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25665发布日期:2023-04-06 00:2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林业的,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


背景技术:

1、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是禾本科、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潮间带,具有耐盐耐淹、根系发达和繁殖力强等特点,在抵御台风、保滩护岸、促淤造陆方面具有较好的效益。

2、互花米草于1979年自美国引进我国,由于气候等条件适宜,其迅速在我国潮间带蔓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引种的互花米草在各地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威胁到当地海岸生态系统、影响湿地滩涂养殖、阻塞船道等,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互花米草是我国首批公布的9种最危险的入侵植物之一,严重威胁我国滨海湿地生态安全。互花米草入侵迅速压缩了土著植物海三棱藨草、芦苇、碱蓬、红树林的生存空间,导致迁徙鸟类的食物资源和栖息地质量下降,对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了严重影响。当前,从国家部委到地方各级管理部门,对全面治理互花米草入侵、恢复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已达成普遍共识。

3、目前常用的互花米草治理方法主要有人工或机械割除法、割除及覆盖遮荫法、化学试剂除草法、蓄水淹没法、植物替代法。其中人工或机械割除法、割除及覆盖遮荫法无法预防互花米草的再生;化学试剂除草法会造成污染,大面积、定期除草剂的使用威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蓄水淹灭法增加了淹水胁迫导致互花米草死亡,但淹没区也不合适其他湿地植物的生存,对生态系统干扰很大。因此以上措施都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如需要大量的投入而没有产出,未能从根本上控制住互花米草,生态效益低下等。目前缺乏一种有效、持久、生态友好的互花米草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从根本上控制互花米草的生长,且生态效益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从根本上控制住互花米草的生长,有效提高生态效益的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包括:选择互花米草与芦苇两种植物交错混生的斑块区域作为互花米草的治理区域;在所述治理区域搭建围堰,所述围堰包括围堰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围堰上的缺口,所述缺口上安装有闸门,所述闸门与所述围堰本体铰接,其中所述闸门设置在近海一侧;围堰建设完成后,在互花米草种子成熟前的生长旺盛期割除围堰内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对切割后的互花米草根茎进行翻耕,在翻耕互花米草的区域栽植芦苇根状茎;当潮水未上涨时,所述闸门紧贴所述围堰外侧,所述闸门底部与滩涂淤泥紧密接触,闸门处于闭合状态;在潮水上涨初始阶段,所述闸门紧靠在所述围堰外侧,使所述围堰处于闭合状态,阻挡上涨的海水进入所述围堰内;当潮水水位不断上涨至所述围堰顶端时,海水通过所述围堰顶端流入到围堰内;退潮时,所述围堰在内外水压差的作用力下,所述闸门自动开启,所述围堰内水通过所述闸门自动排出,当所述围堰内水全部流出后,所述闸门再次处于闭合状态。

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闸门的宽度大于所述缺口的宽度。

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闸门包括闸门面板以及与所述闸门面板相连的转轴,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围堰本体的顶端。

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堰上设有闸门的平面与潮水涨退的方向垂直。

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堰的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搭建围堰时,结合治理区全年潮汐变化规律、围堰区域的地表高程以及所述闸门对围堰内潮水的调节作用,计算所述围堰区域淹水时间,使围堰区域淹水时间等于芦苇最适淹水时间条件下的围堰顶部高程。

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芦苇最适淹水时间的确定方法为:在生长有芦苇和互花米草的潮间带区域开展现场调查,依据株高、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全年潮汐变化规律确定互花米草、芦苇生长的最适地表高程和最适淹水时间。

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切割后的互花米草根茎进行翻耕时,翻耕深度为20-30cm。

1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翻耕互花米草的区域栽植芦苇根状茎时,每平米栽植2-3根。

1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完成后,继续监控所述围堰的安全性能。

1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通过微地形水文修饰建设围堰,调控互花米草分布区的淹水时间,营造更适合芦苇的生境条件,通过人工措施和种间竞争作用,实现芦苇和互花米草的种间竞争作用,有利于芦苇对互花米草的逐步替代,由于芦苇对互花米草的替代可有效防止互花米草的再次入侵,恢复的芦苇植被可发挥较高的生态效益,是一种持久有效、生态友好型的互花米草的控制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的宽度大于所述缺口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包括闸门面板以及与所述闸门面板相连的转轴,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围堰本体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上设有闸门的平面与潮水涨退的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的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搭建围堰时,结合治理区全年潮汐变化规律、围堰区域的地表高程以及所述闸门对围堰内潮水的调节作用,计算所述围堰区域淹水时间,使围堰区域淹水时间等于芦苇最适淹水时间条件下的围堰顶部高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芦苇最适淹水时间的确定方法为:在生长有芦苇和互花米草的潮间带区域开展现场调查,依据株高、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全年潮汐变化规律确定互花米草、芦苇生长的最适地表高程和最适淹水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切割后的互花米草根茎进行翻耕时,翻耕深度为20-3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翻耕互花米草的区域栽植芦苇根状茎时,每平米栽植2-3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完成后,继续监控所述围堰的安全性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文修饰的芦苇替代互花米草的方法,包括:选择互花米草与芦苇两种植物交错混生的斑块区域作为互花米草的治理区域;在所述治理区域搭建围堰,所述围堰包括围堰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围堰上的缺口,所述缺口上安装有闸门,所述闸门与所述围堰本体铰接,其中所述闸门设置在近海一侧;围堰建设完成后,在互花米草种子成熟前的生长旺盛期割除围堰内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对切割后的互花米草根茎进行翻耕,在翻耕互花米草的区域栽植芦苇根状茎。本发明有效控制住互花米草的生长,有利于提高生态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安树青,傅海峰,张静涵,忻飞,张轩波,许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大(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