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正方体型鱼类保育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4646发布日期:2023-01-06 23:4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孔正方体型鱼类保育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人工鱼礁、海洋牧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孔正方体型鱼类保育礁。


背景技术:

2.在海洋牧场规模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设置大量小型人工鱼礁,通过乱堆积方式形成既能造成上升流,又能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生物栖息地和庇护所的礁型。这时,就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混凝土能一体浇筑的小型人工鱼礁。这种鱼礁能为喜欢钻孔鱼类提供栖息地和庇护场所,同时也能通过大量投放形成小型人工鱼礁山,形成小型上升流或者涡流,使得营养物质滞留在鱼礁区周边,从而形成鱼类育幼场和育成场所。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孔正方体型鱼类保育礁,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孔正方体型鱼类保育礁,包括一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礁体是一中空的正方体结构,所述正方体结构包括六个侧壁,所述侧壁上均开设有圆形的第一亲鱼孔和第二亲鱼孔,所述第一亲鱼孔位于侧壁的中央,所述第二亲鱼孔设有四个,四个第二亲鱼孔靠近侧壁的四个角部,且围绕所述第一亲鱼孔的外围排布;
5.所述礁体是由混凝土浇筑的正方体结构,所述礁体的边长为1.25米,所述第一亲鱼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亲鱼孔的内径,所述第一亲鱼孔的内径为40cm,所述第二亲鱼孔的内径为15cm。
6.本实用新型通过正方体形的礁体能够便于运输,并且大量投放易于堆叠形成小型人工鱼礁山,为喜欢钻孔鱼类提供栖息地和庇护场所,形成小型上升流或者涡流,使得营养物质滞留在鱼礁区周边,从而形成鱼类育幼场和育成场所。造价便宜、运输方便、可在现场施工、成型简单、设计简单。
7.进一步优选,所述礁体的内壁上均匀排布有半球状的凸起,所述凸起的表面为粗糙面。
8.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凸起能够有利于藻类附着,从而为鱼类提供一定的饵料。
9.进一步优选,所述侧壁上均匀排布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插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表面为粗糙面,所述定位柱的长度是所述侧壁厚度的三倍。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孔上的定位柱能够在水下有利于藻类的附着,为鱼类提供饵料,还能在多个礁体堆积时将定位柱插入相邻礁体的定位孔中起到固定的效果。
11.进一步优选,所述六个侧壁的连接处埋设有钢筋,且相邻的钢筋相互连接。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礁体内增加钢筋能够增加整体的强度。
13.进一步优选,所述礁体的内壁的顶部涂覆有荧光层。
14.通过荧光层可以在水下发出光芒吸引鱼类。
15.进一步优选,至少三个礁体上下堆叠拼接构成一鱼礁山体。进一步优化了鱼类的栖息地和庇护场所。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礁体通过定位柱连接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礁体;2、侧壁;3、第一亲鱼孔;4、第二亲鱼孔;5、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0.参照图1所示,一种多孔正方体型鱼类保育礁,包括一礁体1,礁体是一中空的正方体结构,正方体结构包括六个侧壁2,侧壁上均开设有圆形的第一亲鱼孔3和第二亲鱼孔4,第一亲鱼孔位于侧壁的中央,第二亲鱼孔设有四个,四个第二亲鱼孔靠近侧壁的四个角部,且围绕第一亲鱼孔的外围排布;礁体是由混凝土浇筑的正方体结构,礁体的边长为1.25米,第一亲鱼孔的内径大于第二亲鱼孔的内径,第一亲鱼孔的内径为40cm,第二亲鱼孔的内径为15cm。
21.本实用新型通过正方体形的礁体能够便于运输,并且大量投放易于堆叠形成小型人工鱼礁山,为喜欢钻孔鱼类提供栖息地和庇护场所,形成小型上升流或者涡流,使得营养物质滞留在鱼礁区周边,从而形成鱼类育幼场和育成场所。造价便宜、运输方便、可在现场施工、成型简单、设计简单。
22.进一步优选,礁体的内壁上均匀排布有半球状的凸起,凸起的表面为粗糙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凸起能够有利于藻类附着,从而为鱼类提供一定的饵料。
23.参照图2所示,进一步优选,侧壁上均匀排布有定位孔,定位孔上插接有定位柱5,定位柱的表面为粗糙面,定位柱的长度是侧壁厚度的三倍。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孔上的定位柱能够在水下有利于藻类的附着,为鱼类提供饵料,还能在多个礁体堆积时将定位柱插入相邻礁体的定位孔中起到固定的效果。
24.进一步优选,六个侧壁的连接处埋设有钢筋,且相邻的钢筋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礁体内增加钢筋能够增加整体的强度。
25.进一步优选,礁体的内壁的顶部涂覆有荧光层。通过荧光层可以在水下发出光芒吸引鱼类。
26.进一步优选,至少三个礁体上下堆叠拼接构成一鱼礁山体。进一步优化了鱼类的栖息地和庇护场所。
27.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孔正方体型鱼类保育礁,包括一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礁体是一中空的正方体结构,所述正方体结构包括六个侧壁,所述侧壁上均开设有圆形的第一亲鱼孔和第二亲鱼孔,所述第一亲鱼孔位于侧壁的中央,所述第二亲鱼孔设有四个,四个第二亲鱼孔靠近侧壁的四个角部,且围绕所述第一亲鱼孔的外围排布;所述礁体是由混凝土浇筑的正方体结构,所述礁体的边长为1.25米,所述第一亲鱼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亲鱼孔的内径,所述第一亲鱼孔的内径为40cm,所述第二亲鱼孔的内径为15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正方体型鱼类保育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礁体的内壁上均匀排布有半球状的凸起,所述凸起的表面为粗糙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正方体型鱼类保育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均匀排布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插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表面为粗糙面,所述定位柱的长度是所述侧壁厚度的三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正方体型鱼类保育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个侧壁的连接处埋设有钢筋,且相邻的钢筋相互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正方体型鱼类保育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礁体的内壁的顶部涂覆有荧光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正方体型鱼类保育礁,其特征在于,至少三个礁体上下堆叠拼接构成一鱼礁山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孔正方体型鱼类保育礁,包括一礁体,礁体是一中空的正方体结构,正方体结构包括六个侧壁,侧壁上均开设有圆形的第一亲鱼孔和第二亲鱼孔,第一亲鱼孔位于侧壁的中央,第二亲鱼孔设有四个,四个第二亲鱼孔靠近侧壁的四个角部,且围绕第一亲鱼孔的外围排布;礁体是由混凝土浇筑的正方体结构,礁体的边长为1.25米,第一亲鱼孔的内径大于第二亲鱼孔的内径,第一亲鱼孔的内径为40cm,第二亲鱼孔的内径为15cm。本实用新型通过正方体形的礁体能够便于运输,并且大量投放易于堆叠形成小型人工鱼礁山,为喜欢钻孔鱼类提供栖息地和庇护场所,形成小型上升流或者涡流,使得营养物质滞留在鱼礁区周边,从而形成鱼类育幼场和育成场所。和育成场所。和育成场所。


技术研发人员:许敏 李建生 李惠玉 袁兴伟 严利平 胡芬 张辉 朱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8.11
技术公布日:202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