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棱柱型粉螟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5474发布日期:2022-11-29 22:0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棱柱型粉螟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棱柱型粉螟诱捕装置,属于粉螟虫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2.烟草粉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为害烟叶,是烟草仓储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分布于世界各地,该虫在我国南方及西南各地发生较多,如云南、贵州、四川、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等产区发生严重。初龄幼虫食叶肉留表皮,使烟叶出现许多半透明斑,2龄以后吃成孔洞,为害严重时能将叶片食光,仅留叶脉;幼虫孵化后先在叶片主脉两侧取食,逐渐向外扩展,取食后在烟叶上留下许多烟叶碎屑及褐色虫粪;幼虫喜吐丝连缀烟叶碎屑及褐色虫粪成巢,潜伏在巢中,烟叶皱褶部分潜伏最多。目前,对于烟包仓库内粉螟虫害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包括喷洒杀虫剂或熏蒸,而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粘板和引诱剂等引诱粉螟后再粘住,例如现有专利文献(公告号cn204616836u)公开的一种烟草粉螟防控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杆、诱捕盘、荧光灯和透明网罩构成,若干个诱捕盘间隔串接在固定杆上,透明网罩覆盖在整个诱捕器外,荧光灯安装在诱捕器内。然而,该装置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取拿诱捕盘、清理粉螟并不方便;二是诱捕盘内引诱剂的扩散范围有限。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理方便、扩散诱捕范围广的棱柱型粉螟诱捕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棱柱型粉螟诱捕装置,包括:
5.支撑柱,呈中空柱状,且所述支撑柱上设有进气口;
6.诱捕箱,为正多面棱体状,安装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且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诱捕箱连通,所述诱捕箱的侧面设有通气孔;
7.固定夹,安装于所述诱捕箱的侧面上,用于夹持粘板;
8.风扇,安装于所述支撑柱内,并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上方;
9.诱捕灯,安装于所述诱捕箱内。
10.在其中一个例子中,还包括:
11.放置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诱捕箱的连接位置处,用于放置引诱剂,所述放置板上设有透气孔。
12.在其中一个例子中,还包括:
13.集虫板,设置于所述诱捕箱的底部外围处,用于收集粉螟虫。
14.在其中一个例子中,还包括:
15.底座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底端。
16.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固定夹包括夹持板和紧固螺栓,所述夹持板通过所述紧固螺栓安装在所述诱捕箱的上部。
17.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诱捕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可拆卸扣盖于所述箱体上,所述诱捕灯安装在所述箱盖上。
18.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诱捕箱为四面棱体状。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装置后,在诱捕粉螟虫时,首先将引诱剂放置到诱捕箱内,然后启动风扇,风扇从进气口处吸入空气,送入到诱捕箱内,使得引诱剂的气味被均匀地从通气孔排出,增大其引诱范围,诱使粉螟虫来到诱捕箱外,从而被安装在诱捕箱外壁面的粘板粘住。此外,通过诱捕灯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引诱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通过在支撑柱内安装风扇,借助气流的流动,能够扩增引诱剂的引诱范围,提高引诱效果。此外,通过将粘板固定在正多面棱体状的侧面上,无需拆卸诱捕箱进行安装,并且粘住粉螟后能够快速清理,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20.图1为棱柱型粉螟诱捕装置的示意图;
21.图2为诱捕箱的分解示意图;
22.图3为箱体的示意图;
23.图4为支撑柱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支撑柱,2诱捕箱,3固定夹,4风扇,5诱捕灯,6放置板,7集虫板,8底座板;
26.11进气口;
27.21箱体,22箱盖,23通气孔;
28.31夹持板,32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30.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方式一种棱柱型粉螟诱捕装置,包括支撑柱1、诱捕箱2、固定夹3、风扇4和诱捕灯5。支撑柱1呈中空柱状,且在支撑柱1上设有进气口11,该进气口11与支撑柱1的内部相通。诱捕箱2安装在支撑柱1的顶端,为正多面棱体状,且支撑柱1与诱捕箱2的内部连通,在诱捕箱2的侧面开有若干的通气孔23,本实施例中,诱捕箱2为四面棱体状。固定夹3安装在诱捕箱2的侧面上,用于夹持粘板,工作状态下,粘板可被固定夹3夹持在诱捕箱2的侧面。风扇4安装在支撑柱1内,并位于进气口11的上方,风扇4在转动时,可抽吸环境内的空气进入到支撑柱1内,经诱捕箱2后从通气孔23散出。诱捕灯5安装在诱捕箱2内,用于吸引粉螟虫。
31.为了提高引诱效果,本装置还包括放置板6,该放置板6安装在支撑柱1与诱捕箱2的连接位置处,放置板6上设有透气孔,将引诱剂置于放置板6上,风扇4向上吹动气流,能够直接快速地将引诱剂的气味吹出。
32.为了收集落虫,本装置还包括集虫板7,该集虫板7安装在诱捕箱2的底部外围处,粘板的粉螟虫可掉落在集虫板7上,便于集中清理。
33.为了提高稳定性,本装置还包括底座板8,该底座板8安装在支撑柱1的底端,作为支撑底座使用。
34.为了方便夹持粘板,固定夹3包括夹持板31和紧固螺栓32,夹持板31通过紧固螺栓32安装在诱捕箱2的上部,在诱捕箱2的上部壁面上开设有螺孔。工作时,可将粘板的上侧边缘置于夹持板31与诱捕箱2之间并压住,再通过紧固螺栓32锁紧即可。
35.为了方便安拆,诱捕箱2包括箱体21和箱盖22,箱盖22可拆卸扣盖在箱体21上,诱捕灯5安装在箱盖22上。
36.工作方式:在诱捕粉螟虫时,首先将引诱剂放置到诱捕箱2内的放置板6上,然后启动风扇4,风扇4从进气口11处吸入空气,送入到诱捕箱2内,使得引诱剂的气味被均匀地从通气孔23排出,增大其引诱范围,诱使粉螟虫来到诱捕箱2外,从而被安装在诱捕箱2外壁面的粘板粘住。此外,通过诱捕灯5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引诱效果,例如夜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通过在支撑柱1内安装风扇4,借助气流的流动,能够扩增引诱剂的引诱范围,提高引诱效果。此外,通过将粘板固定在正多面棱体状的侧面上,无需拆卸诱捕箱2进行安装,并且粘住粉螟后能够快速清理,而掉下的粉螟会落在集虫板7,十分方便。
3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棱柱型粉螟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呈中空柱状,且所述支撑柱(1)上设有进气口(11);诱捕箱(2),为正多面棱体状,安装于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且所述支撑柱(1)与所述诱捕箱(2)连通,所述诱捕箱(2)的侧面设有通气孔(23);固定夹(3),安装于所述诱捕箱(2)的侧面上,用于夹持粘板;风扇(4),安装于所述支撑柱(1)内,并位于所述进气口(11)的上方;诱捕灯(5),安装于所述诱捕箱(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柱型粉螟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板(6),安装于所述支撑柱(1)与所述诱捕箱(2)的连接位置处,用于放置引诱剂,所述放置板(6)上设有透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柱型粉螟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虫板(7),设置于所述诱捕箱(2)的底部外围处,用于收集粉螟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柱型粉螟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板(8),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的底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柱型粉螟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3)包括夹持板(31)和紧固螺栓(32),所述夹持板(31)通过所述紧固螺栓(32)安装在所述诱捕箱(2)的上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柱型粉螟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箱(2)包括箱体(21)和箱盖(22),所述箱盖(22)可拆卸扣盖于所述箱体(21)上,所述诱捕灯(5)安装在所述箱盖(22)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柱型粉螟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箱(2)为四面棱体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棱柱型粉螟诱捕装置,包括:支撑柱,呈中空柱状,且所述支撑柱上设有进气口;诱捕箱,为正多面棱体状,安装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且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诱捕箱连通,所述诱捕箱的侧面设有通气孔;固定夹,安装于所述诱捕箱的侧面上,用于夹持粘板;风扇,安装于所述支撑柱内,并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上方;诱捕灯,安装于所述诱捕箱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通过在支撑柱内安装风扇,借助气流的流动,能够扩增引诱剂的引诱范围,提高引诱效果。此外,通过将粘板固定在正多面棱体状的侧面上,无需拆卸诱捕箱进行安装,并且粘住粉螟后能够快速清理,十分方便。十分方便。十分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邓瑞康 赵贵兵 谭应举 陈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7
技术公布日:2022/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