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非转基因荧光鱼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17518发布日期:2023-04-19 17:44阅读: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鱼苗养殖,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非转基因荧光鱼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1、如今养殖荧光观赏鱼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产业市场。荧光观赏鱼有别于传统意义的观赏鱼类,其是在一定波长光线照射的情况下,通过自身携带的荧光蛋白发出不同荧光的人工培育观赏鱼品种,荧光观赏鱼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与试验研究价值,例如全肾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斑马鱼品系应用于斑马鱼原肾功能的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在活体鱼中的表达可以随时观察在任何时期的原肾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特征,可以满足对斑马鱼原肾功能研究的整体性与完整性要求。

2、然而现有的荧光鱼人工养殖缺乏科学化的培育方法,导致鱼苗在培育过程中存在较高的死亡率,造成经济效益低下,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非转基因荧光鱼的培育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非转基因荧光鱼的培育方法。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非转基因荧光鱼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s1,鱼塘前处理,进行鱼塘消毒和肥水工作;

4、步骤s2,荧光鱼鱼苗选择及投放;

5、步骤s3,培育管理,进行鱼塘饵料投放及水质管理;

6、步骤s4,鱼塘定期清理;

7、步骤s5,出苗,将培育好的荧光鱼进行拉网出塘。

8、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1的鱼塘消毒过程包括,在鱼塘表面洒满石灰,暴晒1-3d后用清水清洗,将塘水排干后,再注入清水,向清水中注入0.5ppm-2ppm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9、作为优选的:所述消毒剂由高锰酸钾溶液、活性纤维素碳、过氧化氢、蛭石粉以及清水五种组分组成,且五种组分的配比分别为:高锰酸钾溶液10-20份、活性纤维素碳6-12份、过氧化氢8-16份、蛭石粉6-10份、清水15-30份。

10、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1肥水过程为,向经过消毒处理的鱼塘内投放草肥和经过发酵的粪肥,平均每亩投放270-290kg。

11、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2鱼苗投放过程包括:将附有荧光鱼鱼卵的鱼巢放入塘中进行孵化,鱼苗密度控制在每亩40-50万,鱼卵分2-3批放入,每批间隔10-15d,每批鱼卵的投放保证均匀分布在养鱼池的各个区域。

12、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3鱼塘投放的饵料组成成分为:植物蛋白粉、豆腐渣、蚯蚓粉、蚕蛹粉、中草药提取物、复合微生物菌、抗菌素、酒精和清水,其中,植物蛋白粉10-16份、豆腐渣8-14份、蚯蚓粉10-18份、蚕蛹粉12-18份、中草药提取物6-12份、复合微生物菌6-12份、抗菌素5-10份、酒精6-10份和清水16-22份。

13、作为优选的:所述饵料投放具体过程如下:在投放第一批饵料15-20d后,投放第二批饵料,第二批饵料分三次投放,每次投放8kg-12kg,均匀铺撒养鱼池,在投放第二批饵料15-20d后,投放第三批饵料,第三批饵料分三次投放,每次投放5kg-10kg,均匀铺撒养鱼池。

14、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3水质管理需保持池塘水透明度20-30cm;溶解氧≥4mg/l。

15、作为优选的:所述中草药提取物的组成成分为鱼腥草、金银花、黄芪、白术、山楂和甘草,其中,鱼腥草10-16份、金银花8-13份、黄芪8-14份、白术6-12份、山楂4-10份和甘草5-10份,所述复合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光合细菌的混合菌。

16、本发明所述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发明通过在饵料中加入中草药提取物以及复合微生物菌,加速水中有机质的分解,给荧光鱼的生长提供多种所需营养物质,其中,中草药提取物的组成成分为鱼腥草、金银花、黄芪、白术、山楂和甘草,各种中药成分之间协同增效,相互促进,达到了极好的增强抗应激性能、促生长、提高免疫、促进消化、预防病害等效果,有效提高荧光鱼培育过程中的存活率,本发明可有效提高荧光鱼鱼卵的培育存活率,缩短荧光鱼的培育周期,效提高荧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非转基因荧光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非转基因荧光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鱼塘消毒过程包括,在鱼塘表面洒满石灰,暴晒1-3d后用清水清洗,将塘水排干后,再注入清水,向清水中注入0.5ppm-2ppm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非转基因荧光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剂由高锰酸钾溶液、活性纤维素碳、过氧化氢、蛭石粉以及清水五种组分组成,且五种组分的配比分别为:高锰酸钾溶液10-20份、活性纤维素碳6-12份、过氧化氢8-16份、蛭石粉6-10份、清水15-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非转基因荧光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肥水过程为,向经过消毒处理的鱼塘内投放草肥和经过发酵的粪肥,平均每亩投放270-290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非转基因荧光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鱼苗投放过程包括:将附有荧光鱼鱼卵的鱼巢放入塘中进行孵化,鱼苗密度控制在每亩40-50万,鱼卵分2-3批放入,每批间隔10-15d,每批鱼卵的投放保证均匀分布在养鱼池的各个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非转基因荧光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鱼塘投放的饵料组成成分为:植物蛋白粉、豆腐渣、蚯蚓粉、蚕蛹粉、中草药提取物、复合微生物菌、抗菌素、酒精和清水,其中,植物蛋白粉10-16份、豆腐渣8-14份、蚯蚓粉10-18份、蚕蛹粉12-18份、中草药提取物6-12份、复合微生物菌6-12份、抗菌素5-10份、酒精6-10份和清水16-22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非转基因荧光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投放具体过程如下:在投放第一批饵料15-20d后,投放第二批饵料,第二批饵料分三次投放,每次投放8kg-12kg,均匀铺撒养鱼池,在投放第二批饵料15-20d后,投放第三批饵料,第三批饵料分三次投放,每次投放5kg-10kg,均匀铺撒养鱼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非转基因荧光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水质管理需保持池塘水透明度20-30cm;溶解氧≥4mg/l。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非转基因荧光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提取物的组成成分为鱼腥草、金银花、黄芪、白术、山楂和甘草,其中,鱼腥草10-16份、金银花8-13份、黄芪8-14份、白术6-12份、山楂4-10份和甘草5-10份,所述复合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光合细菌的混合菌。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鱼苗养殖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新型非转基因荧光鱼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鱼塘前处理,进行鱼塘消毒和肥水工作;步骤S2,荧光鱼鱼苗选择及投放;步骤S3,培育管理,进行鱼塘饵料投放及水质管理;步骤S4,鱼塘定期清理;步骤S5,出苗,将培育好的荧光鱼进行拉网出塘,本发明可有效提高荧光鱼鱼卵的培育存活率,缩短荧光鱼的培育周期,效提高荧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韩承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巷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