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机仿形入土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0140发布日期:2023-01-25 10:1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播种机仿形入土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播种机仿形入土排种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水稻、油菜、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播种机领域,农机传统的排种开沟器有两种,一种采用圆管排种,这种方式结构简单,通常是表面排种容易露种和堵塞,出芽率低,浪费种子;第二种方式采用圆盘排种,种子入土深浅与土壤表面平整要求高,以及体积大安装比较麻烦,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传统排方式种作出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的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性高、排种效果好的播种机仿形入土排种装置。
4.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播种机仿形入土排种装置,包括播种机机架上安装的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上套装有旋动圈,所述旋动圈两侧设有止窜组合装置,所述旋动圈固定于放种管,所述放种管上设有排种装置。
5.优选地,所述放种管上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于横梁,所述横梁固定于播种机机架。
6.优选地,所述止窜组合装置包括左侧圈和右侧圈,所述左侧圈和右侧圈均套装且固定于固定梁。
7.优选地,所述左侧圈设有凸形部,所述旋动圈与凸形部相应位置设有凹形部,所述凸形部嵌入凹形部内,且凹形部的弧长大于凸形部的弧长。
8.优选地,所述排种装置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连接于放种管两侧,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的尾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左挡板、右挡板位于放种管两侧之间的距离。
9.优选地,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均为具有弧度的弯刀状。
10.优选地,所述弹簧连接于放种管顶部,弹簧为拉力弹簧。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能有效控制种子不会出现外散,在路径轨迹上播种入土,有效控制播种深度,大大提高种子成活率,节约种子。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播种机仿形入土排种装置的主结构正视图。
14.图2为图1中的左侧圈的正视图。
15.图3为图2的右视图。
16.图4为图1中的旋动圈的正视图。
17.图5为图4的左视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安装在播种机机架上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6所示,一种播种机仿形入土排种装置,包括播种机机架9上安装的固定梁1,所述固定梁1上套装有旋动圈2,所述旋动圈2两侧设有止窜组合装置,所述旋动圈2固定于放种管5,所述放种管5上设有排种装置6,所述排种装置6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连接于放种管5两侧,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均为具有弧度的弯刀状,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的尾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左挡板、右挡板位于放种管5两侧之间的距离;所述止窜组合装置包括左侧圈4和右侧圈3,所述左侧圈4和右侧圈3均套装且固定于固定梁1,所述左侧圈4设有凸形部41,所述旋动圈2与凸形部41相应位置设有凹形部21,所述凸形部41嵌入凹形部21内,且凹形部21的弧长大于凸形部41的弧长;所述放种管5顶部连接有弹簧7,所述弹簧7连接于横梁8,所述横梁8固定于播种机机架9,弹簧7为拉力弹簧。
20.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左挡板、右挡板接触于地面,由于地面的高低不平,左挡板、右挡板会由于自重在地面拖拽上下抖动,左侧圈4上的凸形部41和旋动圈2上的凹形部21的相互配合,迫使左挡板、右挡板只能在一定行程范围上下旋动,通过弹簧7增强了左挡板、右挡板嵌入地面的作用力,左挡板、右挡板在地面嵌入深度相对稳定,只有碰到地面硬物时才会向上旋动滑过硬物,左挡板、右挡板尾端的泥土在左挡板、右挡板的横扫下会在左挡板、右挡板尾端之间形成一定的聚集,这样放种管5向下排放种子时,聚集的泥土将种子被埋入地面,其深度相对均衡稳定,能有效控制种子不会出现外散,在路径轨迹上播种入土,有效控制播种深度,大大提高种子成活率,节约种子。
21.除了上述的实施例外,其他未述的实施方式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虽然透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但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播种机仿形入土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机机架(9)上安装的固定梁(1),所述固定梁(1)上套装有旋动圈(2),所述旋动圈(2)两侧设有止窜组合装置,所述旋动圈(2)固定于放种管(5),所述放种管(5)上设有排种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机仿形入土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种管(5)上连接有弹簧(7),所述弹簧(7)连接于横梁(8),所述横梁(8)固定于播种机机架(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机仿形入土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窜组合装置包括左侧圈(4)和右侧圈(3),所述左侧圈(4)和右侧圈(3)均套装且固定于固定梁(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播种机仿形入土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圈(4)设有凸形部(41),所述旋动圈(2)与凸形部(41)相应位置设有凹形部(21),所述凸形部(41)嵌入凹形部(21)内,且凹形部(21)的弧长大于凸形部(41)的弧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机仿形入土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装置(6)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连接于放种管(5)两侧,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的尾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左挡板、右挡板位于放种管(5)两侧之间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播种机仿形入土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均为具有弧度的弯刀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机仿形入土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7)连接于放种管(5)顶部,弹簧(7)为拉力弹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播种机仿形入土排种装置,包括播种机机架上安装的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上套装有旋动圈,所述旋动圈两侧设有止窜组合装置,所述旋动圈固定于放种管,所述放种管上设有排种装置,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控制种子不会出现外散,在路径轨迹上播种入土,有效控制播种深度,大大提高种子成活率,节约种子。节约种子。节约种子。


技术研发人员:钱忠祥 缪磊 翟步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市金茂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3/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