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钵苗机械有序抛秧防风清土机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8606发布日期:2023-06-10 06:4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水稻钵苗机械有序抛秧且具有防风、清土功能的机械结构。


背景技术:

1、水稻钵苗机械有序抛秧是水稻优质、增产、节本、高效的一种种植模式,水稻钵苗机械有序抛秧既能解决高产品种不早熟、早熟品种不高产的矛盾,又能解决钵苗只能人工栽插而不能机械栽插的技术难题,同时还可以实现优质水稻品种的跨区域种植。为适应和满足水稻机械有序抛秧使用的需要,目前,包括湖南龙舟zpyc型水稻抛秧机、中联重科2zpy-13d型钵苗抛秧机等机具已有研发,为水稻钵苗机械抛秧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由于结构设计方向的不足和缺陷,在生产作业使用实践中发现,水稻钵苗机械抛送过程中防风能力弱,水稻钵苗机械抛送后成行效果差,且风力稍大即不能作业,同时,水稻钵苗输送管道内粘土量大,堵塞较重,机具不能正常作业,故障率高,作业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水稻钵苗机械有序抛秧作业使用的实际需求,研发一种水稻钵苗机械有序抛秧防风清土单体,达到水稻钵苗机械有序抛送过程中防风效果好、水稻钵苗输抛送管道不堵塞、作业质量好、作业效率高、减少故障发生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在固定倾斜配置的单体架上、下端部上分别逆时针方向旋转地安装支撑滚轮和主动滚轮,在所述单体架倾斜的下侧面上通过臂座可往复摇动地铰装摇臂,拉簧b的两端分别与单体架和摇臂上端连接,在所述摇臂的下端部上可转动地铰装张紧滚轮,泥土粘附回转带套配安装在支撑滚轮、主动滚轮及张紧滚轮上,在所述单体架倾斜的下侧面上、位于臂座下方部位处通过板座可摆动地铰装清土板,拉簧a的两端分别与单体架和清土板连接,所述清土板下端与泥土粘附回转带外表面呈压靠接触配合;在所述单体架倾斜的上侧面外部上安装槽式防风罩板,所述槽式防风罩板将泥土粘附回转带的紧边一侧整体包容,在泥土粘附回转带与槽式防风罩板之间构成钵苗下落抛送防风清土通道,至此构成水稻钵苗机械有序抛秧防风清土机械结构。

3、本实用新型采用封闭的槽式防风罩板结构解决了水稻钵苗抛送时受自然风力吹动的影响降低抛秧质量的问题,不仅水稻钵苗直立度达到标准要求,而且均匀度好,采用的泥土粘附回转带和清土板结构解决了钵苗下落抛送防风清土通道内的堵塞问题,避免故障发生,保证作业效率,钵苗输抛顺畅均匀,水稻钵苗在田间的成行成列效果好,结构新颖、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廉。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钵苗机械有序抛秧防风清土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倾斜配置的单体架(2)上、下端部上分别逆时针方向旋转地安装支撑滚轮(1)和主动滚轮(3),在所述单体架(2)倾斜的下侧面上通过臂座(11)可往复摇动地铰装摇臂(10),拉簧b(12)的两端分别与单体架(2)和摇臂(10)上端连接,在所述摇臂(10)的下端部上可转动地铰装张紧滚轮(9),泥土粘附回转带(4)套配安装在支撑滚轮(1)、主动滚轮(3)及张紧滚轮(9)上,在所述单体架(2)倾斜的下侧面上、位于臂座(11)下方部位处通过板座(8)可摆动地铰装清土板(6),拉簧a(7)的两端分别与单体架(2)和清土板(6)连接,所述清土板(6)下端与泥土粘附回转带(4)外表面呈压靠接触配合;在所述单体架(2)倾斜的上侧面外部上安装槽式防风罩板(5),所述槽式防风罩板(5)将泥土粘附回转带(4)的紧边一侧整体包容,在泥土粘附回转带(4)与槽式防风罩板(5)之间构成钵苗下落抛送防风清土通道(14)。


技术总结
水稻钵苗机械有序抛秧防风清土机械结构属于农业机械;在固定倾斜配置的单体架上、下端部上分别安装支撑滚轮和主动滚轮,摇臂通过臂座铰装在单体架下侧面上,拉簧B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单体架和摇臂上,张紧滚轮安装在摇臂上,泥土粘附回转带套装在支撑滚轮、主动滚轮、张紧滚轮上,清土板通过板座、拉簧A铰装在单体架下侧面上,在单体架上侧面外部上安装槽式防风罩板,槽式防风罩板将泥土粘附回转带紧边一侧整体包容,构成钵苗下落抛送防风清土通道;本单体结构新颖、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廉,作业使用中具有水稻钵苗防风、钵苗下落抛送防风通道不粘土、不堵塞的功效,作业质量好,作业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边海生,初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初江
技术研发日:202211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