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生防篱墙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4451181发布日期:2023-06-13 15:01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生防篱墙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生防篱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生防植物是一类对害虫有趋避、诱集,对益虫有吸引、补充营养、提供栖息环境的植物的总称。通过营造不同功能的生防植物景观走廊、景观斑块可增加区域内益害比,实现农林害虫的生态调控目标,减少害虫人工防治,降低作物害虫防治成本,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

2、传统生防植物利用技术主要是在农田周边零星闲置地种植,虽然也能实现种植目的,但景观效果较差。对多年生生防植物来说,如果需要更换生防植物种类也会面临成本高、资源浪费的问题。此外,生防植物仅对昆虫起到趋避、招引和补充营养的作用,但无法为昆虫提供筑巢、越冬等环境,因此很难长期滞留有益昆虫,导致实际使用效果与理论预测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开发一种能够为昆虫提供长时间停留空间的生防篱墙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多功能生防篱墙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生防篱墙难以长时间滞留有益昆虫,导致实际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生防篱墙,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生防植物、生防植物栽培系统、滴灌系统以及人工昆虫巢系统,生防植物栽培在生防植物栽培系统内,滴灌系统可拆卸连接在生防植物栽培系统内。

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人工昆虫巢系统为管巢、砖石巢、打孔木巢、稻草巢或土巢。

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人工昆虫巢系统与生防植物栽培之间设置有支撑隔离单元,所述支撑隔离单元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上的防水布。

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滴灌系统包括横向排布滴管和纵向排布滴管,所述横向排布滴管与纵向排布滴管相互连通。

6、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生防植物包括多种,多种生防植物在种植面积上按比例搭配使用。

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生防植物为常夏石竹、石蒜、金盏菊按照栽培面积3:3:8搭配使用。

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生防篱墙呈镶嵌式、条带状、间隔布置在作物区内。

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生防植物种植面积占作物面积的2%-5%。

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生防植物的种植密度为30-250株/m2

11、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12、1、本技术方案中,重新构造出一种具有生防植物栽培、昆虫诱集和景观篱多重功能的植物篱墙,该篱墙可移动、可组合堆叠,最大限度的模拟昆虫实际栖息环境,实现快速丰富生境内昆虫物种多样性,提升生境昆虫益害比,抑制害虫种群发展的目的。

13、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生防篱墙内构建昆虫巢穴,可以为昆虫提供繁殖、栖息及越冬的场所。通过将人工昆虫巢与传统生防植物结合,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生防植物的天敌的吸引作用,最大限度发挥人工昆虫巢对天敌的保护作用,最大限度提高生境中天敌昆虫生态调控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天敌控害功能。

14、3、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生防植物的种类、搭配比例、多功能生防植物篱墙田间布置形式、多功能生防植物篱墙田间布置面积、多功能生防植物系统中生防植物栽种密度以及人工昆虫巢的巢穴形势与结构的优化,使得本技术方案的生防植物篱墙对天敌昆虫的保育效果大幅增加。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生防篱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生防植物、生防植物栽培系统、滴灌系统以及人工昆虫巢系统,所述生防植物栽培在生防植物栽培系统内,所述滴灌系统可拆卸连接在生防植物栽培系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防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昆虫巢系统为管巢、砖石巢、打孔木巢、稻草巢或土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防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昆虫巢系统与生防植物栽培之间设置有支撑隔离单元,所述支撑隔离单元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上的防水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防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系统包括横向排布滴管和纵向排布滴管,所述横向排布滴管与纵向排布滴管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防篱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植物包括多种,多种生防植物在种植面积上按比例搭配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防篱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植物为常夏石竹、石蒜、金盏菊按照栽培面积3:3:8搭配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防篱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篱墙呈镶嵌式、条带状、间隔布置在作物区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防篱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植物种植面积占作物面积的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防篱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植物的种植密度为30-250株/m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生防篱墙及其使用方法,多功能生防篱墙,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生防植物、生防植物栽培系统、滴灌系统以及人工昆虫巢系统,生防植物栽培在生防植物栽培系统内,滴灌系统可拆卸连接在生防植物栽培系统内。本发明通过将人工昆虫巢与传统生防植物结合,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生防植物的天敌的吸引作用,发挥人工昆虫巢对天敌的保护作用并提高生境中天敌昆虫生态调控效率及天敌控害功能。此外,通过对生防植物的种类、搭配比例、田间布置形式、田间布置面积、多功能生防植物系统中生防植物栽种密度以及人工昆虫巢的巢穴形势与结构的优化,使得本技术方案的生防植物篱墙对天敌昆虫的保育效果大幅增加。

技术研发人员:高冬梅,郭萧,皇甫佳一,吴兆娟,战博,董毛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