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蜂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3994发布日期:2023-05-27 16:1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赤眼蜂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赤眼蜂用具,具体涉及赤眼蜂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1、为实现大田生物防虫害,人们将蜂卡悬挂到大田,达到以蜂治虫目的。大田释放赤眼蜂,原理是将赤眼蜂寄生卵放在蜂卡内投放到大田中,蜂卡内赤眼蜂寄生卵发育为赤眼蜂后外飞寻找烟青虫卵进行寄生,使烟青虫不能发育为虫害而死亡,达到以蜂治虫的效果。故而蜂卡性能十分关键。

2、现在的在大田释放赤眼蜂的方法,一般是采用纸质释放卡。在释放赤眼蜂实践中,我们对赤眼蜂进行释放试验,检验蜂卡放蜂效果,结果是:在潍坊地区大田,赤眼蜂寄生卵有37.8%不能达到稳定羽化出蜂目标。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公开号为cn212813673u的专利,该方案包括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两集卵舱体上分别可拆卸设置舱盖,两舱盖上分别设置连接柱,两连接柱可拆卸连接,两连接柱的柱腔内分别设有通过连接线连接的连接耳;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底部分别设有锥形均衡壳体,第一集卵舱体和第二集卵舱体的外壳与锥形均衡壳体之间形成集卵舱,集卵舱体的外壳及锥形均衡壳体上均匀分布有出蜂口。

4、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现有技术随着使用,逐渐的暴露出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5、第一,现有的赤眼蜂释放器内空气不流通,使得内部易出现潮湿的现象,影响了卵卡上的寄生卵的羽化出蜂率。

6、第二,现有的赤眼蜂释放器在外部使用时,易受到外界雨水的影响,降低了羽化出蜂率。

7、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赤眼蜂释放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赤眼蜂释放器内空气不流通,使得内部易出现潮湿的现象,影响了卵卡上的寄生卵的羽化出蜂率;以及现有的赤眼蜂释放器在外部使用时,易受到外界雨水的影响,降低了羽化出蜂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赤眼蜂释放装置,包括呈圆形设置的盛装盒体,所述盛装盒体的上端部设有扣盖,所述盛装盒体内设有支架,并通过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形成卵卡放置区域,

4、所述盛装盒体的周壁上围设有若干个与其内腔相连通的通风孔,每个所述通风孔的内侧固接有挡网,

5、所述扣盖的上端部固接有挡雨罩,所述挡雨罩覆盖所述盛装盒体。

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盛装盒体靠近下端部的外壁上还固接有向下呈渐扩式设置的导风罩。

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挡雨罩包括位于上方的上锥形罩,所述上锥形罩的开口端朝下设置,并向下呈渐扩式固接有锥形导向罩。

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导风罩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锥形导向罩外部。

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盛装盒体的周壁上还固接有位于所述通风孔上方的挡风弧形罩。

10、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扣盖的上端部固接有连通所述盛装盒体的出蜂筒,所述出蜂筒的上端部固接有封板,所述出蜂筒的周壁上围设有若干个出蜂孔。

1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出蜂筒的周壁上围设有若干个导流板,每个所述出蜂孔位于相邻的所述导流板之间的区域。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上锥形罩的底面中心处固接有螺杆,所述封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螺纹槽。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上锥形罩的上端部固接有挂环。

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扣盖螺纹连接于所述盛装盒体的上端口上。

1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盛装盒体的内底面向中心呈减低式设置,所述盛装盒体的底面中心处开设有下通风孔,所述下通风孔内固接有下挡网。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通过在盛装盒体周壁上围设通风孔,可以实现吸收四面来风,利用导风罩的上表面实现将风导入,利用挡风弧形罩实现对来风进行阻挡,使风通过通风孔进入至盛装盒体内,实现对盛装盒体内部进行通风,提高赤眼蜂的羽化出蜂率;

18、通过在出蜂筒上围设若干个出蜂孔,并且利用导流板进行分开,可以实现对赤眼蜂进行导向,使其朝四周飞散而去,提高了散播均匀性;

19、通过在扣盖上方设置挡雨罩,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进入至盛装盒体内,提高了赤眼蜂成活率;

20、在盛装盒体的内底面设置下通风孔,其一目的是通风,其二目的是内部潮湿的水汽可以沿着下通风孔排出。



技术特征:

1.赤眼蜂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形设置的盛装盒体(1),所述盛装盒体(1)的上端部设有扣盖(2),所述盛装盒体(1)内设有支架(3),并通过所述支架(3)的上表面形成卵卡放置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眼蜂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装盒体(1)靠近下端部的外壁上还固接有向下呈渐扩式设置的导风罩(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赤眼蜂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罩包括位于上方的上锥形罩(4),所述上锥形罩(4)的开口端朝下设置,并向下呈渐扩式固接有锥形导向罩(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赤眼蜂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6)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锥形导向罩(5)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赤眼蜂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装盒体(1)的周壁上还固接有位于所述通风孔(8)上方的挡风弧形罩(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赤眼蜂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盖的上端部固接有连通所述盛装盒体(1)的出蜂筒(10),所述出蜂筒(10)的上端部固接有封板,所述出蜂筒(10)的周壁上围设有若干个出蜂孔(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赤眼蜂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蜂筒(10)的周壁上围设有若干个导流板(12),每个所述出蜂孔(11)位于相邻的所述导流板(12)之间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赤眼蜂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锥形罩(4)的上端部固接有挂环(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赤眼蜂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盖螺纹连接于所述盛装盒体(1)的上端口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赤眼蜂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装盒体(1)的内底面向中心呈减低式设置,所述盛装盒体(1)的底面中心处开设有通风孔(8),所述通风孔(8)内固接有下挡网(15)。


技术总结
赤眼蜂释放装置,涉及赤眼蜂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呈圆形设置的盛装盒体,盛装盒体的上端部设有扣盖,盛装盒体内设有支架,并通过支架的上表面形成卵卡放置区域,盛装盒体的周壁上围设有若干个与其内腔相连通的通风孔,每个通风孔的内侧固接有挡网,扣盖的上端部固接有挡雨罩,挡雨罩覆盖盛装盒体。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赤眼蜂释放器内空气不流通,使得内部易出现潮湿的现象,影响了卵卡上的寄生卵的羽化出蜂率;以及现有的赤眼蜂释放器在外部使用时,易受到外界雨水的影响,降低了羽化出蜂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菊,刘中庆,王大海,席元肖,方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