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鲜叶采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8841发布日期:2022-07-23 07:36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鲜叶采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茶叶采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茶叶鲜叶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2.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
3.目前的茶叶鲜叶采摘普遍采用电动采茶机进行,利用刀组将鲜叶摘割下后流落在暂存盒内,这样的弊端在于每隔很短的时间就需要将暂存盒内摘得的鲜叶倒入旁边的茶篓内,费时费力,十分不便,会严重中断采茶进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电动采茶机采茶每隔很短的时间就需要将暂存盒内摘得的鲜叶倒入旁边的茶篓内,费时费力,十分不便,会严重中断采茶进程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茶叶鲜叶采摘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茶叶鲜叶采摘装置,包括电动采茶机主体和挂框,所述电动采茶机主体的侧面安装设置有刀组,所述电动采茶机主体的顶部安装有与刀组对应设置的暂存盒,所述挂框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对收紧背带,所述挂框的背部安装有收存机构,且所述暂存盒与收存机构之间设置有抽收机构。
7.进一步的,所述收存机构包括固定在挂框背部的外箱,所述外箱内滑插设置有内厢,所述内厢的内底部安装固定有联带架,所述联带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外箱顶部相匹配的顶盖。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背在采茶工腰背部的外箱、内厢能省力地对摘得的茶叶进行集中存储。
9.进一步的,所述外箱的底侧安装有底架,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拎把。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架便于外箱的安放,拎把方便对顶盖、联带架、内厢进行提拉。
11.进一步的,所述联带架的顶部高于内厢的顶面设置且高度差在20-30厘米之间。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内厢内的鲜叶从顶盖与内厢间的间隔内倾倒出来。
13.进一步的,所述抽收机构包括安装在外箱侧面的抽收泵,所述暂存盒的侧面嵌装有抽收座,所述抽收座与抽收泵之间通过抽收管路连通设置。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抽收泵工作通过抽收座、抽收管路将暂存盒内暂存的茶叶鲜叶吸入外箱内的内厢内进行集中存储。
15.进一步的,所述抽收管路为不锈钢伸缩管件。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动采茶机主体可以有足够的活动范围,便于对茶树的不同
位置鲜叶进行摘割。
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有益技术效果:
18.1、不必间隔很短的时间便需将暂存盒内摘得的鲜叶倒入茶篓内,可以待内厢集满后间隔很长一段时间才需卸装外箱内的内厢,外箱、内厢可背在采茶工的腰背部,省时省力,能尽可能地确保采茶进程的连续和高效;
19.2、联带架的顶部高于内厢的顶面设置方便将内厢内的鲜叶从顶盖与内厢间的间隔内倾倒出来。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申请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一;
21.图2为本申请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二;
22.图3为本申请电动采茶机主体、刀组、暂存盒、抽收座、抽收管路的方位示意图;
23.图4为本申请外箱、内厢的分拆图。
24.图中标号说明:
25.1、电动采茶机主体;2、刀组;3、暂存盒;4、抽收座;5、抽收管路;6、挂框;7、收紧背带;8、底架;9、外箱;10、顶盖;11、抽收泵;12、内厢;13、联带架;14、拎把。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2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0.实施例1:
31.参照图1-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茶叶鲜叶采摘装置,包括电动采茶机主体1和挂框6,电动采茶机主体1的侧面安装设置有刀组2,电动采茶机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与刀组2对应设置的暂存盒3,挂框6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对收紧背带7,挂框6的背部安装有收存机构,且暂存盒3与收存机构之间设置有抽收机构。
32.收存机构包括固定在挂框6背部的外箱9,外箱9内滑插设置有内厢12,内厢12的内
底部安装固定有联带架13,联带架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外箱9顶部相匹配的顶盖10。
33.外箱9的底侧安装有底架8,顶盖10的顶部安装有拎把14。联带架13的顶部高于内厢12的顶面设置且高度差在20-30厘米之间。
34.抽收机构包括安装在外箱9侧面的抽收泵11,暂存盒3的侧面嵌装有抽收座4,抽收座4与抽收泵11之间通过抽收管路5连通设置,电动采茶机主体1上依次设置控制刀组2作业的按钮a和控制抽收泵11作业的按钮b。
35.具体详细的实施原理为:将挂框6放在采茶工的腰背部,利用收紧背带7将挂框6锁固在采茶工身上,电动采茶机主体1上刀组2作业将摘得的茶叶暂时集在暂存盒3中,抽收泵11工作通过抽收座4、抽收管路5将暂存盒3内暂存的茶叶鲜叶吸入外箱9内的内厢12内进行集中存储。
36.这样不必间隔很短的时间便需将暂存盒3内摘得的鲜叶倒入茶篓内,可以待内厢12集满后间隔很长一段时间才需卸装外箱9内的内厢12,省时省力,尽可能地确保采茶进程的连续和高效。
37.实施例2:
38.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抽收管路5为不锈钢伸缩管件,这样电动采茶机主体1可以有足够的活动范围,便于对茶树的不同位置鲜叶进行摘割。
39.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茶叶鲜叶采摘装置,包括电动采茶机主体(1)和挂框(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采茶机主体(1)的侧面安装设置有刀组(2),所述电动采茶机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与刀组(2)对应设置的暂存盒(3),所述挂框(6)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对收紧背带(7),所述挂框(6)的背部安装有收存机构,且所述暂存盒(3)与收存机构之间设置有抽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鲜叶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存机构包括固定在挂框(6)背部的外箱(9),所述外箱(9)内滑插设置有内厢(12),所述内厢(12)的内底部安装固定有联带架(13),所述联带架(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外箱(9)顶部相匹配的顶盖(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鲜叶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9)的底侧安装有底架(8),所述顶盖(10)的顶部安装有拎把(1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鲜叶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带架(13)的顶部高于内厢(12)的顶面设置且高度差在20-30厘米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鲜叶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收机构包括安装在外箱(9)侧面的抽收泵(11),所述暂存盒(3)的侧面嵌装有抽收座(4),所述抽收座(4)与抽收泵(11)之间通过抽收管路(5)连通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鲜叶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收管路(5)为不锈钢伸缩管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茶叶采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茶叶鲜叶采摘装置,包括电动采茶机主体和挂框,所述电动采茶机主体的侧面安装设置有刀组,所述电动采茶机主体的顶部安装有与刀组对应设置的暂存盒,所述挂框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对收紧背带,所述挂框的背部安装有收存机构,且所述暂存盒与收存机构之间设置有抽收机构,所述收存机构包括固定在挂框背部的外箱,所述外箱内滑插设置有内厢,所述内厢的内底部安装固定有联带架,所述联带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外箱顶部相匹配的顶盖。本申请不必间隔很短的时间便需将暂存盒内摘得的鲜叶倒入茶篓内,可以待内厢集满后间隔很长一段时间才需卸装外箱内的内厢,省时省力,尽可能地确保采茶进程的连续和高效。连续和高效。连续和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廖俊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恩施州伍家台富硒贡茶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1
技术公布日:2022/7/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