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0388发布日期:2023-06-10 01:0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秧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用设备,具体为一种抛秧机。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抛秧机大都与车一体化,例如中国专利cn2021213681088所提出的一种抛秧机,在进行抛秧工作时,车带动抛秧机移动,秧盘堆叠在车上,通过人工将秧盘一个一个的运送至抛秧机的输入口,且秧盘放进输入口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间隔,人工在弯腰搬运完成一个秧盘后,又需要直立身体进行等待,之后再次弯腰搬运下一个秧盘,期间需要人工多次弯腰,对人工脊椎伤害很大,且时间间隔不好把握,在需要加秧盘时,人工将秧盘从堆叠出搬运到输入口处还需要耽误一定时间,造成秧田抛秧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秧机,包括抛秧本体、立柱和纵杆,所述抛秧本体包括进秧口,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位置固定,前侧两个立柱之间和后侧两个立柱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纵杆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横杆滑动连接,所述纵杆上滑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上固定安装有编织成正六面体的编织绳,所述编织绳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托板。

2、优选的,还包括车本体,所述抛秧本体固定安装于所述车本体上,所述抛秧本体侧面包括有用于接收秧盘的进秧口,所述立柱固定安装于车本体上。

3、优选的,前侧两个立柱之间固定安装的横杆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后侧两个立柱之间固定安装的横杆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纵杆的两端分别穿过同一侧的两个横杆之间。

4、优选的,所述纵杆的两端分别固定的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底部和顶部分别与两个横杆相接触。

5、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横截面呈矩形,且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所述横杆相接触。

6、优选的,所述纵杆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凸条,所述套环的内壁开设有与凸条相匹配的卡槽。

7、优选的,所述编织绳上的若干托板呈竖直等距离分布。

8、本实用新型具如下有益效果:

9、通过将秧盘码放在托板上,使秧盘码放呈竖条状,通过套环在纵杆上滑动、纵杆在横杆上滑动使得可以整条的调整秧盘的位置至与进秧口对应位置处,只需轻轻一推即可将秧盘推入抛秧本体内完成上料,完成后所述电动伸缩杆伸长使上一层的秧盘下降至与进秧口对应位置处,方便下一次上料,使工人在上料时无需在多次弯腰,保护工人健康,且在抛秧本体需要输入秧盘时可以很及时的将秧盘送入进秧口,使秧田抛秧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抛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抛秧本体(2)、立柱(3)和纵杆(5),所述抛秧本体(2)包括进秧口(201),所述立柱(3)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位置固定,前侧两个立柱(3)之间和后侧两个立柱(3)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横杆(4),所述纵杆(5)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横杆(4)滑动连接,所述纵杆(5)上滑动连接有套环(7),所述套环(7)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端上固定安装有编织成正六面体的编织绳(9),所述编织绳(9)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托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秧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本体(1),所述抛秧本体(2)固定安装于所述车本体(1)上,所述抛秧本体(2)侧面包括有用于接收秧盘的进秧口(201),所述立柱(3)固定安装于车本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秧机,其特征在于:前侧两个立柱(3)之间固定安装的横杆(4)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后侧两个立柱(3)之间固定安装的横杆(4)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纵杆(5)的两端分别穿过同一侧的两个横杆(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抛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杆(5)的两端分别固定的套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与底部和顶部分别与两个横杆(4)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抛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的横截面呈矩形,且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所述横杆(4)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杆(5)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凸条(501),所述套环(7)的内壁开设有与凸条(501)相匹配的卡槽(7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绳(9)上的若干托板(10)呈竖直等距离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农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抛秧机,包括抛秧本体、立柱和纵杆,所述抛秧本体包括进秧口,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位置固定,前侧两个立柱之间和后侧两个立柱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横杆。通过将秧盘码放在托板上,使秧盘码放呈竖条状,通过套环在纵杆上滑动、纵杆在横杆上滑动使得可以整条的调整秧盘的位置至与进秧口对应位置处,只需轻轻一推即可将秧盘推入抛秧本体内完成上料,完成后所述电动伸缩杆伸长使上一层的秧盘下降至与进秧口对应位置处,方便下一次上料,使工人在上料时无需在多次弯腰,保护工人健康,且在抛秧本体需要输入秧盘时可以很及时的将秧盘送入进秧口,使秧田抛秧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袁修俊,袁知宏,张绪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绿庄源农产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