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43727发布日期:2023-07-12 23:1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尤其涉及一种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


背景技术:

1、白蚁、红火蚁作为社会性昆虫,是目前世界上公认难防的害虫,具有营巢群居的生活习性,其种间存在着社群封闭性,具有识别亲属与非亲属的能力;它们常常作为一个群体在特定的空间内进行觅食,种群内分工合作,个体间相互通讯,繁衍后代。

2、然而对于社会性昆虫如白蚁、红火蚁等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还不是很清楚,不同的蚁群种间是否存在强烈的排斥性呢?同种不同蚁巢的蚁群是存在相容性还是排斥性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更好地观察蚁群之间的竞争性与相容性,对蚁群的野外生活状况进行模拟,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其主要解决社会性昆虫如白蚁、红火蚁种群间的竞争关系和相容性的观察与测试,从而更好的了解它们之间的生物学特性,为积极研究和开展“以蚁治蚁”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包括第一模拟瓶、第二模拟瓶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模拟瓶与第二模拟瓶呈对称设置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均设于第一模拟瓶和第二模拟瓶之间,所述第一连通管间隔设于第二连通管的上方。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的中部均设置有隔离开关。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拟瓶和第二模拟瓶的瓶身分别开设有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所述上连接孔间隔设于下连接孔的上方。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拟瓶和第二模拟瓶的顶部均设置有瓶盖,所述瓶盖的中间部分设置为筛网。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与第一模拟瓶、第二模拟瓶的连接处采用玻璃胶密封。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的管口直径均为20mm,其长度均为180mm。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的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包括第一模拟瓶、第二模拟瓶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模拟瓶和第二模拟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固定,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观察装置对蚁群的野外生活状况进行模拟,从而更好地观察蚁群之间的竞争性与相容性。

11、(2)本实用新型的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中的2个模拟瓶均采用透明玻璃瓶,2条连通管均采用透明连通管,可方便观察昆虫种群间的竞争性和相容性,从而更好的了解它们之间的生物学特性,为积极研究和开展“以蚁治蚁”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

12、(3)本实用新型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中的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的中部均设置有隔离开关,其方便时间上的控制,在指定时间打开或关闭隔离开关,进而控制第一模拟瓶和第二模拟瓶之间的连通、隔断。

13、(4)本实用新型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中的第一模拟瓶和第二模拟瓶的顶部均设置有瓶盖,所述瓶盖的中间部分设置为筛网,筛网的网口细如针眼,具有透气作用,可为瓶内提供氧气。



技术特征:

1.一种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拟瓶、第二模拟瓶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模拟瓶与第二模拟瓶呈对称设置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均设于第一模拟瓶和第二模拟瓶之间,所述第一连通管间隔设于第二连通管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的中部均设置有隔离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拟瓶和第二模拟瓶的瓶身分别开设有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所述上连接孔间隔设于下连接孔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拟瓶和第二模拟瓶的顶部均设置有瓶盖,所述瓶盖的中间部分设置为筛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与第一模拟瓶、第二模拟瓶的连接处采用玻璃胶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的管口直径均为20mm,其长度均为18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社会性昆虫种群间竞争性与相容性的观察装置,包括第一模拟瓶、第二模拟瓶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模拟瓶与第二模拟瓶呈对称设置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均设于第一模拟瓶和第二模拟瓶之间,所述第一连通管间隔设于第二连通管的上方。通过本技术的观察装置对蚁群的野外生活状况进行模拟,从而更好地观察蚁群之间的竞争性与相容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洲,汤聪,刘宇翔,叶琼香,刘贵福,欧嘉裕,梁晓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建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