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

文档序号:33664116发布日期:2023-03-29 11:2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花黄精果实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2.多花黄精是我国传统中药材是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黄精三种基原植物之一,是药食同源的药材。多花黄精果实于8-10月份成熟,成熟的果实的采集目前多以人工手动采摘,但是纯手工采摘工作效率较低,且采摘过程中容易遗漏部分果实在植株上或掉落地里。这对于种植规模大的产地来说多花黄精果实的采摘存在一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以期为多花黄精果实的采集提供帮助。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盒,采集盒的左端为采集口,右端活动连接盖板;所述采集盒的顶部连接提手;所述采集盒的底部左端设有锯齿;所述采集盒的底部内侧连接有隔板,隔板与采集盒的顶部之间为果实通道;所述采集盒内,隔板的左侧为采集室,隔板的右侧为储藏室。
5.前述的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中,所述采集盒上布设有孔。
6.前述的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中,所述盖板的顶部与采集盒的顶部铰接,盖板的底部和采集盒的底部通过锁扣连接。
7.前述的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中,所述隔板为右倾斜设置,隔板与采集盒的底部夹角为30-60
°

8.前述的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中,所述提手上连接有胶套。
9.前述的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中,所述采集盒的左部的左右两侧均向下连接有支脚。
10.前述的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中,所述采集盒的左部的左右两侧设置一组高度不同的螺孔;所述支脚通过螺栓经螺孔与采集盒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用于多花黄精果实采集,可快速将多花黄精主茎上个果实通过割下并收集在储藏室中,相比于纯手工采摘,使用本装置可提高工作效率,采摘过程中果实不易掉落地面或遗漏,且通过锯齿分离多花黄精果实也不会伤手。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盖板打开状态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7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孔的结构示意图;
20.图8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支脚的结构示意图一;
21.图9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支脚的结构示意图二;
22.图10是本实用新型设置螺孔和螺栓安装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23.图11是本实用新型采集盒内挡块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24.附图中的标记为:1-采集盒,2-采集口,3-盖板,4-提手,5-锯齿,6-隔板,7-果实通道,8-采集室,9-储藏室,10-孔,11-锁扣,12-胶套,13-支脚,14-螺孔,15-螺栓。
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实施例1。一种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构成如图1-6所示,包括采集盒1,采集盒1的左端为采集口2,右端活动连接盖板3;所述采集盒1的顶部连接提手4;所述采集盒1的底部左端设有锯齿5;所述采集盒1的底部内侧连接有隔板6,隔板6与采集盒1的顶部之间为果实通道7;所述采集盒1内,隔板6的左侧为采集室8,隔板6的右侧为储藏室9。
28.所述采集盒1优选为长方体盒结构。
29.所述锯齿5优选设置为长方体盒1/6长度,且锯齿5开刃,作用是采摘过程中可将果实与主茎之间的细枝割断,从而采集到果实。
30.所述盖板3的顶部与采集盒1的顶部铰接,盖板3的底部和采集盒1的底部通过锁扣11连接。
31.所述隔板6为右倾斜设置,隔板6与采集盒1的底部夹角为30-60
°
。隔板6倾斜设置有,果实随隔板6更易进入储藏室9。隔板6与采集盒1的底部的连接位置优选为1/5
32.所述提手4上连接有胶套12。胶套12防滑并且提到舒适性。
33.本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多花黄精果实成熟后,使用者可手持提手4将装置移动至多花黄精果实旁,然后将装置或多花黄精果实置于采集口2,移动装置用锯齿5割断果实与主茎之间的细枝,多花黄精果实掉入采集室8,采集一部分果实后,可竖起装置一下,果实可更好的经果实通道7进入储藏室9;采集完毕果实或储藏室9中的果实到达一定数量后,可打开盖板3,将果实取出。
34.实施例2。一种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采集盒1上布设有孔10,结构如图7所示;采集盒1上布设有孔10后形成类似网状结构,这样可以看到内部采集的果实数量,也有透气、保鲜的作用;并且还可以减轻装置重量,降低采集过程
中的劳动强度。
35.实施例3。一种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结构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采集盒1的左部的左右两侧均向下连接有支脚13。设置支脚13后,在多花黄精果实采集时可将下垂的叶片撑开,防止采集到的果实里面有叶片等杂质。支脚13的前端结构设置为弧形,并向前延伸一定的距离,如此在实际采摘中,支脚13的前端更能有效将叶片拨开,便于收集果实。
36.实施例4。一种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结构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采集盒1的左部的左右两侧设置一组高度不同的螺孔14;所述支脚13通过螺栓15经螺孔14与采集盒1连接。可以根据多花黄精叶片的生长情况将支脚13安装在相应高度的的螺孔14内,获得比较好的撑开叶片的效果,从而更快、更好的采集果实。
37.实施例5。一种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结构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机构和实施例1类似,区别在于,所述隔板6与采集盒1的底部活动连接,并且采集盒1内设有挡块,使得隔板6可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优选为30-60
°
。隔板6相较于不能转动的隔板其优点是:在收集多花黄精果实储存后,在后续的收集果实移动过程中可防止储存的果实倒流从收集口2洒落。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盒(1),采集盒(1)的左端为采集口(2),右端活动连接盖板(3);所述采集盒(1)的顶部连接提手(4);所述采集盒(1)的底部左端设有锯齿(5);所述采集盒(1)的底部内侧连接有隔板(6),隔板(6)与采集盒(1)的顶部之间为果实通道(7);所述采集盒(1)内,隔板(6)的左侧为采集室(8),隔板(6)的右侧为储藏室(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盒(1)上布设有孔(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的顶部与采集盒(1)的顶部铰接,盖板(3)的底部和采集盒(1)的底部通过锁扣(1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为右倾斜设置,隔板(6)与采集盒(1)的底部夹角为30-6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4)上连接有胶套(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盒(1)的左部的左右两侧均向下连接有支脚(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盒(1)的左部的左右两侧设置一组高度不同的螺孔(14);所述支脚(13)通过螺栓(15)经螺孔(14)与采集盒(1)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花黄精果实采集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采集盒,采集盒的左端为采集口,右端活动连接盖板;所述采集盒的顶部连接提手;所述采集盒的底部左端设有锯齿;所述采集盒的底部内侧连接有隔板,隔板与采集盒的顶部直接为果实通道;所述采集盒内,隔板的左侧为采集室,隔板的右侧为储藏室。本实用新型用于多花黄精果实采集,可快速将多花黄精主茎上个果实通过割下并收集在储藏室中,相比于纯手工采摘,使用本装置可提高工作效率,采摘过程中果实不易掉落地面或遗漏,且通过锯齿分离多花黄精果实也不会伤手。离多花黄精果实也不会伤手。离多花黄精果实也不会伤手。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磊 王灿彬 李金玲 罗春丽 陈松树 李丹丹 刘红昌 罗夫来 黄明进 梁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1.07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