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甘蔗螟虫防治装置

文档序号:31194551发布日期:2022-08-20 00:1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甘蔗螟虫防治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病虫害消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甘蔗螟虫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2.甘蔗螟虫为昆虫纲鳞翅目,是一种甘蔗害虫,俗称甘蔗钻心虫。常见种类有卷叶蛾科的黄螟、螟蛾科的条螟和二点螟。甘蔗苗期受害形成枯心苗,成长蔗受害造成虫蛀节,遇大风常在虫口处折断,虫伤部分易引起赤腐病病菌侵入。目前关于甘蔗螟虫的防治多采用农药喷洒的方式亦或是赤眼蜂以虫治虫的方式,而农药喷洒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经农药喷洒的甘蔗由于有农药残留,不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赤眼蜂以虫治虫的方式较为环保,但是需要人工大量繁殖,耗时耗力。因此基于上述缺陷,有必要提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甘蔗螟虫防治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甘蔗螟虫防治装置,包括箱体和诱导机构,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开设有开口,所述诱导机构通过所述开口插设在所述箱体内并通过螺栓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固定,所述箱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开设有进虫口,位于其中一个所述进虫口的下方在所述箱体上滑设有抽屉机构。
5.优选地,所述诱导机构包括固定板、安装板和两组诱导组件,所述安装板竖向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下端面,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开口插设在所述箱体内,且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固定,两组所述诱导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前后两侧。
6.优选地,所述诱导组件包括底板、多根尖针、诱导层和矩形框架,所述底板与所述矩形框架之间夹设有所述诱导层,多根所述尖针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并穿刺所述诱导层延伸至所述诱导层的外部,所述底板、诱导层和矩形框架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
7.优选地,所述诱导层为棉布或海绵中的一种。
8.优选地,所述抽屉机构包括抽屉本体、灭虫液和u型结构的隔网,所述隔网的两端弯折形成搭边,所述隔网通过所述搭边搭设在所述抽屉本体内,所述灭虫液盛装在所述抽屉本体内,且所述灭虫液将所述隔网123淹没。
9.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甘蔗螟虫防治装置,该装置诱导组件上的诱导层上涂抹有螟虫性外激素和杀虫剂,能够引诱雄螟虫从进虫口进入箱体内,部分雄螟虫经尖针刺伤掉入箱体内的抽屉机构中经灭虫液杀死,亦或是直接经杀虫剂直接杀死,有效减少雄螟虫的数量,导致雌雄比例失衡从而减少幼虫的繁衍,从根本上减少区域内螟虫的数量,保障甘蔗的健康生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在环保且降低人力劳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螟虫数量,保障甘蔗免受病虫害的技术特点。
11.2、本实用新型中诱导组件的三层结构通过螺栓可拆卸从而方便更换其中的诱导层,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和便利性;诱导层为棉布或海绵中的一种,能够持久保持螟虫性外激素和杀虫剂气味散发诱导更多的雄螟虫进入到箱体内消杀。
12.3、本实用新型中抽屉机构的隔网通过搭边搭设在抽屉本体内,掉入到抽屉本体未死的螟虫会被灭虫液杀死,隔网能够有效将螟虫兜住,便于后面通过钳子等拿出隔网进行回收集中处理,而不需要将整个灭虫液倒掉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诱导机构的侧视图;
15.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剖视图。
16.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7.1、箱体;11、开口;12、抽屉机构;121、抽屉本体;122、灭虫液;123、隔网;13、进虫口;2、诱导机构;21、固定板;22、安装板;23、诱导组件;231、底板;232、尖针;233、诱导层;234、矩形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
20.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甘蔗螟虫防治装置,包括箱体1和诱导机构2,箱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开口11,诱导机构2通过开口11插设在箱体1内并通过螺栓与箱体1的上端面固定,方便之后通过松懈螺栓取出进行更换。箱体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开设有进虫口13,位于其中一个进虫口12的下方在箱体1上滑设有抽屉机构12。
21.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诱导机构2包括固定板21、安装板22和两组诱导组件23,安装板22竖向安装在固定板21下端面,安装板22通过开口11插设在箱体1内,且固定板21通过螺栓与箱体1的上端面固定,两组诱导组件23分别安装在固定板21的前后两侧。具体的,诱导组件23包括底板231、多根尖针232、诱导层233和矩形框架234,底板231与矩形框架234之间夹设有诱导层233,多根尖针232安装在底板231上并穿刺诱导层233延伸至诱导层233的外部,底板231、诱导层233和矩形框架234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21上,诱导组件23的三层结构通过螺栓可拆卸从而方便更换其中的诱导层233,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和便利性。具体的,诱导层233为棉布或海绵中的一种,能够持久保持螟虫性外激素和杀虫剂气味散发诱导更多的雄螟虫进入到箱体1内消杀。
22.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抽屉机构12包括抽屉本体121、灭虫液122和u型结构的隔网123,隔网123的两端弯折形成搭边,隔网123通过搭边搭设在抽屉本体121内,灭虫液122盛装在抽屉本体121内,且灭虫液122将隔网123淹没,灭虫液采用食醋或酒精均可。掉入到抽屉本体121未死的螟虫会被灭虫液122杀死,隔网123能够有效将螟虫兜住,便于后面通过钳
子等拿出隔网123进行回收集中处理,而不需要将整个灭虫液122倒掉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甘蔗螟虫防治装置,具体使用时,可根据蔗田具体面积具体布置防治装置的数量,该装置诱导组件23上的诱导层233上涂抹有螟虫性外激素和杀虫剂,能够引诱雄螟虫从进虫口13进入箱体1内,部分雄螟虫经尖针刺伤掉入箱体内的抽屉机构12中经灭虫液122杀死,亦或是直接经杀虫剂直接杀死,有效减少雄螟虫的数量,导致雌雄比例失衡从而减少幼虫的繁衍,从根本上减少区域内螟虫的数量,保障甘蔗的健康生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在环保且降低人力劳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螟虫数量,保障甘蔗免受病虫害的技术特点。
24.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甘蔗螟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诱导机构(2),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开口(11),所述诱导机构(2)通过所述开口(11)插设在所述箱体(1)内并通过螺栓与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固定,所述箱体(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开设有进虫口(13),位于其中一个所述进虫口(13)的下方在所述箱体(1)上滑设有抽屉机构(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甘蔗螟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机构(2)包括固定板(21)、安装板(22)和两组诱导组件(23),所述安装板(22)竖向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1)下端面,所述安装板(22)通过所述开口(11)插设在所述箱体(1)内,且所述固定板(21)通过螺栓与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固定,两组所述诱导组件(23)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1)的前后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甘蔗螟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组件(23)包括底板(231)、多根尖针(232)、诱导层(233)和矩形框架(234),所述底板(231)与所述矩形框架(234)之间夹设有所述诱导层(233),多根所述尖针(232)安装在所述底板(231)上并穿刺所述诱导层(233)延伸至所述诱导层(233)的外部,所述底板(231)、诱导层(233)和矩形框架(234)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1)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甘蔗螟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层(233)为棉布或海绵中的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甘蔗螟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机构(12)包括抽屉本体(121)、灭虫液(122)和u型结构的隔网(123),所述隔网(123)的两端弯折形成搭边,所述隔网(123)通过所述搭边搭设在所述抽屉本体(121)内,所述灭虫液(122)盛装在所述抽屉本体(121)内,且所述灭虫液(122)将所述隔网(123)123淹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病虫害消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甘蔗螟虫防治装置,包括箱体和诱导机构,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开设有开口,所述诱导机构通过所述开口插设在所述箱体内并通过螺栓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固定,所述箱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开设有进虫口,位于其中一个所述进虫口的下方在所述箱体上滑设有抽屉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在环保且降低人力劳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螟虫数量,保障甘蔗免受病虫害的技术特点。保障甘蔗免受病虫害的技术特点。保障甘蔗免受病虫害的技术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傲梅 黄东亮 廖芬 陈忠良 秦翠鲜 汪淼 何为中 谭宏伟 潘有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1.26
技术公布日:2022/8/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