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吸蚊蛹装置

文档序号:33795409发布日期:2023-04-19 09:5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吸蚊蛹装置

本技术涉及蚊虫的实验室养殖,尤其是涉及蛹和幼虫的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1、蚊虫是重要的医学媒介昆虫,可以传播登革热、寨卡、疟疾等多种虫媒病毒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负担。蚊虫的实验室养殖是研究虫媒传染病的基础,可为虫媒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坚实基础。蚊虫是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实验室饲养过程中,需将蛹挑选入蚊笼,待其羽化为成蚊供后续繁殖或研究,并可防止蛹在外羽化逃逸。目前,市面上尚无统一售卖的蚊虫幼虫和蛹的分选装置,主要是各实验室自制的吸蚊蛹装置,普遍存在以下缺点:1. 实验室自制的吸蚊蛹装置多数由吸耳球和移液管改装而来,开口大小及管径长度均大小不一,不合适的开口大小及不光滑的边缘,容易造成蛹的损伤,对后续实验造成影响;2. 压力装置(吸耳球)与取样装置(移液管)之间无分隔,幼虫和蛹极其容易进入吸耳球,若未及时清洗吸耳球内部或清洗不充分造成幼虫或蛹的残留,在下次使用时会造成蚊虫株系的混杂,影响实验最终的结果与结论;3. 压力装置的施力方式仅靠大拇指的按压且其施力方向为垂直向下,不符合人体工学,长时间使用极易导致大鱼际酸痛。因此,研发一种省力且标准化的蚊虫蛹和幼虫的分选装置是媒介工作者及相关从业人员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蚊虫幼虫和蛹的分选装置使用费力、虫蛹易受损等问题,提供一种省力且标准化的吸蚊蛹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吸蚊蛹装置,包括:塑料握把、橡胶活塞、弹簧、塑料外管和玻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外管内设有活塞腔,活塞腔内置有橡胶活塞、弹簧、弹簧后挡环,橡胶活塞后面有弹簧顶住,弹簧后端顶在弹簧后挡环上,弹簧后挡环外沿与活塞腔内壁固定、中间有空气通道便于压缩空气进入,塑料握把置于塑料外管外侧且通过连接杆与橡胶活塞连接,按压塑料握把能推动橡胶活塞向后移动而挤压弹簧,松开塑料握把能通过弹簧的弹力使橡胶活塞回位;在位于弹簧后挡环另一侧的塑料外管的一侧上设有外接玻璃管的接口,玻璃管的接口通过螺纹与玻璃管一端连接。

3、进一步地,橡胶保护套包裹在塑料外管外侧;在位于弹簧后挡环另一侧的塑料外管的空腔内填充有棉花,所述的玻璃管内设有筛网,棉花和筛网能防止幼虫和水进入活塞腔内。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本实用新型设有塑料握把、橡胶活塞、弹簧、橡胶保护套、塑料外管、棉花、筛网、玻璃管(相当于现有技术的移液管)和弹簧后挡环,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握把、塑料外管、橡胶活塞、弹簧其组合后产生的效果相当于现有技术的压力装置(吸耳球),但结构比现有技术的压力装置(吸耳球)更好用。所述橡胶保护套包裹在塑料外管外侧,塑料外管内设有活塞腔,活塞腔内置有橡胶活塞、弹簧、弹簧后挡环,塑料握把置于塑料外管外侧且通过连接杆与橡胶活塞连接;在位于弹簧后挡环另一侧的塑料外管的空腔内填充有棉花,在棉花下端的塑料外管设有外接玻璃管的接口,通过螺纹与内装有筛网的玻璃管一端连接。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6、1.本实用新型玻璃管内设有筛网,可防止幼虫和蛹进入压力装置;

7、2.本实用新型塑料外管尾端设有棉花,可防止水进入弹簧后挡环前端的活塞腔内;

8、3.本实用新型玻璃管口光滑大小适中,可防止管口过小对蛹的损伤;

9、4.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组建,每一个零部件都可单独拆卸,便于设备携带,对于已毁损的配件可进行单一更换,无需进行全套更换,更符合经济原则;

10、5.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寿命长。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吸蚊蛹装置,包括:塑料握把、橡胶活塞、弹簧、塑料外管和玻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外管内设有活塞腔,活塞腔内置有橡胶活塞、弹簧、弹簧后挡环,橡胶活塞后面有弹簧顶住,弹簧后端顶在弹簧后挡环上,弹簧后挡环外沿与活塞腔内壁固定、中间有空气通道便于压缩空气进入,塑料握把置于塑料外管外侧且通过连接杆与橡胶活塞连接,按压塑料握把能推动橡胶活塞向后移动而挤压弹簧,松开塑料握把能通过弹簧的弹力使橡胶活塞回位;在位于弹簧后挡环另一侧的塑料外管的一侧上设有外接玻璃管的接口,玻璃管的接口通过螺纹与玻璃管一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吸蚊蛹装置,其特征在于,橡胶保护套包裹在塑料外管外侧;在位于弹簧后挡环另一侧的塑料外管的空腔内填充有棉花,所述的玻璃管内设有筛网,棉花和筛网能防止幼虫和水进入活塞腔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吸蚊蛹装置,主要涉及蚊虫的实验室养殖,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蚊蛹装置规格不一、压力装置与取样装置之间无分隔、使用费力及施力方向不符合人体工学的缺陷。吸蚊蛹装置包括塑料握把、橡胶活塞、弹簧、橡胶保护套、塑料外管、棉花、筛网、玻璃管、弹簧后挡环。缓慢释放活塞产生吸力吸取蛹和幼虫至玻璃管中,再缓慢推动活塞进行蛹和幼虫的分选。

技术研发人员:周宁馨,谢静文,吴金枝,黄恩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