉素浸泡的效果使得单个水螅体软珊瑚后期培养的存活率最高;采用本发明的附着装置,对大水螅体软珊瑚的单个水螅体的刺激性更小,恢复时间更短,培育存活率也更高,附着概率也更大。附着概率也更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晴 金政辰 俞晓磊 袁翔城 袁涛 张浴阳 黄晖 周伟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2/9/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