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38472发布日期:2023-06-29 16:2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到人工鱼礁,具体涉及到一种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1、人工鱼礁是适合水生物及鱼类群集栖息、生长繁殖的水工结构,主要为水生物及鱼类等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索饵繁殖场所,使鱼类聚集而形成渔场。常选择适宜的水区,投放石块、树木、废车船、废轮胎和钢筋水泥预制块等,以形成人工礁,可诱集和增加定栖性、洄游性的底层和中上层鱼类资源,形成相对稳定的人工鱼礁渔场。

2、由于投放的石块、树木、废车船、废轮胎和钢筋水泥预制块等,具有不确定性,使得水下生态的建立不易控制,形成的时间也较长,而且有些废弃物中还具有有害物质,无形中造成了水生态的破坏。因此有很多厂家会专门制作人工鱼礁进行批量投放,若是简单的框架结构的人工鱼礁,其制作虽然简单,但是其内部结构也简单,不利于水生动植物的附着和生存;若是为环境多样性设置了形状各异的内部结构,采取一体成型的方式生产又会增加生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所述人工鱼礁为锥台形镂空结构,所述人工鱼礁的上下端面和多个侧面分别设有对流孔;所述人工鱼礁通过至少两块鱼礁单元可拆卸拼装组成,所述鱼礁单元在上配合端面和下配合端面处分别设有凹凸插接结构,同一横截面内的所述凹凸插接结构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依次布置;所述鱼礁单元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分别设有加固环,所述加固环将多块所述鱼礁单元固定在一起;所述人工鱼礁内还设有若干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鱼礁单元上并与所述鱼礁单元之间形成活动与栖息空间。

4、本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外形结构简单规整,内部空间较大且设置灵活,有利于水流通过和水生物及鱼类的活动与栖息,既能够用于河湖底部的生态环境建设,也能够用于海洋中鱼类、海参类、贝类和牡蛎类的养殖。

5、所述人工鱼礁采用可拆卸拼接的结构,一方面便于批量生产制造,降低制作难度,由于其内部设有隔板组件,整个立体鱼礁一体成型的话,内部结构不易做出,分拆后的单个单元则能够直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浇注得到,避免整体成型后还要对内部结构进行加工和镂空处理;另一方面,每个独立的鱼礁单元结构基本类似,在使用时具有可替换性,若是在运输、安装和长期沉底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的,可以直接替换单个鱼礁组件单元,而不用更换整个人工鱼礁,提升了维护的便利性,减少了浪费;而且拆分后的人工鱼礁,也方便运输和转移。

6、上下四周均开孔的人工鱼礁,便于水生生物的进出和水体的流动,镂空锥台形结构在附着水生植物后很容易吸引水生动物在此生活,以便快速形成良好的水下生态环境。

7、采用凹凸插接结构便于所述鱼礁单元的拼接,具有较好的定位和限位作用,拼接后进一步通过所述加固环进行紧固,能够进一步提升组合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减少连接件的使用,不需要设置贯穿的对拉螺杆。

8、所述隔板组件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人工鱼礁内结构的多样性好,为附着类的生物提供了更多的附着空间,而且鱼类能够将分隔的空间作为藏身之所;所述隔板组件的设置还能够增强整体的强度和支撑稳定性。

9、进一步的,所述鱼礁单元为等分的四块,每块所述鱼礁单元的底部分别设有支腿。所述支腿在沉底时能够支撑在水底,能适应不同河床地形,便于安放。同时在人工鱼礁的底部也能形成流动空间。

10、进一步的,所述鱼礁单元为一体成型的砼结构,能够在工厂进行批量预制生产。

11、进一步的,所述凹凸插接结构为榫卯结构,包括插接凸起,以及与所述插接凸起相适配的插接凹槽,所述鱼礁单元的配合端面上分别设有所述插接凸起和所述插接凹槽。

12、通过凸起和凹槽的插接结构,方便相邻的鱼礁单元进行直接的拼接;拼接时,可以先拼接一对所述鱼礁单元形成对半结构,然后再插接一对对半结构形成整体结构,形成整体结构后各个鱼礁单元之间相互约束,不会自行分离,而且整个操作较为简单。

13、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凸起为条形、梯形或者楔形;所述插接凸起为并排设置的多个。

14、进一步的,所述鱼礁单元的斜面倾角为30~60度,所述对流孔为圆孔、腰圆形孔或者椭圆孔,底部设置的对流孔直径大于顶部设置的对流孔的直径。

15、进一步的,所述人工鱼礁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环形凹槽,即所述鱼礁单元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弧形凹槽,多个所述弧形凹槽拼接形成所述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所述加固环,所述加固环通过螺丝、锚钉或、销钉或者卡接的方式与所述鱼礁单元连接。

16、所述环形凹槽的设置能够直接卡合所述加固环,形成环形的约束,在所述凹凸插接结构的约束配合下,整体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立体空间结构;当然为了减少其散架的风险,利用螺丝、锚钉和销钉这类的简易紧固件进行进一步的加固也是可以的。

17、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组件为设置在所述鱼礁单元内侧的多块弧形隔板,所述弧形隔板与所述鱼礁单元为一体成型结构。

18、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鱼礁单元中的立杆,所述立杆上设有多层隔板结构,相邻所述鱼礁单元中的隔板结构错开设置。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外形结构简单规整,内部空间较大且设置灵活,有利于水流通过和水生物及鱼类的活动与栖息,既能够用于河湖底部的生态环境建设,也能够用于海洋中鱼类、海参类、贝类和牡蛎类的养殖;2、所述人工鱼礁采用可拆卸拼接的结构,一方面便于批量生产制造,降低制作难度;另一方面,每个独立的鱼礁单元在使用时具有可替换性,提升了维护的便利性;而且拆分后的人工鱼礁,也方便运输和转移;3、上下四周均开孔的人工鱼礁,便于水生生物的进出和水体的流动,形成的镂空锥台形结构配合隔板组件的设置在附着水生植物后很容易吸引水生动物在此生活,以形成水下的小生态;4、采用凹凸插接结构便于所述鱼礁单元的拼接,具有较好的定位和限位作用,拼接后进一步通过所述加固环进行紧固,能够进一步提升组合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减少连接件的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鱼礁为锥台形镂空结构,所述人工鱼礁的上下端面和多个侧面分别设有对流孔;所述人工鱼礁通过至少两块鱼礁单元可拆卸拼装组成,所述鱼礁单元在上配合端面和下配合端面处分别设有凹凸插接结构,同一横截面内的所述凹凸插接结构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依次布置;所述鱼礁单元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分别设有加固环,所述加固环将多块所述鱼礁单元固定在一起;所述人工鱼礁内还设有若干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鱼礁单元上并与所述鱼礁单元之间形成活动与栖息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单元为等分的四块,每块所述鱼礁单元的底部分别设有支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单元为一体成型的砼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插接结构为榫卯结构,包括插接凸起,以及与所述插接凸起相适配的插接凹槽,所述鱼礁单元的配合端面上分别设有所述插接凸起和所述插接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凸起为条形、梯形或者楔形;所述插接凸起为并排设置的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单元的斜面倾角为30~60度,所述对流孔为圆孔、腰圆形孔或者椭圆孔,底部设置的对流孔直径大于顶部设置的对流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鱼礁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环形凹槽,即所述鱼礁单元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弧形凹槽,多个所述弧形凹槽拼接形成所述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所述加固环,所述加固环通过螺丝、锚钉或、销钉或者卡接的方式与所述鱼礁单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为设置在所述鱼礁单元内侧的多块弧形隔板,所述弧形隔板与所述鱼礁单元为一体成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鱼礁单元中的立杆,所述立杆上设有多层隔板结构,相邻所述鱼礁单元中的隔板结构错开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所述人工鱼礁为锥台形镂空结构,所述人工鱼礁的上下端面和多个侧面分别设有对流孔;所述人工鱼礁通过至少两块鱼礁单元可拆卸拼装组成,所述鱼礁单元在上配合端面和下配合端面处分别设有凹凸插接结构;所述鱼礁单元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分别设有加固环,所述加固环将多块所述鱼礁单元固定在一起;所述人工鱼礁内还设有若干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鱼礁单元上并与所述鱼礁单元之间形成活动与栖息空间。本可拆卸拼装式人工鱼礁外形结构简单规整,易于制作和拆装,内部空间较大且设置灵活,有利于水流通过和水生物及鱼类的活动与栖息。

技术研发人员:李彪,彭浩,瞿月平,孙保虎,欧阳飞,温国楠,李鹏,李强,张宇,周小超,张信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