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驱避剂及其在驱避热带臭虫和红火蚁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4114039发布日期:2023-05-10 23:1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植物源驱避剂及其在驱避热带臭虫和红火蚁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城市卫生害虫的预防和控制,具体涉及植物源驱避剂及其在驱避热带臭虫和红火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热带臭虫cimex hemipterus(f.)是一种重要的专性吸血昆虫,以吸食人和多种动物的血液为生。该虫叮咬、吸血会导致人体产生诸多不适:例如,被叮咬部位不仅会出现丘疹、红斑、水肿瘙痒等症状,还会出现因抓挠所造成的皮肤破损与二次细菌感染等;年长者和体质较差者被叮咬后还可能会出现贫血;长期被臭虫叮咬、吸血将诱发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更有甚者还会导致自杀事件的发生。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业已证实热带臭虫体内及粪便中均能检测到五日热巴尔通体(bartonella quintana)、回归热螺旋体(borrelia recurrentis)以及克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等病原物。因此,热带臭虫还有成为人类疾病重要传播媒介的可能。在我国,热带臭虫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其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严重;该虫集中发生在集体宿舍、出租屋、火车车厢和军营等人员密集、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场所。当前热带臭虫的防治过度依赖除虫菊酯类、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新烟碱类、卤代吡咯类等化学杀虫剂,而单纯的化学防治不仅会导致热带臭虫抗药性的进一步加剧,还会对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探寻高效、安全的防治措施及产品,成为当前热带臭虫有效防控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2、红火蚁是国际最具危险性入侵物种之一,1930年代以来侵入了北美洲、澳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对农林业生产、人畜健康、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严重威胁。自红火蚁2004年入侵我国以来,已在中国大陆南方省区普遍发生。由于红火蚁扩散途径多,具有明显的种群竞争优势且繁殖力强,且在新入侵地没有天敌抑制,因此防治起来相当困难。目前对红火蚁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其不足之处是需要处理整个红火蚁危害区,否则红火蚁会再次入侵,此外,化学药剂的不当使用极易导致严重的“3r”问题,因此寻找无害化的红火蚁防治技术及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而作为化学杀虫剂的替代品,驱避剂是一类能使昆虫无法识别和发现其叮咬/为害目标,从而远离潜在目标的物质。与杀虫剂相比,驱避剂在害虫抗药性产生和环境友好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作为一类纯植物萃取精华,中草药精油在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潜力逐渐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目前,中草药精油驱避效果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是针对蚊虫开展的,而具有驱蚊活性的中草药精油包括:香茅油、桉叶油、薄荷油、丁香油、肉桂油、樟树油等。此外,薄荷脑、龙脑、异龙脑和樟脑等中草药精油对蚂蚁也具有显著的驱避效果。

4、然而,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植物精油对害虫驱避效果的评估,很少对驱避活性物质进行探究,而复杂的精油成分往往会影响驱避活性物质的效果,还很容易导致驱避剂生产成本显著升高,从而影响植物精油驱避剂的生产和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植物源驱避剂ɑ-紫罗兰酮、乙酸香茅酯和铃兰醛及其在驱避热带臭虫和红火蚁中的应用。

2、通过前期的大量实验,发明人筛选出了ɑ-紫罗兰酮、乙酸香茅酯和铃兰醛这三种中草药精油活性成分(ɑ-紫罗兰酮和铃兰醛来自于檀香,乙酸香茅酯来自于香茅),证实这三种物质对热带臭虫和红火蚁均具有显著的驱避效果。

3、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热带臭虫和红火蚁的植物源驱避剂,包括植物源活性组分及驱避剂载体;所述的植物源活性组分为ɑ-紫罗兰酮、乙酸香茅酯和铃兰醛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组合物。

4、优选,所述的驱避剂载体为乙醇或正己烷。

5、优选,所述的植物源驱避剂中植物源活性组分的浓度为体积分数1%以上。如植物源驱避剂中植物源活性组分的浓度为1%、2%、3%、5%、10%、20%、30%、40%、50%、60%、70%、80%、90%等均能实现较好的驱避效果。

6、优选,所述的植物源驱避剂中植物源活性组分的浓度为体积分数10%或20%。

7、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ɑ-紫罗兰酮、乙酸香茅酯和/或铃兰醛在驱避热带臭虫和红火蚁中的应用。

8、优选,所述的应用,ɑ-紫罗兰酮、乙酸香茅酯和铃兰醛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组合物作为热带臭虫和红火蚁驱避剂的有效成分,驱避剂中有效成分浓度为体积分数1%以上。

9、优选,所述的植物源驱避剂中有效成分的浓度为体积分数10%。

10、优选,所述的植物源驱避剂中有效成分的浓度为体积分数20%。

11、优选,所述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对于驱避热带臭虫,将驱避剂喷洒或涂抹于床、沙发、椅子腿、行李箱和/或衣物表面。

12、优选,所述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对于驱避红火蚁,将驱避剂喷洒于需要预防红火蚁的场所。

13、本发明所涉及的ɑ-紫罗兰酮和铃兰醛来自于檀香,乙酸香茅酯来自于香茅,这三种组分均为纯天然物质,具有特定香味,且具有环境友好和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可溶于乙醇、正己烷等多种有机溶剂。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5、基于当前热带臭虫和红火蚁日益猖獗、且纯天然驱避剂缺失的现状,通过一系列实验筛选出了对热带臭虫和红火蚁具有较强驱避作用的三种中草药精油活性物质,分别为ɑ-紫罗兰酮、乙酸香茅酯和铃兰醛,均为纯天然驱避剂。

16、以往的研究很少对驱避活性物质进行探究,复杂的精油成分往往会影响驱避活性物质的效果,且容易导致驱避剂生产成本显著升高,从而影响植物精油驱避剂的生产和推广使用。本发明通过发掘高效的驱避活性物质,可以有效降低应用成本。

17、本发明所采用的中草药精油活性组分ɑ-紫罗兰酮、乙酸香茅酯和铃兰醛均属于天然活性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无任何毒副作用,更适合于在人们居住或经常活动的场所对热带臭虫和红火蚁进行预防控制;是高效、安全的害虫驱避剂。

18、本发明一方面可加快热带臭虫和红火蚁纯天然驱避剂开发和推广使用的步伐,另一方面可为热带臭虫和红火蚁的精准防控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撑,从而有效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



技术特征:

1.热带臭虫和红火蚁的植物源驱避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源活性组分及驱避剂载体;所述的植物源活性组分为ɑ-紫罗兰酮、乙酸香茅酯和铃兰醛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带臭虫和红火蚁的植物源驱避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避剂载体为乙醇或正己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带臭虫和红火蚁的植物源驱避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源驱避剂中植物源活性组分的浓度为体积分数1%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带臭虫和红火蚁的植物源驱避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源驱避剂中植物源活性组分的浓度为体积分数10%或20%。

5.ɑ-紫罗兰酮、乙酸香茅酯和/或铃兰醛在驱避热带臭虫和红火蚁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ɑ-紫罗兰酮、乙酸香茅酯和铃兰醛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组合物作为热带臭虫和红火蚁驱避剂的有效成分,驱避剂中有效成分浓度为体积分数1%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源驱避剂中有效成分的浓度为体积分数1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源驱避剂中有效成分的浓度为体积分数2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于驱避热带臭虫,将驱避剂喷洒或涂抹于床、沙发、椅子腿、行李箱和/或衣物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于驱避红火蚁,将驱避剂喷洒于需要预防红火蚁的场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源驱避剂及其在驱避热带臭虫和红火蚁中的应用。本发明筛选出了ɑ‑紫罗兰酮、乙酸香茅酯和铃兰醛这三种中草药精油活性成分,其中ɑ‑紫罗兰酮和铃兰醛来自于檀香,乙酸香茅酯来自于香茅,证实这三种物质对热带臭虫和红火蚁均具有显著的驱避效果。ɑ‑紫罗兰酮、乙酸香茅酯和铃兰醛属于植物源的纯天然活性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无任何毒副作用,尤其适合于在人们居住或经常活动的场所对热带臭虫和红火蚁进行预防和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森,范敏,孔德龙,王刚,师大霞,翟茹月,梁绮玲,何余容,念晓歌,王子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