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5016发布日期:2023-04-19 21:07阅读:56来源:国知局
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具有谷粒箱的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1、在上述联合收割机的谷粒箱的内部设有压敏传感器(谷物传感器)。通过该压敏传感器检测谷粒箱内的谷粒的存储量。

2、当将谷粒投入谷粒箱内时,因谷粒箱内的空气压缩,容易导致谷粒箱的内部压力上升。并且,因上述谷粒箱的内部压力上升,可能导致压敏传感器感应,从而错误地检测谷粒箱内的谷粒的存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2、为此,希望在将谷粒投入谷粒箱内时,谷粒箱的内部压力不易上升。

3、(解决问题的方案)

4、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具有:脱粒装置,对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谷粒箱,在侧壁设有谷粒投入口,存储脱粒后的谷粒;以及谷粒搬运装置,连结所述脱粒装置和所述谷粒投入口,且将脱粒后的谷粒从所述脱粒装置搬运至所述谷粒投入口,从所述谷粒投入口投入,在所述谷粒箱的内部设有压敏传感器,所述联合收割机还设有连通所述谷粒箱的内部和外部的排压开口;以及从所述谷粒箱的外部覆盖所述排压开口的树脂制罩体。

5、根据本实用新型,设有连通谷粒箱的内部和外部的排压开口,因此,谷粒箱内的空气能够从排压开口排出外部。因此,当将谷粒投入谷粒箱内时,谷粒箱的内部压力不易上升。

6、并且,排压开口被树脂制的罩体从谷粒箱的外部覆盖,因此,不易导致雨雪等通过排压开口进入谷粒箱的内部。而且,罩体为树脂制,因此成本低廉。

7、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具有:发动机,位于机体前部;以及排气管,将来自所述发动机的废气向机体后方送出,所述脱粒装置和所述谷粒箱以横向排列的状态设置,所述排气管经过所述脱粒装置和所述谷粒箱之间的空间,所述排压开口设置于所述谷粒箱的外周部的除所述脱粒装置侧的壁部以外的部位。

8、根据该结构,由于排压开口设置于远离排气管的部位,因此,能够避免废气经过排压开口进入谷粒箱内。

9、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排压开口设置于所述谷粒箱的外周部的后壁。

10、根据该结构,在谷粒箱的后壁的外方空间,收割作业中产生的尘埃较少,不易导致尘埃进入谷粒箱内。

11、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排压开口设置于所述谷粒箱的外周部的周壁。

12、根据该结构,不易导致雨水等通过排压开口进入。

13、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排压开口设置于所述谷粒箱的外周部的比所述压敏传感器更高的位置。

14、根据该结构,在谷粒箱内的谷粒的堆积高度到达压敏传感器的高度之前,排压开口不会被谷粒封住,能够可靠地排出压力。

15、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排压开口设置于所述谷粒箱的所述周壁的与所述谷粒投入口的高度位置重叠的高度范围内。

16、根据该结构,在将谷粒通过谷粒投入口投入谷粒箱内时,排压开口不会被谷粒封住,能够可靠地排出压力。

17、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罩体的下端延伸至比所述排压开口的下端更靠下的位置。

18、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地避免雨雪等通过排压开口进入谷粒箱的内部。

19、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具有封住所述排压开口的多孔部件,所述多孔部件形成有多个比谷粒的大小更小的通气孔。

20、根据该结构,即使谷粒堆积至比排压开口更高的位置,也能够避免谷粒通过排压开口向外方漏出,而且能够通过通气孔适当地排出压力。

21、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多孔部件和所述罩体由树脂材料一体形成。

22、根据该结构,与分别制作多孔部件和罩体的情况相比,能够以低廉地成本进行制作。



技术特征: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下端延伸至比所述排压开口的下端更靠下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封住所述排压开口的多孔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联合收割机希望在将谷粒投入谷粒箱内时,谷粒箱的内部压力不易上升。本技术的联合收割机具有:谷粒箱(5),在侧壁设有谷粒投入口(15),存储脱粒后的谷粒;以及谷粒搬运装置(16),将脱粒后的谷粒从脱粒装置向谷粒投入口(15)搬运,并从谷粒投入口(15)投入,在谷粒箱(5)的内部设有压敏传感器(17),该联合收割机还具有连通谷粒箱(5)的内部和外部的排压开口(18);以及从谷粒箱(5)的外部覆盖排压开口(18)的树脂制的罩体(22)。

技术研发人员:山中拓希,松本健太,伊藤瑛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久保田
技术研发日:202206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