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秧机搭载的自动加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3148发布日期:2023-07-27 22:2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秧机搭载的自动加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插秧机自动加秧,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插秧机搭载的自动加秧机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已不断进行着优化和改进,从最初的手扶步进式插秧机到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再到目前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无不表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体现在于提高作业效率以及解放劳动力。然而就目前技术来说插秧机可以实现无人驾驶,但是仍然需要人工加秧,人工加秧是在作业之前由农户在田埂处将育好的毯状秧苗放置在插秧机的备秧架上,插秧机在进行作业时当秧台上的余苗较少时,由工人将备秧架上的秧苗搬至秧台对应的加秧口处进行加秧,而当多行秧苗缺秧时,则需要人工反复对多行进行加秧,由此人工加秧实则是在插秧作业中比较费力的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秧机搭载的自动加秧机构,它可以实现,只需要用户在作业前将育有毯状秧苗的秧盘装载到自动上秧装置上,自动上秧装置会在插秧作业过程中会接受缺秧行的报警并进行自动加秧,并回收空秧盘。在插秧机完成一个地块的作业结束后,用户在对自动上秧装置补充秧苗即可,解决了在插秧过程中需要专人时刻关注秧苗的缺秧情况并进行加秧的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插秧机搭载的自动加秧机构,包括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和自动上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秧装置挂接于高速乘坐式插秧机的后扶手栏杆上,所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的尾端设置有秧台,与自动上秧装置位置相对应,所述秧台上设置有秧板,所述自动上秧装置上安装有滑动板,滑动板为柔性材料加钢板,柔性部分延伸至自动上秧装置的秧板上与秧板接触,所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设置有秧盘收纳筐,所述秧盘收纳筐的位置与上秧装置相对应。

6、进一步的,自动上秧装置包括独立的内部框架和外部框架,

7、所述内部框架放置有秧盘,并做整体上升回降动作,用于将秧盘一个个往上托举,所述秧盘上放置有秧苗;

8、所述外部框架固定不动,用于支撑内部框架托举上来的秧盘;

9、所述外部框架的四个角固定连接有推杆电机,四个所述推杆电机还与内部框架的四个角固定;

10、所述外部框架与内部框架之间设置有四个导向滑轨装置。

11、进一步的,外部框架上还安装有拉伸回弹装置,每一层有四个拉伸回弹装置,分别位于秧盘的四个角,所述拉伸回弹装置包括旋转臂、拉伸弹簧和销轴,所述旋转臂通过销轴安装在外部框架上,所述拉伸弹簧连接在旋转臂上,所述拉伸弹簧另一端连接在外部框架是央行。

12、进一步的,内部框架上安装有压缩回弹装置,每一层也有四个压缩回弹装置,分别位于秧盘的四个角与拉伸回弹装置错位,所述压缩回弹装置包括旋转板和压缩弹簧,所述旋转板通过连接销安装在内部框架上,所述内部框架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旋转板上设置有卡销,所述卡销穿过限位板,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旋转板与限位板之间并套接在卡外部。

13、进一步的,外部框架上还设置有步进电机和翻转机构,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与翻转机构连接,所述翻转机构上安装有滚轮,所述内部框架上设置有与滚轮位置相对应的接触件。

14、3.有益效果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1)本方案只需要用户在作业前将育有毯状秧苗的秧盘装载到自动上秧装置上,自动上秧装置会在插秧作业过程中会接受缺秧行的报警并进行自动加秧,并回收空秧盘。在插秧机完成一个地块的作业结束后,用户在对自动上秧装置补充秧苗即可,解决了在插秧过程中需要专人时刻关注秧苗的缺秧情况并进行加秧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插秧机搭载的自动加秧机构,包括乘坐式高速插秧机(1)和自动上秧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秧装置(2)挂接于高速乘坐式插秧机(1)的后扶手栏杆上,所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1)的尾端设置有秧台(11),与自动上秧装置(2)位置相对应,所述秧台(11)上设置有秧板,所述自动上秧装置(2)上安装有滑动板(3),滑动板(3)为柔性材料加钢板,柔性部分延伸至自动上秧装置(2)的秧板上与秧板接触,所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1)设置有秧盘收纳筐(4),所述秧盘收纳筐(4)的位置与上秧装置(2)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秧机搭载的自动加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秧装置(2)包括独立的内部框架(209)和外部框架(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秧机搭载的自动加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框架(210)上还安装有拉伸回弹装置(203),每一层有四个拉伸回弹装置(203),分别位于秧盘(5)的四个角,所述拉伸回弹装置(203)包括旋转臂(203a)、拉伸弹簧(203b)和销轴(203c),所述旋转臂(203a)通过销轴(203c)安装在外部框架(210)上,所述拉伸弹簧(203b)连接在旋转臂(203a)上,所述拉伸弹簧(203b)另一端连接在外部框架(210)是央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秧机搭载的自动加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框架(209)上安装有压缩回弹装置(204),每一层也有四个压缩回弹装置(204),分别位于秧盘(5)的四个角与拉伸回弹装置(203)错位,所述压缩回弹装置(204)包括旋转板(204a)和压缩弹簧(204b),所述旋转板(204a)通过连接销安装在内部框架(209)上,所述内部框架(209)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旋转板(204a)上设置有卡销,所述卡销穿过限位板,所述压缩弹簧(204b)设置在旋转板(204a)与限位板之间并套接在卡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秧机搭载的自动加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框架(210)上还设置有步进电机(205)和翻转机构(206),所述步进电机(205)输出端与翻转机构(206)连接,所述翻转机构(206)上安装有滚轮(208),所述内部框架(209)上设置有与滚轮(208)位置相对应的接触件(20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秧机搭载的自动加秧机构,属于插秧机自动加秧技术领域,包括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和自动上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秧装置挂接于高速乘坐式插秧机的后扶手栏杆上,所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的尾端设置有秧台,与自动上秧装置位置相对应,所述秧台上设置有秧板,所述自动上秧装置上安装有滑动板,滑动板为柔性材料加钢板,柔性部分延伸至自动上秧装置的秧板上与秧板接触,所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设置有秧盘收纳筐,所述秧盘收纳筐的位置与上秧装置相对应,它可以在插秧机完成一个地块的作业结束后,用户在对自动上秧装置补充秧苗即可,解决了在插秧过程中需要专人时刻关注秧苗的缺秧情况并进行加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李伟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沃得高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