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催芽用浸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1140发布日期:2023-02-10 20:3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催芽用浸种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种植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催芽用浸种设备。


背景技术:

2.粮食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种子催芽,在催芽前需要进行浸种,现有的浸种方式主要是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几天,在浸泡的过程中,没到夜晚需要将种子捞起,现有的操作方式都是人工手动操作,这种操作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耗费大量的劳动力,一旦规模增加,就非常的不方便,因此本申请设置了一种水稻催芽用浸种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稻催芽用浸种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水稻的浸种方式效率低、耗费劳动力大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稻催芽用浸种设备,包括
5.浸种池,设置于支撑架上,该浸种池的侧壁设置有进液管、底部设置有排液管;
6.升降板,可升降的设置于浸种池内;
7.布兜,开口端与浸种池的开口端无缝连接,该布兜的底部与升降板的上表面连接;
8.若干转动板,为扇形,并呈圆环形排列,每个该转动板分别与浸种池的外壁可转动连接;
9.其中,相邻两个该转动板通过连接布连接。
10.优选的:该支撑架上设置有升降气缸,该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升降板连接。
11.优选的:该支撑架上对应每个转动板的位置分别转动设置有转动气缸,该转动气缸的输出端与转动板转动连接。
12.优选的:该浸种池的开口端与挡布环的内壁连接,该挡布环的外壁与转动板、连接布连接。
13.优选的:该浸种池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支撑环。
14.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5.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布兜来承接种子,使得种子浸泡于浸种池内,到了夜晚,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板竖向移动,将布兜顶出浸种池,使得种子滑动至转动板和连接布上,等到第二天需要浸种时,升降板回到原来位置,然后转动气缸带动转动板转动,使得种子再次滑入浸种池内。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稻催芽用浸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稻催芽用浸种设备的俯视图。
18.其中:支撑架10、浸种池20、排液管21、进液管22、升降板30、升降气缸31、布兜40、
支撑环41、转动板50、转动气缸51、连接布60、挡布环70。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20.如图1-2,在本实施例一中,一种水稻催芽用浸种设备,包括
21.浸种池20,设置于支撑架10上,该浸种池20的侧壁设置有进液管22、底部设置有排液管21;
22.升降板30,可升降的设置于浸种池20内;
23.布兜40,开口端与浸种池20的开口端无缝连接,该布兜40的底部与升降板30的上表面连接;
24.若干转动板50,为扇形,并呈圆环形排列,每个该转动板50分别与浸种池20的外壁可转动连接;
25.其中,相邻两个该转动板50通过连接布60连接。
26.本实施例是这样实施的:
27.本申请在使用时,通过进液管22向浸种池20内注入清水,然后将种子倒入布兜40内,实现浸种;
28.到了夜晚,升降板30向上移动,使得布兜40将种子向上托,使得种子与水分离,此时种子就会滑落至转动板50和连接布60上;
29.第二天,升降板30再次回到浸种池20内,此时转动板50转动,种子再次滑动至浸种池20内。
30.实施例二
31.作为实施例一的优化方案,该支撑架10上设置有升降气缸31,该升降气缸31的输出端与升降板30连接。
32.本实施例是这样实施的,通过设置的升降汽缸31带动升降板30竖向移动。
33.实施例三
34.作为实施例一的优化方案,该支撑架10上对应每个转动板50的位置分别转动设置有转动气缸51,该转动气缸51的输出端与转动板50转动连接。
35.本实施例是这样实施的,通过设置的转动气缸51带动转动板50转动。
36.实施例四
37.作为实施例一的优化方案,该浸种池20的开口端与挡布环70的内壁连接,该挡布环70的外壁与转动板50、连接布60连接。
38.本实施例是这样实施的,通过设置的挡布环70能够防止种子落至转动板50与浸种池20之间的空隙。
39.实施例五
40.作为实施例一的优化方案,该浸种池2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支撑环41。
41.本实施例是这样实施的,通过设置的支撑环41能够起到支撑布兜40的作用。
42.以上该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催芽用浸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浸种池,设置于支撑架上,该浸种池的侧壁设置有进液管、底部设置有排液管;升降板,可升降的设置于浸种池内;布兜,开口端与浸种池的开口端无缝连接,该布兜的底部与升降板的上表面连接;若干转动板,为扇形,并呈圆环形排列,每个该转动板分别与浸种池的外壁可转动连接;其中,相邻两个该转动板通过连接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催芽用浸种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上设置有升降气缸,该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升降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催芽用浸种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上对应每个转动板的位置分别转动设置有转动气缸,该转动气缸的输出端与转动板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催芽用浸种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浸种池的开口端与挡布环的内壁连接,该挡布环的外壁与转动板、连接布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催芽用浸种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浸种池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支撑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催芽用浸种设备,涉及粮食种植的技术领域,包括浸种池,设置于支撑架上,该浸种池的侧壁设置有进液管、底部设置有排液管;升降板,可升降的设置于浸种池内;布兜,开口端与浸种池的开口端无缝连接,该布兜的底部与升降板的上表面连接;若干转动板,为扇形,并呈圆环形排列,每个该转动板分别与浸种池的外壁可转动连接;其中,相邻两个该转动板通过连接布连接;本申请具有使用方便、浸种效率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等优点。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等优点。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林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