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鹿角杯形珊瑚冬季排幼的方法

文档序号:33189621发布日期:2023-02-04 07:5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鹿角杯形珊瑚冬季排幼的方法

1.本发明属于珊瑚恢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鹿角杯形珊瑚冬季排幼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由于珊瑚礁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快速退化,目前已经有超过一半的珊瑚礁受到严重胁迫。珊瑚礁退化所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现象就是造礁石珊瑚数量的减少,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缺乏基础功能生物,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失衡。通过人工繁育培育造礁石珊瑚以提高珊瑚礁内造礁石珊瑚的数量是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的最直接办法。目前人工繁育造礁石珊瑚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有性繁殖和无性断枝培育。相比无性断枝培育,有性繁殖可以通过收集浮浪幼虫(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培育得到大量新珊瑚个体,满足移植和修复的需要的同时还保留遗传多样性的特征。
3.众多研究显示鹿角杯形珊瑚对海水升温和酸化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因此是我国珊瑚礁区的常见种和广布种,也是很多礁区的优势种。鹿角杯形珊瑚繁殖方式为排幼型并且每月都会排出浮浪幼虫并结合其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常常被当作珊瑚礁生态修复的先锋种。
4.目前鹿角杯形珊瑚浮浪幼虫的获取方法以半人工培养为主效率较低,尤其是进入温度较低的冬季(温度低于25.0℃),往往会出现无法正常收集幼虫的问题,如何提高鹿角杯形珊瑚幼虫收集效率(特别是在冬季)成为珊瑚礁修复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鹿角杯形珊瑚冬季排幼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提高鹿角杯形珊瑚幼虫收集效率(特别是在冬季)。
6.本发明的促进鹿角杯形珊瑚冬季排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a、在鹿角杯形珊瑚前次排幼结束后,选择健康鹿角杯形珊瑚母体放入珊瑚养殖池的海水中,暂养适应养殖池环境;
8.b、将珊瑚母体转移至海水中,将水温升至29.0-31.0℃,当珊瑚母体转移至海水后开始记录水温并计算有效积温,当有效积温大于等于240day
·
℃后,珊瑚开始排幼;当有效积温超过260day
·
℃后,珊瑚会出现全面排幼;
9.有效积温公式:
10.c=n(t-k)
11.式中c为有效积温;n为发育历期;t为发育历期内的温度;k为生长零点温度。
12.优选,所述的健康母体是健康、个体较大(直径大约15cm)、无疾病及部分组织死亡的母体。
13.优选,所述的将珊瑚母体转移至海水中是将珊瑚母体转移至幼虫收集系统的海水中。如果发现排幼,第二天可以及时将幼虫回收。
14.优选,所述的将水温升至29.0-31.0℃是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以0.5℃/day的升
温速度,将水温升至29.0-31.0℃。
15.优选,水温升至29.0-31.0℃后,保持水温且水温波动不超过0.5℃。
16.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半人工培育条件下进行鹿角杯形珊瑚浮浪幼虫的收集。在冬季水温较低(低于25.0℃)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水温促进鹿角杯形珊瑚正常排幼并利用有效积温的原理推算出鹿角杯形珊瑚开始排幼和全面排幼的时间。操作简单,快捷,易于上手,所需要的器材设备常见,易于获得。本发明可以突破低温对珊瑚有性繁殖的限制,满足在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人工恢复中对珊瑚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18.实施例1:
19.1、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三亚)进行鹿角杯形珊瑚幼虫收集实验,在鹿角杯形珊瑚前次排幼结束后(2020年的阴历初八),选择健康、个体较大、无疾病及部分组织死亡的母体放入珊瑚养殖池中,海水暂养3-5天适应养殖池环境。
20.2、将珊瑚母体转移至幼虫收集系统的海水中,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以0.5℃/day的升温速度,将水温升至29.0-31.0℃,每天观察珊瑚母体状态,保持水温且水温波动不超过0.5℃。
21.3、当珊瑚母体放入幼虫收集系统后开始记录水温并计算有效积温。
22.有效积温公式:
23.c=n(t-k)
24.式中c为有效积温;n为发育历期:t为发育历期内的温度;k为生长零点温度。
25.其中实验设置5个温度梯度:29.5℃、30.9℃、常流水(平均水温为25.2℃)、28.1℃、31.8℃。
26.结果如下表所示:
[0027][0028][0029]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有效积温超过240day
·
℃后,珊瑚开始排幼,需要每天晚上观察珊瑚是否排幼;当有效积温超过260day
·
℃后,珊瑚可能会出现全面排幼。如果发现排幼,第二天应及时将幼虫回收。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如此,凡在本发明的技术原则之内,有明显地修改、同等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促进鹿角杯形珊瑚冬季排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鹿角杯形珊瑚前次排幼结束后,选择健康鹿角杯形珊瑚母体放入珊瑚养殖池的海水中,暂养适应养殖池环境;b、将珊瑚母体转移至海水中,将水温升至29.0-31.0℃,当珊瑚母体转移至海水后开始记录水温并计算有效积温,当有效积温大于等于240day
·
℃后,珊瑚开始排幼;当有效积温超过260day
·
℃后,珊瑚会出现全面排幼;有效积温公式:c=n(t-k)式中c为有效积温;n为发育历期;t为发育历期内的温度;k为生长零点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健康母体是健康、个体较大,直径大约15cm、无疾病及部分组织死亡的母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珊瑚母体转移至海水中是将珊瑚母体转移至幼虫收集系统的海水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水温升至29.0-31.0℃是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以0.5℃/day的升温速度,将水温升至29.0-3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温升至29.0-31.0℃后,保持水温且水温波动不超过0.5℃/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鹿角杯形珊瑚冬季排幼的方法。a、在鹿角杯形珊瑚前次排幼结束后,选择健康鹿角杯形珊瑚母体放入珊瑚养殖池的海水中,暂养适应养殖池环境;b、将珊瑚母体转移至海水中,将水温升至29.0-31.0℃,当珊瑚母体转移至海水后开始记录水温并计算有效积温,当有效积温大于等于240day


技术研发人员:刘骋跃 黄晖 张浴阳 江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10.12
技术公布日:202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