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

文档序号:31805462发布日期:2022-10-14 20:0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种植领域,涉及一种羊肚菌种植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羊肚菌是近年驯化栽培成功的一种珍贵食用菌,属于低温型栽培食用菌,主要采用地面床式栽培模式。种植过程中羊肚菌现蕾出菇对高低温、积水等条件特别敏感,低温、高温和积水等都会严重影响羊肚菌的出菇质量和产量,最明显的影响就是菇蕾冻死、死菇等。新疆地区,羊肚菌种植一般都采用秋季栽培,春季出菇的模式,北疆出菇时间在4月至6月。北疆地区有大面积的人工林(主要为杨树林),人工林具有林木整齐、地面平整、行间距适中、郁闭性好等特点,在遮阴、保湿、通风给氧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十分适合种植食用菌。因此,羊肚菌也常采用林下栽培模式,但由于北疆大部分地区春季倒春寒频繁,冻害严重,气候干燥,人工林的保湿特性也不能完全满足羊肚菌出菇的要求,很易造成羊肚菌发生冻害、死菇、菇质差和产量低等问题,给林下羊肚菌种植和示范推广造成很大困惑和阻碍。
3.因此,为应对北疆地区春季林下种植羊肚菌过程中的倒春寒和干燥天气,在羊肚菌出菇阶段便于进行保温、保湿和通风管理,发明了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新疆北疆大部分地区春季倒春寒频繁,冻害严重,气候干燥,人工林的保湿特性也不能完全满足羊肚菌出菇的要求,很易造成羊肚菌发生冻害、死菇、菇质差和产量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通过多年的林下羊肚菌栽培试验和经验总结,提供了一种适宜北疆地区林下羊肚菌春季出菇的设施,有效解决了北疆地区春季林下种植羊肚菌过程中冻害频繁、死菇严重、出菇率低、出菇质量差的缺陷,在羊肚菌,乃至食用菌种植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包括外棚和支撑架,所述外棚内设有支撑架,外棚内设有水箱,外棚内设有内棚,内棚上设有喷淋管,喷淋管和水箱连通,内棚下设有栽培床,外棚内侧设有温湿度传感器。
7.本实用新型中,外棚一端设有门帘。
8.本实用新型中,外棚外侧设有通风盖。
9.本实用新型中,内棚内设有内棚架。
10.本实用新型中,水箱内设有水泵,水泵和喷淋管连接,喷淋管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和温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11.本实用新型中,外棚内侧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设有温控仪吗,温控仪和温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12.本实用新型中,喷淋管下设有牵引绳,喷淋管一端设有电机,喷淋管另外一端设有滑轮,牵引绳一端和电机连接,牵引绳通过滑轮和内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中,内棚包括内棚架和内棚架上的保温膜,保温膜和牵引绳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解决了新疆北疆大部分地区春季林下种植羊肚菌过程中冻害频繁、出菇率低、死菇严重、产量低和质量差等问题,使得羊肚菌能够在新疆北疆人工林春季出菇中实现量产,出菇率高,品质好,而且设备维护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在羊肚菌栽培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18.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19.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20.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21.图1-4中:1-外棚,2-支撑架,3-门帘,4-通风盖,5-内棚,6-内棚架,7-水箱,8-水泵,9-喷淋管,10-滑轮,11-电机,12-牵引绳,13-加热装置,14-温湿度传感器,15-栽培床。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装置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23.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将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中各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是根据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是根据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24.本实用新型中用到的外棚1,内棚5,水箱7,水泵8,喷淋管9,电机11,加热装置13,温湿度传感器14,栽培床15等都能通过普通市场途径采购或者定制获得。本实用新型用到的温湿度传感器14为meokon的md-ht。本实用新型用到加热装置13采用电热油汀。所述的内棚架6和支撑架2采用钢丝,内棚5和外棚1外采用保温塑料膜。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包括外棚1和支撑架2,所述外棚1内设有支撑架2,外棚1内设有水箱7,外棚1内设有内棚5,内棚5上设有喷淋管9,喷淋管9和水箱7连通,内棚5下设有栽培床15,外棚1内侧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4。
26.本实用新型中,外棚1一端设有门帘3。
27.本实用新型中,外棚1外侧设有通风盖4。
28.本实用新型中,内棚5内设有内棚架6。
29.本实用新型中,水箱7内设有水泵8,水泵8和喷淋管9连接,喷淋管9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和温湿度传感器14电性连接。
30.本实用新型中,外棚1内侧设有加热装置13,加热装置13上设有温控仪吗,温控仪和温湿度传感器14电性连接。
31.本实用新型中,喷淋管9下设有牵引绳12,喷淋管9一端设有电机11,喷淋管9另外一端设有滑轮10,牵引绳12一端和电机11连接,牵引绳12通过滑轮10和内棚5连接。
32.本实用新型中,内棚5包括内棚架和内棚架上的保温膜,保温膜和牵引绳连接。
33.在适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时,在栽培床15上接种羊肚菌菌种后,利用电机11将内棚5打开喷淋肥料、水分等,喷淋完后盖上内棚5,通过温湿度传感器14控制开启电机11和水泵8实施再次喷淋或者启动加热装置13加热,在内棚5外盖上外棚1,利用门帘3将入口封好,保暖而且防止杂菌肆扰,在阳光明媚时打开通风盖4通风且输入光照,这样既能节省能源也能快速提高出菇率,通过温湿度控制能够提高羊肚菌质量,而且一个装置制造成本低于2000元,十分利于产业化。
3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包括外棚和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棚内设有支撑架,外棚内设有水箱,外棚内设有内棚,内棚上设有喷淋管,喷淋管和水箱连通,内棚下设有栽培床,外棚内侧设有温湿度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棚一端设有门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棚外侧设有通风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棚内设有内棚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设有水泵,水泵和喷淋管连接,喷淋管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和温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棚内侧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设有温控仪吗,温控仪和温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下设有牵引绳,喷淋管一端设有电机,喷淋管另外一端设有滑轮,牵引绳一端和电机连接,牵引绳通过滑轮和内棚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棚包括内棚架和内棚架上的保温膜,保温膜和牵引绳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包括外棚和支撑架,所述外棚内设有支撑架,外棚内设有水箱,外棚内设有内棚,内棚上设有喷淋管,喷淋管和水箱连通,内棚下设有栽培床,外棚内侧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林下羊肚菌种植装置,解决了新疆北疆大部分地区春季倒春寒频繁,冻害严重,气候干燥,人工林的保湿特性也不能完全满足羊肚菌出菇的要求,很易造成羊肚菌发生冻害、死菇、菇质差和产量低等问题,使得羊肚菌能够在新疆北疆人工林里实现量产,出菇率高,品质好,而且设备维护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在羊肚菌栽培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泛的适用性。泛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培松 贾文捷 魏鹏 罗影 努尔孜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5.07
技术公布日:2022/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