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气式黑水虻幼虫养殖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29178发布日期:2023-01-14 05:4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气式黑水虻幼虫养殖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养殖相关领域技术装备,具体涉及一种黑水虻幼虫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2.黑水虻,学名亮斑扁角水虻,是一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昆虫。黑水虻可以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废弃农副产品等废弃物为食,进行处理降解,并使其转化为自身所含的高蛋白、药用成分等物质。其幼虫能做为高档饲料投入水产及畜禽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受氧气供应、物料发酵发酸等因素影响,黑水虻幼虫养殖时的物料投料厚度一般控制在10~15cm,这导致实际黑水虻养殖中存在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黑水虻养殖经济效益及其推广应用。当前黑水虻多层立体养殖多采用分离的盒架结构,即将养殖盒堆码在养殖架上,对养殖架荷载能力、材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养殖设备成本相对较高个问题,多采用盒架结构,但前期建设成本高、养殖操作依赖人工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提供一种成本节约、物料深度增加、空间节约的黑水虻幼虫养殖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通气式黑水虻幼虫养殖盒,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四角分别固定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卡槽3和卡块4;所述盒体1中下部固定有挡板5,挡板5与盒体1底部之间形成有气腔6;挡板5上成形有若干微气孔7,气腔6连通有进气管8。
7.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挡板5与盒体1底部之间固定有若干支撑杆12。
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气腔6还连通有渗水收集管13。
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盒体1的上口宽为400mm
×
600mm,下口宽为380mm
×
560mm,高度为450mm,投料深度为400mm。
1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微气孔7的直径为1~1.5mm。
11.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微气孔7处安装有单向阀结构。
12.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单向阀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在微气孔7两侧的像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弹性膜瓣9。
13.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弧形弹性膜瓣9由橡胶制成。
14.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盒体1外周外凸形成有凸沿10,支撑柱2上形成有与凸沿10过盈配合的固定槽11。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根据黑水虻幼虫生长与取食特性,通过通气增氧,增加了黑水虻幼虫取食深度,提升养殖物料厚度2~3倍;改变物料缺氧发酵发酸的条件,改善黑水虻幼虫生存环境,增加
幼虫进食,加快幼虫生长速度;增加好氧有益微生物菌群,通过虫菌互作,提高有机物料的转化效率。
17.2、可进行多层养殖盒稳固叠加,实现多层立体养殖,大大节约建设用地,降低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18.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盒体1、支撑柱2、卡槽3、卡块4、挡板5、气腔6、微气孔7、进气管8、弧形弹性膜瓣9、凸沿10、固定槽11、支撑杆12、渗水收集管13。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4.实施例1
25.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通气式黑水虻养殖盒。所述通气式黑水虻养殖盒包括盒体和支撑柱。所述盒体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上口宽,底部稍狭小,以方便快速叠加在一起以方便运输节约空间;所述养殖盒内部底层通过支撑杆设置形成的蜂窝状通气支撑结构,其上部为密布微气孔的通气板,中间为蜂窝状通气支撑结构,该结构与盒体底部通气孔相连通,可外接通气泵;所述养殖盒底部还设置有渗水收集孔,可将养殖盒中的过多水分滤出收集。所述支撑柱共4条,其上部可装上养殖盒,并为养殖盒提供支撑力,以便于多个养殖盒层叠成立体养殖装置。所述支撑柱上部凹槽、下部缩小凸起,当多个养殖盒层叠时,上方养殖盒1下部缩小凸起结构嵌入下方养殖盒2上部的凹槽内,以此多层叠加,形成牢固的立体黑水虻养殖结构,从而节约空间、减少占地。
2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养殖盒底部通气孔接上通气泵,养殖盒内放入黑水虻幼虫及其养殖物料(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等),装上支撑柱,形成单个通气式黑水虻养殖盒;多个通气式黑水虻养殖盒通过支撑柱层叠形成多层立体通气式黑水虻养殖装置。当养殖物料过湿时(水分含量>65%),养殖盒底部渗水口外接污水收集管道,以便于收集外渗污水。
27.应当理解的是,当形成多层立体养殖装置正常运行后,上层养殖盒内渗水也可不收集,任其滴入下层养殖盒,并在最底层养殖盒渗水口接上污水收集装置或通过污水沟收集均可。
28.应当理解的是,养殖盒通气可以依据黑水虻幼虫虫龄及采食特性采用间隔式通气。当黑水虻幼虫虫龄在4天以内时,由于个体较小,采食量少,采食表层物料即可,此时可采用间隔式通气,一天2~4次即可,单次通气时长半小时即可,通气的目的是防止底层物料发酵发酸。当虫龄稍大时,幼虫个体增大,采食量增加,此时建议适当增长通气时长和通气量,以使养殖盒底部物料形成富氧空间,否则会制约黑水虻采食和处理养殖盒底层物料。
29.实施例2
3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为了减少渗漏,在微气孔处安装有单向阀结构。单向阀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在微气孔两侧的像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弹性膜瓣。这样的单向结构,当由于气压不足或暂时断气时,弧形弹性膜瓣相互接触将微气孔闭合,当气压足够时,可以将弧形弹性膜瓣撑开。弧形弹性膜瓣可以与挡板由橡胶一体制成,具体在模具中可以一体浇筑成型,然后在微孔处将两个连在一起的弧形弹性膜瓣割开。
3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通气式黑水虻幼虫养殖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四角分别固定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卡槽(3)和卡块(4);所述盒体(1)中下部固定有挡板(5),挡板(5)与盒体(1)底部之间形成有气腔(6);挡板(5)上成形有若干微气孔(7),气腔(6)连通有进气管(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式黑水虻幼虫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与盒体(1)底部之间固定有若干支撑杆(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式黑水虻幼虫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6)还连通有渗水收集管(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式黑水虻幼虫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上口宽为400mm
×
600mm,下口宽为380mm
×
560mm,高度为450mm,投料深度为40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式黑水虻幼虫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孔(7)的直径为1~1.5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式黑水虻幼虫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孔(7)处安装有单向阀结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气式黑水虻幼虫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在微气孔(7)两侧的像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弹性膜瓣(9)。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气式黑水虻幼虫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弹性膜瓣(9)由橡胶制成。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式黑水虻幼虫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外周外凸形成有凸沿(10),支撑柱(2)上形成有与凸沿(10)过盈配合的固定槽(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气式黑水虻幼虫养殖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四角分别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卡槽和卡块;所述盒体中下部固定有挡板,挡板与盒体底部之间形成有气腔;挡板上成形有若干微气孔,气腔连通有进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通气增氧,增加了黑水虻幼虫取食深度,提升养殖物料厚度;改变物料缺氧发酵发酸的条件,改善黑水虻幼虫生存环境,增加幼虫进食,加快幼虫生长速度;增加好氧有益微生物菌群,通过虫菌互作,提高有机物料的转化效率。提高有机物料的转化效率。提高有机物料的转化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尝君 纪雄辉 刘绍文 何钟响 刘尚儒 罗赫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9.22
技术公布日:2023/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