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台闽苣苔珠芽传播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0369发布日期:2023-03-24 20:0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台闽苣苔珠芽传播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台闽苣苔辅助传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台闽苣苔珠芽传播的工具。


背景技术:

2.台闽苣苔是苦苣苔科、台闽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琉球群岛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约700米的山谷阴处,喜欢崖壁潮湿的环境,一般在8 月开花,花期后常在花序顶端及叶腋位置长出新枝,新枝不长叶,而是长满针尖大小的珠芽,每一粒珠芽在合适的环境下能够萌发成新的植株。珠芽繁育是台闽苣苔特有的无性快速繁育方式。
3.台闽苣苔属于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由于其对生长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种子数量少,野生的适宜生境数量稀缺,台闽苣苔野外繁殖率不高,需要人为帮助台闽苣苔进行传播繁殖,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以辅助台闽苣苔珠芽传播的工具,使得珠芽能传播到其适宜生境(例如陡峭的潮湿岩壁缝隙里)但人难以抵达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辅助台闽苣苔珠芽传播的工具。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台闽苣苔珠芽传播的工具,包括头管、若干中间管、插管和手柄,所述中间管位于头管和插管之间,且多个中间管与头管和插管拼接组成送芽管,所述头管侧壁连接有投放台闽苣苔珠芽的斜管,所述斜管顶端内部塞有橡胶堵头,所述手柄的下表面固定有插头,且插头与头管顶端对接,所述手柄内部固定有微型气泵和蓄电池。
6.进一步的,所述斜管侧壁与橡胶堵头侧壁均固定有连接环,且两个连接环共同连接有连接绳,通过设计连接绳将堵头与斜管连接,可以防止堵头丢失。
7.进一步的,所述头管底端和中间管底端均设有连接套,所述中间管顶端与头管底端的连接套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所述插管顶端与中间管底端的连接套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从而可以使得头管、多个中间管和插管拼接成送芽管。
8.进一步的,所述插管顶部内径与头管、中间管的内径相同,所述插管底端为尖头设计,使得整个送芽管内壁更加平整。
9.进一步的,所述插头通过螺纹与头管顶端螺纹转动连接,且插头内部开设有气道,所述微型气泵的出气口与气道连通,从而使得微型气泵可以对送芽管内吹气。
10.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表面固定有把手,且把手下表面设有用于控制微型气泵的控制按钮,便于通过控制按钮控制微型气泵工作,而蓄电池可以为微型气泵提供工作电能。
11.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外侧壁一侧设有充电口,通过充电口可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头管、若干中间管、插管和手柄,使用时可以根据
需求在头管与插管之间拼接多个中间管,使得头管、中间管和插管组成指定长度的送芽管,手柄通过底部的插头与头管顶端密封转动连接,头管侧壁设有投放珠芽的斜管,从而可以将珠芽从斜管投发进头管内,然后利用手柄内的微型气泵向头管内吹气,使得珠芽能沿着中间管进入插管,最后从插管底部的开口进入指定位置的泥土里,实现对台闽苣苔珠芽的传播。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头管与手柄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管剖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管剖视图。
18.图例说明:
19.1、头管;2、中间管;3、插管;4、连接套;5、斜管;6、堵头;7、连接环;8、连接绳;9、手柄;10、插头;11、气道;12、微型气泵;13、蓄电池;14、充电口;15、把手;16、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图4所示,涉及一种辅助台闽苣苔珠芽传播的工具,包括头管1、若干中间管2、插管3和手柄9,中间管2位于头管1和插管3之间,且多个中间管2与头管1和插管3拼接组成送芽管,头管1侧壁连接有投放台闽苣苔珠芽的斜管5,斜管5顶端内部塞有橡胶堵头6,手柄9的下表面固定有插头10,且插头10与头管1顶端对接,手柄9 内部固定有微型气泵12和蓄电池13。
21.如图2所示,斜管5侧壁与橡胶堵头6侧壁均固定有连接环7,且两个连接环7共同连接有连接绳8,通过连接绳8对堵头6进行连接,可以避免堵头6丢失。
22.如图1-图4所示,头管1底端和中间管2底端均设有连接套4,中间管2顶端与头管1底端的连接套4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插管3顶端与中间管2底端的连接套4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插管3顶部内径与头管1、中间管2的内径相同,插管3底端为尖头设计,当将台闽苣苔的珠芽从斜管5投入后,珠芽可以沿着中间管2进入插管3内部,最后从插管3底部排出。
23.如图1和图2所示,插头10通过螺纹与头管1顶端螺纹转动连接,且插头10内部开设有气道11,微型气泵12的出气口与气道11连通。手柄9上表面固定有把手15,且把手15下表面设有用于控制微型气泵12的控制按钮16。所述手柄9外侧壁一侧设有充电口14。通过控制按钮16控制微型气泵12吹气,可以将头管1内的台闽苣苔珠芽吹向中间管2和插管3内。
24.使用时:根据实际需求,在头管1和插管3之间拼接多个中间管2,组成指定长度的送芽管,然后将手柄9通过插头10拧入头管1内完成组装。在传播台闽苣苔珠芽时,寻找山谷崖壁上阴暗潮湿且人不便到达的位置,手持该工具通过插管3底部在该位置泥土插出一个小坑,随后启动微型气泵12将插管3内的泥土吹出,再拔掉堵头6并将采集的带有泥土的台闽苣苔珠芽从斜管5塞入头管1内,随后将堵头6塞回斜管5,此时将插管 3底端对准之前插好的坑,再通过控制按钮16控制微型气泵12吹气,将头管1内的台闽苣苔珠芽向插管3内吹动,使得台闽苣苔珠芽能从插管3底端的开口进入插好的坑中,实现对台闽苣苔珠芽的移栽传播。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辅助台闽苣苔珠芽传播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管(1)、若干中间管(2)、插管(3)和手柄(9),所述中间管(2)位于头管(1)和插管(3)之间,且多个中间管(2)与头管(1)和插管(3)拼接组成送芽管,所述头管(1)侧壁连接有投放台闽苣苔珠芽的斜管(5),所述斜管(5)顶端内部塞有橡胶堵头(6),所述手柄(9)的下表面固定有插头(10),且插头(10)与头管(1)顶端对接,所述手柄(9)内部固定有微型气泵(12)和蓄电池(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台闽苣苔珠芽传播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5)侧壁与橡胶堵头(6)侧壁均固定有连接环(7),且两个连接环(7)共同连接有连接绳(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台闽苣苔珠芽传播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管(1)底端和中间管(2)底端均设有连接套(4),所述中间管(2)顶端与头管(1)底端的连接套(4)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所述插管(3)顶端与中间管(2)底端的连接套(4)通过螺纹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台闽苣苔珠芽传播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3)顶部内径与头管(1)、中间管(2)的内径相同,所述插管(3)底端为尖头设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台闽苣苔珠芽传播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0)通过螺纹与头管(1)顶端螺纹转动连接,且插头(10)内部开设有气道(11),所述微型气泵(12)的出气口与气道(11)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台闽苣苔珠芽传播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9)上表面固定有把手(15),且把手(15)下表面设有用于控制微型气泵(12)的控制按钮(1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台闽苣苔珠芽传播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9)外侧壁一侧设有充电口(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台闽苣苔珠芽传播的工具,包括头管、若干中间管、插管和手柄,所述中间管位于头管和插管之间,且多个中间管与头管和插管拼接组成送芽管,所述头管侧壁连接有投放台闽苣苔珠芽的斜管。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头管、若干中间管、插管和手柄,使用时可以根据需求在头管与插管之间拼接多个中间管,使得头管、中间管和插管组成指定长度的送芽管,手柄通过底部的插头与头管顶端密封转动连接,头管侧壁设有投放珠芽的斜管,从而可以将珠芽从斜管投发进头管内,然后利用手柄内的微型气泵向头管内吹气,使得珠芽能沿着中间管进入插管,最后从插管底部的开口进入指定位置的泥土里,实现对台闽苣苔珠芽的传播。实现对台闽苣苔珠芽的传播。实现对台闽苣苔珠芽的传播。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杰 刘西 雷祖培 孟森 张立华 王剑武 谢文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11.01
技术公布日:2023/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