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间病虫害防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7522发布日期:2023-06-02 01:3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间病虫害防治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治箱,具体涉及一种林间病虫害防治箱。


背景技术:

1、为了抵抗森林虫灾和保护珍稀树种,在森林里会大量放置病虫害防治箱,也称为捕虫箱,经过检索,现有技术(申请号:cn201320862162.7),文中记载了“一种林间病虫害防治箱,所述的林间病虫害防治箱包含一中空的箱体,所述的箱体上设有一可分离的盖板,所述的箱体包含一底板、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和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的箱体的内部的四角上分别设有一向中心延展的聚拢板,所述的底板的中部设有一用于盛放诱虫剂的诱虫槽,所述的第二侧板上分别设有由通风圆孔组成的通风圆孔阵列。本实用新型的林间病虫害防治箱利用箱体的内部四角上的向中心延展的聚拢板,一旦害虫被诱虫槽中的诱虫剂引诱而进入通风圆孔内,则无法再返回逃逸,有效提高了防治箱的捕虫效果”。

2、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病虫害防治箱内部的聚拢板之间存在缺口,导致进入的害虫壳容易通过通风圆孔飞出,其次,在阳光不好或者寒冷天气下,诱虫槽内部的诱虫剂不易雾化挥发,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林间病虫害防治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病虫害防治箱不能在害虫进入后无法完全将其困在内部,且诱虫槽使用不便,导致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林间病虫害防治箱,包括:箱体和内筒,所述箱体的外侧连接有防逃筒,且箱体的上端安装有盖板,并且盖板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下端连接有诱虫灯,所述内筒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且内筒的内部开设有内腔,并且内腔的上侧连接有注液管,所述内腔的上侧开设有安装腔,且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雾化器,并且雾化器的下端连接有吸液管,雾化器的外端连接有排气管。

3、优选的,所述箱体和内筒之间设置有环形的扩散腔,且排气管外端插入扩散腔内部,并且诱虫灯位于扩散腔内部。

4、优选的,所述防逃筒设置为内部中空的锥形筒结构,且锥形筒尖端插接在箱体的外壁,并且锥形筒内部空间与扩散腔连通,防逃筒设置呈环状分布在箱体的外壁。

5、优选的,所述箱体设置为圆柱形结构,且箱体的下侧连接有收集斗,并且收集斗的下端连接有排出管。

6、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端开设有放置孔,且盖板覆盖在放置孔和注液管的上端,并且放置孔位于安装腔的上侧。

7、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设置围绕盖板呈环形排列,且限位块内部安装有可拆卸干电池,并且干电池与诱虫灯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诱虫灯设置呈长条管状结构,且诱虫灯位于靠近防逃筒的内侧端,并且与防逃筒的内端口之间设置有间距。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内筒和雾化器,便于在没有阳光的天气中将诱虫剂雾化喷出到扩散腔,然后通过防逃筒扩散到箱体外侧,同时通过诱虫灯,加强诱虫效果,且通过防逃筒锥形结构,使得进入扩散腔内部的害虫被困住不易飞出,进而在诱虫剂的作用下将其杀死,通过收集斗将害虫尸体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排出管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林间病虫害防治箱,包括:箱体(1)和内筒(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侧连接有防逃筒(2),且箱体(1)的上端安装有盖板(5),并且盖板(5)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6),限位块(6)的下端连接有诱虫灯(14),所述内筒(11)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且内筒(1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13),并且内腔(13)的上侧连接有注液管(16),所述内腔(13)的上侧开设有安装腔(7),且安装腔(7)的内部安装有雾化器(8),并且雾化器(8)的下端连接有吸液管(10),雾化器(8)的外端连接有排气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间病虫害防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和内筒(11)之间设置有环形的扩散腔(12),且排气管(9)外端插入扩散腔(12)内部,并且诱虫灯(14)位于扩散腔(1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间病虫害防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筒(2)设置为内部中空的锥形筒结构,且锥形筒尖端插接在箱体(1)的外壁,并且锥形筒内部空间与扩散腔(12)连通,防逃筒(2)设置呈环状分布在箱体(1)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间病虫害防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设置为圆柱形结构,且箱体(1)的下侧连接有收集斗(3),并且收集斗(3)的下端连接有排出管(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间病虫害防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开设有放置孔(15),且盖板(5)覆盖在放置孔(15)和注液管(16)的上端,并且放置孔(15)位于安装腔(7)的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间病虫害防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设置围绕盖板(5)呈环形排列,且限位块(6)内部安装有可拆卸干电池,并且干电池与诱虫灯(14)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间病虫害防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灯(14)设置呈长条管状结构,且诱虫灯(14)位于靠近防逃筒(2)的内侧端,并且与防逃筒(2)的内端口之间设置有间距。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林间病虫害防治箱,涉及防治箱领域,包括:箱体和内筒,所述箱体的外侧连接有防逃筒,且箱体的上端安装有盖板,并且盖板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下端连接有诱虫灯,所述内筒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且内筒的内部开设有内腔,并且内腔的上侧连接有注液管,所述内腔的上侧开设有安装腔,且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雾化器,并且雾化器的下端连接有吸液管,雾化器的外端连接有排气管。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病虫害防治箱不能在害虫进入后无法完全将其困在内部,且诱虫槽使用不便,导致防治效果不佳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梁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兴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