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7011发布日期:2023-07-18 12:2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稻灌溉,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稻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1、水稻的灌溉对水稻生长极为重要,能够为水稻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因此,在水稻生长的稻田上,需要使用灌溉装置将水引入水稻稻田,现有技术中的灌溉装置主要包括水泵,用于抽吸高处的水分并引向低洼,但吸收的水分中会含有杂草等漂浮杂质,一旦被绞入水泵中,会对其内部的扇叶等结构造成破坏,现有的解决方案普遍都是将杂草绞碎,但这种方式无法对杂草进行过滤,且旋转绞碎在水中进行会提高阻力,最终杂草还是要进入水泵中,因此,本实用新型致力于是设计一种可拦截杂草的灌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灌溉装置,具有过滤效果好、便于清理、维修和保护土壤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灌溉装置,包括箱体和水泵,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箱体的左侧通过螺栓压合安装有维修门,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过滤筒的右侧与连接筒压合安装,所述过滤筒的内壁密封插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拦截组件,所述连接柱的左端通过螺栓压合安装有位于过滤筒左侧的固定环,所述过滤筒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管,所述固定筒内壁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压合环,所述固定筒的内壁通过压合环压合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组件。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组件包括与水泵连接的中转筒和位于箱体顶部的伸缩杆,所述中转筒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号出水管和二号出水管,所述一号出水管和二号出水管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限位环,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带动板,所述带动板的正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带动板的正面固定连接而有连接条,所述限位环位于放置槽内部,所述限位环卡合设置在带动板和连接条之间。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号出水管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一号出水管的左右两侧,所述二号出水管与一号出水管之间呈30°夹角。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条分别固定连接在带动板正面的上下两侧。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带动板和连接条的水平截面形状均为扇形,所述连接条的水平开设角度为130°。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拦截组件包括内环、外环和拦截柱,所述内环的外环面固定连接有拦截柱,所述拦截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环,所述内环与固定筒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拦截组件的数量为十个,十个所述拦截组件沿过滤管的轴线呈等间距分布的,每相邻两个所述拦截组件之间均呈9°夹角。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筒左侧的形状为喇叭形,所述连接筒连通设置在过滤筒和进水管之间。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拦截组件对水分中的杂草等杂质进行同步拦截,提高经过水泵内部水分的纯净度,通过进水管引入水分并进入连接筒,通过连接筒和固定筒之间的斜环形将杂草进行分散,当水分带动杂草进入拦截组件时,杂草会与拦截柱接触并被挂住,从而使经过拦截组件的水分中的杂草等杂质被同步拦截和过滤,通过设置有固定环和连接柱将固定筒安装在过滤筒内部,在需要进行对拦截组件的清理时,只需松开固定环,将连接柱脱离与过滤筒的内壁,便能将拦截组件露出来,使装置的清理和维修检查更加高效。

12、2、然后,通过设置有伸缩杆带动带动板和连接条前后移动,通过限位环与带动板和连接条的限位卡接,带动延伸管沿着一号出水管、二号出水管的轴向移动,使延伸管达到延伸的目的,水分通过中转筒进入一号出水管、二号出水管,最后通过三个延伸管向外输送,启动伸缩杆并向前带动带动板和连接条,通过带动限位环和延伸管分别沿着一号出水管和二号出水管的轴线往前移动,带动延伸管向外伸出,从而改变出水的初始点,有助于降低水分对稻田土壤的长期侵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灌溉装置,包括箱体(1)和水泵(16),所述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箱体(1)的左侧通过螺栓压合安装有维修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筒(13),所述过滤筒(13)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5),所述连通管(15)的另一端与水泵(16)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筒(17),所述过滤筒(13)的右侧与连接筒(17)压合安装,所述过滤筒(13)的内壁密封插接有连接柱(24),所述连接柱(2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8),所述固定筒(18)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拦截组件(20),所述连接柱(24)的左端通过螺栓压合安装有位于过滤筒(13)左侧的固定环(14),所述过滤筒(13)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管(19),所述固定筒(18)内壁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压合环(23),所述固定筒(18)的内壁通过压合环(23)压合安装有固定框(21),所述固定框(2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22),所述水泵(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与水泵(16)连接的中转筒(4)和位于箱体(1)顶部的伸缩杆(3),所述中转筒(4)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号出水管(5)和二号出水管(6),所述一号出水管(5)和二号出水管(6)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限位环(8),所述伸缩杆(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带动板(9),所述带动板(9)的正面开设有放置槽(11),所述带动板(9)的正面固定连接而有连接条(10),所述限位环(8)位于放置槽(11)内部,所述限位环(8)卡合设置在带动板(9)和连接条(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出水管(6)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一号出水管(5)的左右两侧,所述二号出水管(6)与一号出水管(5)之间呈30°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条(10)分别固定连接在带动板(9)正面的上下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板(9)和连接条(10)的水平截面形状均为扇形,所述连接条(10)的水平开设角度为1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组件(20)包括内环(201)、外环(202)和拦截柱(203),所述内环(201)的外环面固定连接有拦截柱(203),所述拦截柱(2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环(202),所述内环(201)与固定筒(18)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组件(20)的数量为十个,十个所述拦截组件(20)沿过滤管(19)的轴线呈等间距分布的,每相邻两个所述拦截组件(20)之间均呈9°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7)左侧的形状为喇叭形,所述连接筒(17)连通设置在过滤筒(13)和进水管(2)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稻灌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稻灌溉装置,包括箱体和水泵,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箱体的左侧通过螺栓压合安装有维修门,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过滤筒的右侧与连接筒压合安装,所述过滤筒的内壁密封插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固定环和连接柱将固定筒安装在过滤筒内部,在需要进行对拦截组件的清理时,只需松开固定环,将连接柱脱离与过滤筒的内壁,便能将拦截组件露出来,使装置的清理和维修检查更加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王连涛,邱玉得,王彩芹,邱金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三缘宝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