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6217发布日期:2022-07-23 07:0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嫁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


背景技术:

2.牡丹是名贵的木本花卉,栽种历史比较悠久,培育的技术也比较完善,大家都知道牡丹繁殖的方式有播种、嫁接、分株这3种,油用牡丹多采用播种繁殖,而观赏牡丹的繁殖手段多以嫁接为主。
3.嫁接苗栽植后应加强管理,禁止人及畜进入触动封土。栽植后应立即于封好的栽植沟土埂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一段时间后,去掉薄膜,把土埂上部土层稍微松一松,以利接穗萌发出土。如果土层较厚,可去掉一部分,但在顶芽上部的土仍应留3-5cm,让幼芽自行长出,不宜把幼芽扒出土外,以防受冻害,期间还需要经常观察,但是现有技术只是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护效果较差,动物比较容易踩踏破坏,频繁掀遮塑料薄膜容易造成损坏,不方便单人操作,当出现长时间地降雨现象时,雨水容易渗入到嫁接苗的根部,容易使嫁接苗出现烂根的现象,降低了嫁接苗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方便单人拆装薄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通过挡水固定板组件的使用,阻止大量的雨水渗入到嫁接苗的根部,避免出现嫁接苗烂根的现象,提高了嫁接苗的成活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弧形支撑杆和覆盖在弧形支撑杆上的薄膜;
6.还包括两个卡合连接杆组件,所述卡合连接杆组件的下端分别连接有挡水固定板组件,若干所述的弧形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卡合连接杆组件连接;
7.所述挡水固定板组件包括条形板和连接在条形板下表面的挡水固定板。
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合连接杆组件包括圆杆和两块可恢复变形的s型限位板,两块所述的s型限位板对称连接在条形板的上平面,所述圆杆与弧形支撑杆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s型限位板为弹簧钢板加工而成。
10.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水固定板的下边沿设置有倒角。
11.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水固定板的顶端高于地面5~8cm。
12.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水固定板的下端伸入地面8~12cm。
13.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端的所述弧形支撑杆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端部挡板,所述端部挡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挡水固定板组件通过卡合连接杆组件与若干弧形支撑杆连接,方便单人拆装薄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通过挡水固定板组件的使用,阻止大量的雨水渗入到嫁接苗的根部,避免
出现嫁接苗烂根的现象,提高了嫁接苗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左视图;
18.图3是图2中端部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22.一种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弧形支撑杆1和覆盖在弧形支撑杆1上的薄膜2。
23.还包括两个卡合连接杆组件30,所述卡合连接杆组件30的下端分别连接有挡水固定板组件40,若干所述的弧形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卡合连接杆组件30连接。
24.所述挡水固定板组件40包括条形板41和连接在条形板41下表面的挡水固定板42;在使用时,将嫁接苗种植在栽植沟内,位于弧形支撑杆1两端的挡水固定板组件40分别插入到栽植沟两侧的土壤中,通过卡合连接杆组件30的使用,使得若干弧形支撑杆1与挡水固定板组件40达到固定连接的目的,薄膜2覆盖在弧形支撑杆1上,达到对嫁接苗的保护,通过弧形支撑杆1的作用,使得薄膜2呈拱形结构,薄膜2与嫁接苗的顶部不接触,增强了气体的流通,提高了嫁接苗的生长效果,通过挡水固定板组件40伸入到土壤中,减小大量的雨水渗入到嫁接苗的根部,避免出现嫁接苗烂根的现象,提高了嫁接苗的成活率。
25.所述卡合连接杆组件30包括圆杆31和两块可恢复变形的s型限位板32,两块所述的s型限位板32对称连接在条形板41的上平面,所述圆杆31与弧形支撑杆1连接;两块s型限位板32之间形成固定腔体,单人可以将圆杆31卡入到固定腔体内后,弧形支撑杆1与挡水固定板组件40固定连接,单人将圆杆31从固定腔体内移出后,便于将薄膜2移走,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26.所述s型限位板32为弹簧钢板加工而成,具有较强的弹性效果,在一定的变形范围内可恢复到初始状态。
27.所述挡水固定板42的下边沿设置有倒角,减少挡水固定板42下边沿的宽度,便于将挡水固定板42插入到土壤中。
28.所述挡水固定板42的顶端高于地面5~8cm,避免雨水流入到栽植沟内,降低嫁接苗
的烂根概率。
29.所述挡水固定板42的下端伸入地面8~12cm,避免渗入地面的雨水流到栽植沟内,降低嫁接苗的烂根概率。
30.两端的所述弧形支撑杆1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端部挡板5,端部挡板5的部分区域伸入到土壤内,通过端部挡板5的使用,达到保温的效果,所述端部挡板5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通气孔6,具有好的通风效果,温度较低时,可以使用柔性堵头将通气孔6密封,增强保温的效果。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方便单人拆装薄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通过挡水固定板组件的使用,阻止大量的雨水渗入到嫁接苗的根部,避免出现嫁接苗烂根的现象,提高了嫁接苗的成活率。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弧形支撑杆和覆盖在弧形支撑杆上的薄膜;还包括两个卡合连接杆组件,所述卡合连接杆组件的下端分别连接有挡水固定板组件,若干所述的弧形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卡合连接杆组件连接;所述挡水固定板组件包括条形板和连接在条形板下表面的挡水固定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连接杆组件包括圆杆和两块可恢复变形的s型限位板,两块所述的s型限位板对称连接在条形板的上平面,所述圆杆与弧形支撑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限位板为弹簧钢板加工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固定板的下边沿设置有倒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固定板的顶端高于地面5~8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固定板的下端伸入地面8~12c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其特征在于,两端的所述弧形支撑杆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端部挡板,所述端部挡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嫁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弧形支撑杆和覆盖在弧形支撑杆上的薄膜;还包括两个卡合连接杆组件,所述卡合连接杆组件的下端分别连接有挡水固定板组件,若干所述的弧形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卡合连接杆组件连接;所述挡水固定板组件包括条形板和连接在条形板下表面的挡水固定板。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牡丹嫁接后用于保护的防护棚,方便单人拆装薄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通过挡水固定板组件的使用,阻止大量的雨水渗入到嫁接苗的根部,避免出现嫁接苗烂根的现象,提高了嫁接苗的成活率。提高了嫁接苗的成活率。提高了嫁接苗的成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吉磊 顾建响 胡顺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沭阳兰艺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8
技术公布日:2022/7/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