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4038发布日期:2023-04-29 23:3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稻种植,具体为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


背景技术:

1、水稻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其主要种植于水田中,而其在种植时,需要将秧苗插入到水田的泥土中,随着时代发展,人力插秧逐渐被插秧机插秧代替。

2、如申请号:cn201922016362.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用插秧装置,包括机架、行走轮、行走轮驱动箱、浮板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端的储秧装置;所述浮板上设有多个插槽,所述浮板的上端两侧分别固接有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的顶端与机架固接;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分别设有固定承载板和活动承载板,且固定承载板位于活动承载板的上方;固定承载板的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固定承载板后固接有螺杆,螺杆远离固定承载板的一端穿过活动承载板与浮板连接;活动承载板上安装有插秧机,插秧机上设有多个抓秧爪,多个抓秧爪的底端对应穿过多个插槽;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水田的深度对插秧机的插秧深度进行调整,避免秧苗无法插入到泥土中。

3、类似于上述申请的水稻种植用插秧装置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

4、在取秧插秧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抓秧爪抓空的情况。

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包括底盘和移动组件,所述底盘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滚轮,且底盘左端固定连接有拉把,用于移动秧苗的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底盘左部上方,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杆、槽辊、滑槽、框架、插槽、滑轨、滑轮、置料板和滑块,所述底盘上表面左部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杆,且支杆之间转动连接有槽辊,所述槽辊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槽辊右方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下端开设有插槽,且框架右侧表面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嵌合连接有滑轮,且滑轮右方固定连接有置料板,所述置料板左侧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滑块。

3、进一步的,所述置料板通过滑轮、滑轨与框架滑动连接,且置料板与框架平行分布,所述框架相对于底盘倾斜分布。

4、进一步的,所述槽辊通过皮带、皮带轮与底盘左侧的滚轮构成传动结构,且滑块通过滑槽与槽辊滑动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右部上方固定连接有放置架,且底盘右部设置有用于插秧的插秧组件,所述插秧组件包括通槽、转轮、转杆和移杆,所述底盘右部开设有通槽,且通槽中部转动连接有多个转轮,所述转轮之间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外侧转动连接有移杆,所述转轮通过皮带、皮带轮与底盘右侧的滚轮构成传动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插秧组件还包括取秧爪、连杆、转轴和撑杆,所述移杆左端固定连接有取秧爪,且移杆右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右端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与底盘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下方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调节插秧深度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套筒、升降杆和卡块,所述底盘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内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套筒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

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底座、卡槽和浮板,所述套筒下方套接有底座,且底座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底座下端固定连接有浮板,所述卡块通过卡槽与底座滑动连接。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通过各部分零件之间的配合,在插秧时可通过置料板带动秧苗移动,避免取秧爪抓空;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组件的设置,在装置移动时,滚轮可以带动槽辊在支杆上转动,从而通过滑槽使得滑块带动置料板在框架上移动,进而带动置料板上的秧苗移动,避免在插秧时取秧爪抓空,置料板在移动时,滑轮可通过滑轨对置料板进行限制,避免置料板从框架上脱离,同时也可使置料板的移动更加顺滑;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插秧组件的设置,使得在装置移动时,滚轮可以带动转轮在通槽内转动,从而通过转杆带动移杆移动,同时移杆带动连杆通过转轴在撑杆上转动,对移杆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使得移杆可带动取秧爪将秧苗从置料板内取出,并通过插槽将秧苗插入田地;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装置时,升降杆可以带动底座在套筒上滑动,从而根据田里的水深对浮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浮板可以为装置提供浮力,避免滚轮陷入田地导致装置无法移动,同时也可以对插秧深度进行调节,避免秧苗无法插入泥中,卡块可提供卡槽对底座进行限制,避免套筒偏斜。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包括底盘(1)和移动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滚轮(2),且底盘(1)左端固定连接有拉把(3),用于移动秧苗的所述移动组件(4)设置于底盘(1)左部上方,所述移动组件(4)包括支杆(401)、槽辊(402)、滑槽(403)、框架(404)、插槽(405)、滑轨(406)、滑轮(407)、置料板(408)和滑块(409),所述底盘(1)上表面左部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杆(401),且支杆(401)之间转动连接有槽辊(402),所述槽辊(402)表面开设有滑槽(403),且槽辊(402)右方设置有框架(404),所述框架(404)下端开设有插槽(405),且框架(404)右侧表面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滑轨(406),所述滑轨(406)内嵌合连接有滑轮(407),且滑轮(407)右方固定连接有置料板(408),所述置料板(408)左侧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滑块(4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板(408)通过滑轮(407)、滑轨(406)与框架(404)滑动连接,且置料板(408)与框架(404)平行分布,所述框架(404)相对于底盘(1)倾斜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辊(402)通过皮带、皮带轮与底盘(1)左侧的滚轮(2)构成传动结构,且滑块(409)通过滑槽(403)与槽辊(40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右部上方固定连接有放置架(5),且底盘(1)右部设置有用于插秧的插秧组件(6),所述插秧组件(6)包括通槽(601)、转轮(602)、转杆(603)和移杆(604),所述底盘(1)右部开设有通槽(601),且通槽(601)中部转动连接有多个转轮(602),所述转轮(602)之间固定连接有转杆(603),且转杆(603)外侧转动连接有移杆(604),所述转轮(602)通过皮带、皮带轮与底盘(1)右侧的滚轮(2)构成传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组件(6)还包括取秧爪(605)、连杆(606)、转轴(607)和撑杆(608),所述移杆(604)左端固定连接有取秧爪(605),且移杆(604)右端转动连接有连杆(606),所述连杆(606)右端转动连接有转轴(607),且转轴(607)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撑杆(608),所述撑杆(608)与底盘(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下方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调节插秧深度的调节组件(7),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套筒(701)、升降杆(702)和卡块(703),所述底盘(1)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套筒(701),且套筒(701)内固定连接有升降杆(702),所述套筒(701)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7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7)还包括底座(704)、卡槽(705)和浮板(706),所述套筒(701)下方套接有底座(704),且底座(704)内壁开设有卡槽(705),所述底座(704)下端固定连接有浮板(706),所述卡块(703)通过卡槽(705)与底座(704)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插秧装置,包括底盘和移动组件,所述底盘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滚轮,且底盘左端固定连接有拉把,用于移动秧苗的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底盘左部上方,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杆、槽辊、滑槽、框架、插槽、滑轨、滑轮、置料板和滑块,所述底盘上表面左部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杆,且支杆之间转动连接有槽辊,所述槽辊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槽辊右方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下端开设有插槽,且框架右侧表面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嵌合连接有滑轮,且滑轮右方固定连接有置料板,所述置料板左侧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本技术通过各部分零件之间的配合,在插秧时可通过置料板带动秧苗移动,避免取秧爪抓空。

技术研发人员:邓辉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邓辉宝
技术研发日:2022081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