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柽柳组织快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25954发布日期:2023-05-05 09:0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柽柳组织快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具体涉及了一种柽柳组织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1、柽柳(tamarix chinensis),是柽柳科、柽柳属植物,花为两性花,花小密集,春、夏、秋三季均可开花。花色为红色、粉红色,少白色。全世界共存有约90种,多分布于干旱盐碱地区,具有抗干旱、耐盐碱的特性,在干旱、半干旱的沙荒地和盐碱地区作为优势物种分布广泛,是防止水土流失及改良盐碱地的优良树种。

2、生产上柽柳的育苗主要采用扦插育苗和种子繁殖技术,除此之外,有关柽柳组织培养的方法也有少量报道,如王方琳等公开的“长穗柽柳组织培养即植株再生研究”,但是研究重点集中在组织培养阶段,未解决从组培到田间移栽的问题,采用传统方法移栽成活率不到40%,而且其涉及的组织培养包括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三个阶段,工序复杂,所需时间相对较长。

3、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柽柳组织培养时间短、田间移栽成活率高的快繁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柽柳组织快繁方法。

2、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柽柳组织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外植体消毒:将切段后的柽柳外植体依次采用酒精、氯化汞消毒;

5、s2.接种:然后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入培养基上,薄膜封口,于24~26℃、光暗交替条件下培养至少60d,获得无菌苗;所述培养基为添加了吲哚乙酸的1/2ms培养基,所述吲哚乙酸添加量为0.08~0.12mg/l培养基;

6、s3.炼苗移栽:将所述无菌苗置于带有小拱棚的日光温室中炼苗3~5d,然后去掉封口膜,加入适量无菌水,加水量以没过培养基为宜,再炼苗3~5d,移栽于沙土苗床上,保持在温度为23~26℃、湿度70~80%下培养,待长出新根后,去掉小拱棚,正常管理,翌年移栽至苗圃地。

7、优选的,所述外植体通过下述方式采集获得:采集野外柽柳无病虫害、健康的成熟枝条,剪成10~15cm插穗,于营养钵中扦插,以其生长出的嫩枝作为外植体。

8、优选的,步骤s1所述切段长度为1.5~2.5cm。

9、优选的,步骤s1采用所述酒精消毒的浓度以体积分数计为70~75%,时间为20~40s。

10、优选的,采用所述氯化汞消毒的浓度以质量分数计为0.08~0.12%,消毒时间为2~3min。

11、优选的,步骤s2所述光暗交替培养周期为12h/12h。

12、优选的,步骤s2所述光暗交替培养过程中光照培养光强为1500~2500lx。

13、优选的,步骤s2所述无菌苗培养时间为60~90d。

14、优选的,步骤s3所述沙土苗床中的沙土预先采用质量百分含量为0.15~0.25%的高锰酸钾消毒。

15、因此,本申请通过选用适宜的培养基及生长因子,大大简化了组织培养步骤,同时通过延长无菌苗培养时间,大大提高了移栽成活率,适宜用于柽柳大规模生产育苗。



技术特征:

1.一种柽柳组织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柽柳组织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柽柳组织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柽柳组织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柽柳组织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柽柳组织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柽柳组织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柽柳组织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柽柳组织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柽柳组织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外植体消毒:将切段后的柽柳外植体依次采用酒精、氯化汞消毒;S2.接种:然后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入培养基上,薄膜封口,于24~26℃、光暗交替条件下培养至少60d,获得无菌苗;S3.炼苗移栽:将所述无菌苗置于带有小拱棚的日光温室中炼苗3~5d,然后去掉封口膜,加入适量无菌水,再炼苗3~5d,移栽于沙土苗床上,保持在温度为23~26℃、湿度70~80%下培养,待长出新根后,去掉小拱棚,正常管理,翌年移栽至苗圃地。本申请大大简化了组织培养步骤,同时通过延长无菌苗培养时间,大大提高了移栽成活率,适宜用于柽柳大规模生产育苗。

技术研发人员:金娜,李栋,何彩,罗祥,张勤德,张斌,王鑫,刘伟,史星雲,陈岩辉,晋敏,胡芳,叶芳,曹虎,赵连鑫,张涛,张利年,赵三虎,董存元,任德全,高生春,姚元文,朱东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