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生态恢复植被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7964发布日期:2022-08-27 04:2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坡生态恢复植被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恢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边坡生态恢复植被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公路的飞速发展,由此带来的边坡防护问题也越来越多。公路边坡防护的措施主要有工程防护和生态防护两大类。工程防护多为混凝土浇筑,工程量大、成本高,不具有绿化功能,弊端较多。边坡生态防护是指采用生态措施对边坡进行防护,边坡绿化对边坡具有很好的防护功能,能够稳定路基,防止雨水冲刷,防止水土流失,净化大气,美化环境,丰富路域景观;
3.目前,生态防护普遍存在的为种植植被,种植装置固定在边坡上,将植被种子放在种植装置中生长,使植被覆盖边坡形成对边坡的保护,针对初修建的土质边坡通常表面土壤相对松软,容易出现土壤难固定、易冲刷、易滑落、易塌陷等问题,而且种植装置未与废旧资源结合,不能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无法缓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压力,也不能提升植被生长能力,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环保的植被种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边坡生态恢复植被种植装置,旨在解决目前种植装置固定不够牢固和难以缓解固体肥料的处理压力而提升植被生产能力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边坡生态恢复植被种植装置,包括支撑框和分割架,所述分割架固定安装在支撑框内侧,实现支撑框的分割,所述支撑框的四角均安装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伸入土地内对支撑框实施定位,所述分割架的空隙处均匀插接有种植机构;
6.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插接在分割架空隙的外筒,所述外筒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外筒的底端沿周向安装有可转动的挡片,所述外筒的内壁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安装有对挡片限位的限位块,所述螺杆的顶端安装有螺帽。
7.更进一步地,所述挡片形状呈弧形。
8.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的上下两端均呈锥形,且限位块的最大宽度大于等于外筒的外径。
9.更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机构包括插接在分割架空隙的颗粒板,所述颗粒板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种植碗,颗粒板和种植碗均为木屑压制成型,所述种植碗的外壁均匀开设有透气孔,所述种植碗的底端安装有多个定位针,所述种植碗内腔填充有秸秆养料。
10.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针为空心状,且为木屑压制成型。
11.关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固定机构向边坡内延伸,挡片外摆刺入边坡,直至挡片在边坡中保持横向,旋拧螺帽使螺杆带动限位块上移,利用限位块限制挡片,利用挡片提升抗拔性,通过定位针插入边坡对种植碗固定,秸秆养料为植被种子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种植碗和定位针腐败后为植被提供生长养分,同时定位针使边坡土质松软,
利于植被根须扎根在边坡上,从而在实际使用时,固定牢固,防止在边坡上发生位移,不会损害植被,而且依靠木材作为种植装置一部分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缓解固体垃圾的处理压力,提升了植被生长能力。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固定机构主视剖面展开图;
15.图4为种植机构主视剖面图。
16.图中:1、支撑框,2、分割架,3、固定机构,4、种植机构,31、外筒,32、挡板,33、挡片,34、螺杆,35、限位块,36、螺帽,41、颗粒板,42、种植碗,43、透气孔,44、定位针,45、秸秆养料。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边坡生态恢复植被种植装置,包括支撑框1和分割架2,分割架2固定安装在支撑框1内侧,实现支撑框1的分割,支撑框1的四角均安装有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伸入土地内对支撑框1实施定位,分割架2的空隙处均匀插接有种植机构4;
19.固定机构3包括插接在分割架2空隙的外筒31,外筒31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2,阻挡支撑框1,确保支撑框1紧贴边坡,外筒31的底端沿周向安装有可转动的挡片33,外筒31的内壁螺接有螺杆34,当螺杆34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螺杆螺纹旋转力驱动限位块35向上或向下移动,螺杆34的底端安装有对挡片33限位的限位块35,螺杆34的顶端安装有螺帽36。
20.具体的,挡片33形状呈弧形,当外筒31和挡片33向边坡土层内进入时,挡片33利用自身曲度减小外筒31向土层内伸入的阻力,挡片33在边坡内逐渐移动至横向,增强外筒31的抗拔性。
21.具体的,限位块35的上下两端均呈锥形,便于限位块35在边坡内上下移动,且限位块35的最大宽度大于等于外筒31的外径,限位块35向上移动与挡片33接触时,限位块35对挡片33实现夹持固定。
22.具体的,种植机构4包括插接在分割架2空隙的颗粒板41,颗粒板41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种植碗42,颗粒板41和种植碗42均为木屑压制成型,木屑为废弃木材刨花产生,实现固体废物的再利用,种植碗42的外壁均匀开设有透气孔43,种植碗42的底部也可以是贯通的,可使种植碗42内植被根须伸出透气孔43并扎根在边坡土层中,种植碗42的底端安装有多个定位针44,种植碗42内腔填充有秸秆养料45,秸秆养料45是经过发酵处理的可直接被植被吸收的营养,具有缝隙,透气性好,利于植被生长。
23.具体的,定位针44为空心状,且为木屑压制成型,当定位针44在边坡内腐烂后,种
植碗42下方土层变得松软,利于植被根须向下扎根。
2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
25.步骤一,支撑框1和分割架2铺设在边坡上,垂直向边坡捶打固定机构3,限位块35利用自身尖端刺入土层,挡片33也由于自身弧形面作用在土层逐渐向外扩张,直至挡片33横向插入边坡中,旋拧螺帽36使螺杆34顺时针旋转,促使螺杆34螺纹旋转力驱动限位块35向上移动,当限位块35与挡片33接触时,限位块35对挡片33限位,挡片33提升支撑框1的抗拔性,使支撑框1稳定固定在边坡上,不会发生位移;
26.步骤二,种植时,将颗粒板41放在分割架2的空隙位置,使种植碗42底端的定位针44刺入边坡,种植碗42得到彻底固定,植被种子放在秸秆养料45中种植,秸秆养料45由于主要成分为发酵秸秆,不仅松软透气性好,而且营养丰富,促进种子发芽生长,种植碗42和定位针44为木屑制成,为可降解材料,与土和水接触逐渐腐败,定位针44利用空心占据的空间部分使边坡土层松软,便于植被根须穿过透气孔43扎根在边坡上,同时种植碗42和定位针44为植被提供生长养分,从而减轻了固体废料处理压力,也提升了植被的生长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边坡生态恢复植被种植装置,包括支撑框(1)和分割架(2),所述分割架(2)固定安装在支撑框(1)内侧,实现支撑框(1)的分割,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的四角均安装有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伸入土地内对支撑框(1)实施定位,所述分割架(2)的空隙处均匀插接有种植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插接在分割架(2)空隙的外筒(31),所述外筒(31)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2),所述外筒(31)的底端沿周向安装有可转动的挡片(33),所述外筒(31)的内壁螺接有螺杆(34),所述螺杆(34)的底端安装有对挡片(33)限位的限位块(35),所述螺杆(34)的顶端安装有螺帽(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恢复植被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33)形状呈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恢复植被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5)的上下两端均呈锥形,且限位块(35)的最大宽度大于等于外筒(31)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恢复植被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机构(4)包括插接在分割架(2)空隙的颗粒板(41),所述颗粒板(41)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种植碗(42),颗粒板(41)和种植碗(42)均为木屑压制成型,所述种植碗(42)的外壁均匀开设有透气孔(43),所述种植碗(42)的底端安装有多个定位针(44),所述种植碗(42)内腔填充有秸秆养料(4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恢复植被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44)为空心状,且为木屑压制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坡生态恢复植被种植装置,所述分割架固定安装在支撑框内侧,实现支撑框的分割,所述支撑框的四角均安装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伸入土地内对支撑框实施定位,所述分割架的空隙处均匀插接有种植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插接在分割架空隙的外筒,所述外筒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外筒的底端沿周向安装有可转动的挡片,所述外筒的内壁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安装有对挡片限位的限位块,所述螺杆的顶端安装有螺帽。在实际使用时,固定牢固,防止在边坡上发生位移,不会损害植被,而且依靠木材作为种植装置一部分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缓解固体垃圾的处理压力,提升了植被生长能力。提升了植被生长能力。提升了植被生长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李齐丽 刘杰 朱高儒 龚巍巍 徐洪磊 程逸楠 毛宁 高嘉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20
技术公布日:2022/8/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