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8112发布日期:2022-06-15 12:10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育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2.薯类是指土豆、白薯、红薯、芋头及山药等根茎类作物的总称,在对薯类作物种植时,首先需要进行育苗,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
3.目前,申请号201920910140.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种苗培育用的苗床培育装置,能够实现了方便移动、拿取和组合叠加存放苗床,减少培育所占空间的同时,可对苗床的叠加高度和间距进行调节的效果,但该培育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对种苗进行覆膜控温,在育苗时效率较慢,另外现有的覆膜方式,薄膜通常为一次性使用,容易对薄膜产生浪费,且该培育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对种苗进行分隔培育,如有种苗发生病害容易影响到其它种苗的生长,容易影响种苗的品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的下端外表面设有支架,所述培育箱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水管,所述培育箱的两端外表面均设有插筒,所述插筒的中部设有拱形插杆,所述拱形插杆的外壁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拱形插杆之间设有限位丝,所述活动杆的外壁与拱形插杆的外壁均设有采光膜,所述培育箱的中部设有培育筒,所述水管的外壁设有喷雾头,所述培育筒的中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外表面设有调节杆,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外表面设有培育土壤。
6.优选的,所述培育箱的两端外表面与插筒的外壁焊接连接,所述插筒的内壁与拱形插杆的外壁可拆卸连接。
7.优选的,所述拱形插杆通过限位丝与活动杆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外壁与采光膜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拱形插杆的外壁与采光膜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8.优选的,所述培育箱的一侧外表面与水管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水管贯穿至培育箱的中部,所述水管的外壁与喷雾头的一端外带表面可拆卸连接。
9.优选的,所述培育箱的两侧内表面与培育筒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培育筒与活动板通过螺纹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外表面与调节杆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培育筒为无色塑料材质。
11.优选的,所述培育箱的下端外表面与支架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采光膜
的材质为聚乙烯(pe)。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拱形插杆在使用时可通过限位丝对活动杆的角度进行调节,且可通过采光膜对种苗完成覆膜保温,可提高种苗培育效率,且在使用时可减少薄膜的浪费,培育筒在使用时可将种苗进行区分培育,在使用时可避免种苗受病害的影响,能够保障种苗培育的品质和培育成活率,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拱形插杆5的结构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拱形插杆1的俯视结构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培育筒9的内部结构图。
17.图中:1、培育箱;2、支架;3、水管;4、插筒;5、拱形插杆;6、活动杆;7、限位丝;8、采光膜;9、培育筒;10、喷雾头;11、活动板;12、调节杆;13、培育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如图1-4所示,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箱1,培育箱1的下端外表面设有支架2,培育箱1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水管3,培育箱1的两端外表面均设有插筒4,插筒4的中部设有拱形插杆5,拱形插杆5的外壁设有活动杆6,活动杆6与拱形插杆5之间设有限位丝7,活动杆6的外壁与拱形插杆5的外壁均设有采光膜8,培育箱1的中部设有培育筒9,水管3的外壁设有喷雾头10,培育筒9的中部设有活动板11,活动板11的一端外表面设有调节杆12,活动板11的另一端外表面设有培育土壤13。
20.进一步的,培育箱1的两端外表面与插筒4的外壁焊接连接,插筒4的内壁与拱形插杆5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插筒4在使用时主要用于固定拱形插杆5,可便于拱形插杆5进行拆装。
21.进一步的,拱形插杆5通过限位丝7与活动杆6活动连接,活动杆6的外壁与采光膜8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拱形插杆5的外壁与采光膜8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拱形插杆5在使用时可通过限位丝7对活动杆6的角度进行调节,且可通过采光膜8对种苗完成覆膜保温,可提高种苗培育效率,且在使用时可减少薄膜的浪费。
22.进一步的,培育箱1的一侧外表面与水管3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水管3贯穿至培育箱1的中部,水管3的外壁与喷雾头10的一端外带表面可拆卸连接,水管3在使用时可通过喷雾头10对种苗起到喷雾浇灌的效果。
23.进一步的,培育箱1的两侧内表面与培育筒9的外壁可拆卸连接,培育筒9与活动板11通过螺纹连接,培育筒9在使用时可将种苗进行区分培育,在使用时可避免种苗受病害的影响,能够保障种苗培育的品质和培育成活率。
24.进一步的,活动板11的一端外表面与调节杆12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培育筒9为无色塑料材质,培育筒9采用无色塑料材质可便于种苗进行光合作用。
25.进一步的,培育箱1的下端外表面与支架2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采光膜8的材质为聚乙烯(pe),采光膜8主要可起到保温的效果。
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在使用时,可将培育土壤13填放到活动板11上,然后可将薯类种埋入到培育土壤13中,可通过水管3连接水源进行供水,然后通过喷雾头10进行喷雾浇灌,然后可将拱形插杆5插入到插筒4中,可使活动杆6带动采光膜8进行收放,使采光膜8遮盖在培育箱1上,从而起到保温的效果,当需要通风时,可上抬活动杆6使采光膜8收起,并通过限位丝7紧固活动杆6使其进行固定,当种苗培育一段时间后,可通过调节杆12转动活动板11,使其在培育筒9中进行上下移动,可使种苗收入到培育筒9中,可在大风天气的情况下对种苗起到保护效果,避免种苗被风吹倒,培育筒9采用无色塑料材质可便于种苗进行光合作用,在使用时每个培育筒9可根据需要培育一定量的种苗,较为实用。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1)的下端外表面设有支架(2),所述培育箱(1)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水管(3),所述培育箱(1)的两端外表面均设有插筒(4),所述插筒(4)的中部设有拱形插杆(5),所述拱形插杆(5)的外壁设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与拱形插杆(5)之间设有限位丝(7),所述活动杆(6)的外壁与拱形插杆(5)的外壁均设有采光膜(8),所述培育箱(1)的中部设有培育筒(9),所述水管(3)的外壁设有喷雾头(10),所述培育筒(9)的中部设有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的一端外表面设有调节杆(12),所述活动板(11)的另一端外表面设有培育土壤(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1)的两端外表面与插筒(4)的外壁焊接连接,所述插筒(4)的内壁与拱形插杆(5)的外壁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插杆(5)通过限位丝(7)与活动杆(6)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6)的外壁与采光膜(8)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拱形插杆(5)的外壁与采光膜(8)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1)的一侧外表面与水管(3)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水管(3)贯穿至培育箱(1)的中部,所述水管(3)的外壁与喷雾头(10)的一端外带表面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1)的两侧内表面与培育筒(9)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培育筒(9)与活动板(11)通过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1)的一端外表面与调节杆(12)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培育筒(9)为无色塑料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1)的下端外表面与支架(2)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采光膜(8)的材质为聚乙烯(pe)。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涉及农业育苗领域,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的下端外表面设有支架,所述培育箱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水管,所述培育箱的两端外表面均设有插筒,所述插筒的中部设有拱形插杆,所述拱形插杆的外壁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拱形插杆之间设有限位丝,所述活动杆的外壁与拱形插杆的外壁均设有采光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薯类种苗培育装置,拱形插杆在使用时可通过限位丝对活动杆的角度进行调节,且可通过采光膜对种苗完成覆膜保温,可提高种苗培育效率,且在使用时可减少薄膜的浪费,培育筒在使用时可将种苗进行区分培育,在使用时可避免种苗受病害的影响,能够保障种苗培育的品质和培育成活率。能够保障种苗培育的品质和培育成活率。能够保障种苗培育的品质和培育成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宁金藤薯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2
技术公布日:2022/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