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蛙稻田装配式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76391发布日期:2023-05-27 12:0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种蛙稻田装配式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种蛙养殖,尤其涉及一种种蛙稻田装配式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种蛙养殖时通常都需要进行养殖场地的建设,常规种蛙养殖中,养殖场地的建设是种蛙养殖的第一步,而养殖场地通常都是通过砖头、水泥等固化设施造成的,这样的养殖场地缺陷在于:

2、一、难以应用在稻田中,砖头、水泥等固化设施制造的养殖场地对稻田破坏性大,遗留问题多,降低了土地质量,环保效果差,因此,只能建设在山地等位置,难以应用在稻田中;

3、二、养殖场地的造价成本高,砖头、水泥、人工、运输等等的成本高,造成养殖场地的造价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种蛙稻田装配式养殖装置,通过可装配的养殖槽来进行种蛙的养殖,能够应用在稻田中,无需建造养殖场地,一方面能够实现稻田养蛙的效果,种蛙质量高,环保效果好,另一方面降低种蛙养殖成本。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种蛙稻田装配式养殖装置,包括一组可置于稻田上的养殖槽,相邻两个养殖槽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养殖槽包括底板,底板包括蓄水板和活动板,活动板呈倾斜状态设置,蓄水板的外侧设置有挡板一,挡板一安装在底板上,挡板一与蓄水板之间形成有用于种蛙在有水区活动的蓄水腔,活动板的外侧设置有挡板二,挡板二设置在底板上,挡板二与活动板之间形成有用于种蛙在无水区活动的无水腔,蓄水腔、无水腔均位于养殖槽内。

3、养殖槽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投喂种蛙的喂食板,喂食板的一端设置有呈倒凹形状的卡口,卡口卡住活动板的顶端。

4、底板的上方设置有一组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连接在活动板上,固定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活动板上。

5、喂食板上设置有一组防滑杆。

6、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一组防滑块。

7、养殖槽为材料塑料材料制成的养殖槽。

8、挡板一为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的挡板一。

9、挡板二为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的挡板二。

10、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种蛙稻田装配式养殖装置,结构合理,通过可装配的养殖槽来进行种蛙的养殖,将养殖槽直接置入稻田中即可进行种蛙的养殖,无需建设养殖场地,一方面,能够应用在稻田中进行养蛙,能够实现稻田养蛙的效果,种蛙可在稻田中成长,种蛙生存环境好,使种蛙质量提高,环保效果好,能够降低种蛙养殖密度,提高种蛙成活率;另一方面,无需建造养殖场地,免去砖头、水泥等等的养殖场地建筑成本,降低了种蛙养殖成本,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种蛙稻田装配式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可置于稻田上的养殖槽(1),相邻两个养殖槽(1)之间通过螺栓(2)连接,所述养殖槽(1)包括底板(3),所述底板(3)包括蓄水板(4)和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呈倾斜状态设置,所述蓄水板(4)的外侧设置有挡板一(6),所述挡板一(6)安装在底板(3)上,所述挡板一(6)与蓄水板(4)之间形成有用于种蛙在有水区活动的蓄水腔(7),所述活动板(5)的外侧设置有挡板二(8),所述挡板二(8)设置在底板(3)上,所述挡板二(8)与活动板(5)之间形成有用于种蛙在无水区活动的无水腔(9),所述蓄水腔(7)、无水腔(9)均位于养殖槽(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蛙稻田装配式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投喂种蛙的喂食板(10),所述喂食板(10)的一端设置有呈倒凹形状的卡口(11),所述卡口(11)卡住活动板(5)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蛙稻田装配式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上方设置有一组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的一端连接在挡板一(6)上,所述固定杆(12)的另一端连接在挡板二(8)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蛙稻田装配式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食板(10)上设置有一组防滑杆(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蛙稻田装配式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底部设置有一组防滑块(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蛙稻田装配式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1)为材料塑料材料制成的养殖槽(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蛙稻田装配式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一(6)为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的挡板一(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蛙稻田装配式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二(8)为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的挡板二(8)。


技术总结
一种种蛙稻田装配式养殖装置,包括一组可置于稻田上的养殖槽,相邻两个养殖槽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养殖槽包括底板,底板包括蓄水板和活动板,活动板呈倾斜状态设置,蓄水板的外侧设置有挡板一,挡板一与蓄水板之间形成有蓄水腔,活动板的外侧设置有挡板二,挡板二与活动板之间形成有无水腔。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将养殖槽直接置入稻田中即可进行种蛙的养殖,无需建设养殖场地,一方面,能够应用在稻田中进行养蛙,能够实现稻田养蛙的效果,种蛙可在稻田中成长,种蛙生存环境好,使种蛙质量提高,环保效果好,能够降低种蛙养殖密度,提高种蛙成活率;另一方面,无需建造养殖场地,降低了种蛙养殖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颜泉,舒妙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泉市三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