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药共养模式轮作林菜有机山葵的方法

文档序号:33722684发布日期:2023-04-05 23:07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药共养模式轮作林菜有机山葵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植,具体涉及一种林药共养模式轮作林菜有机山葵的方法。


背景技术:

1、林下中药材种植是利用从“物种互作”和“生境耦合”原理,将适宜林下生长的药用植物重新引种到自然环境下进行野生化栽培,在充分利用林地资源的同时节约了大量农田,并且保证了中药材质量,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生态种植模式。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林药复合生态模式在林区,尤其是在林业或中药材资源大省得到积极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

2、近年来,林下中药材已示范推广形成了林下三七、滇黄精、白及、西洋参、何首乌、砂仁、益智、石斛、金钱草、五味子、重楼、五味子、猪苓等多种栽培模式。

3、中药材连作障碍是指在同一块地里连续种植同种药用植物,即使正常管理,也会出现生长状况差的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以三七为例,不论是在农田还是林下种植,均无法保障其实现成功连作。

4、林地资源的开发成本较高,涉及建设用地费用、项目运营费用及与其它管理及评价费用,以林下三七为例,种植成本涉及林地租赁、避雨膜、避雨棚架、有机肥、水管、喷灌材料等,而三七面临严重的连作障碍,种植一茬后不能再种植三七,这就导致林地资源和林下建设投入无法得到持续利用。

5、山葵,又名山嵛菜,是十字花科山萮菜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欢生长在高海拔、偏冷凉的高山环境,耐寒性强,一般在海拔1200-2500米的环境,因此,其适宜种植产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山葵属于喜阴植物,传统种植过程中常用遮阳棚对其进行遮挡。

6、山葵是一种珍贵的具有食用保健功能的高端调味食品,口感好、营养丰富,具有免疫调节、抗菌、抗癌、抗氧化等作用,价格昂贵,市场需求极大,收获后主要出口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

7、异硫氰酸盐广泛存在于各类十字花科蔬菜中,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化合物,除具有抗癌作用外,由于其广谱高效的杀菌、杀线虫、杀虫活性,在农业领域,国内外也常将其用作土壤消毒处理。检测发现,山葵的根、茎、叶中都含有一定浓度的异硫氰酸烯丙酯,以根茎中含量最高。

8、中药材面临的严重连作障碍,如何保障林下经济的持续发展,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轮作适宜阴生生境、适应性强、具有高附加值的山葵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林药共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林药共养模式轮作林菜有机山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林药收获后,在已有林地上移栽种植山葵。

2、进一步地,所述林药包括但不限于三七、滇黄精、白及、西洋参、何首乌、砂仁、益智、石斛、金钱草、五味子、重楼、五味子、猪苓;优选为三七。

3、进一步地,所述林地包括但不限于云南松、华山松、思茅松、杉树、橡胶树。

4、进一步地,所述移栽种植山葵为移栽山葵种苗。

5、进一步地,所述移栽山葵种苗,包括:清除林下墒面区域的杂草和小型灌木,清理枯枝落叶、松针等覆盖物及上一茬林药残体。

6、进一步地,所述移栽山葵种苗,包括采用小型旋耕机对种植区域的土壤旋耕1~2次。

7、进一步地,旋耕深度20cm~30cm。

8、进一步地,移栽山葵种苗以现存的林药种植垄面为准。

9、进一步地,所述移栽山葵种苗,包括补充有机肥的步骤。

10、进一步地,用有机肥后,将垄面整理平整。

11、进一步地,移栽的山葵幼苗应具有3~4片叶、株高10~15cm。

12、作为优选,选择无伤口的健康移山葵幼苗进行移栽。

13、进一步地,株距35~40cm,采用“品”字形栽法。

14、进一步地,移栽时按照“深耕浅种”原则,以深5cm、不露根系、覆土不超过生长点为准。

15、进一步地,移栽时若须根太长,将其剪短后再栽。

16、作为优选,每667m2栽植3500-4000株左右。

17、进一步地,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18、进一步地,生长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

19、作为优选,使用植物源、微生物源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直至采收。

20、本发明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1、本发明构建了一种“林药-林菜”轮作种植模式,即利用林药共养模式下已有的林地资源和林下建设投入,栽培高附加值的高端蔬菜。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林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另外,种植过程中严格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保障了林下山葵的有机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林药共养模式轮作林菜有机山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林药收获后,在已有林地上移栽种植山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林药选自三七、滇黄精、白及、西洋参、何首乌、砂仁、益智、石斛、金钱草、五味子、重楼、五味子、猪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栽种植山葵为移栽山葵种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栽山葵种苗,包括:清除林下墒面区域的杂草和小型灌木,清理枯枝落叶、松针等覆盖物及上一茬林药残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栽山葵种苗,包括采用小型旋耕机对种植区域的土壤旋耕1~2次;旋耕深度20cm~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移栽的山葵种苗应具有3~4片叶、株高10~15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移栽山葵种苗时株距35~40cm,采用“品”字形栽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每667m2移栽山葵种苗3500-4000株左右。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采用植物源、微生物源农药来控制病虫害,不施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药共养模式轮作林菜有机山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林药收获后,在已有林地上移栽种植山葵。本技术发明基于“物种互作”和“生境耦合”原理,构建了一种“林药‑林菜”轮作种植新模式,即利用林药共养模式下已有的林地资源和林下建设投入,继续栽培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山葵。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林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林下山葵种植过程中严格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保障了有机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迎宾,张治萍,朱书生,刘屹湘,李健强,杨敏,黄惠川,梅馨月,杜飞,叶辰,邓维萍,邹越纪,何霞红,朱有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