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底栖生物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4647发布日期:2023-05-05 16:2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洋底栖生物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海洋底栖生物采样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洋底栖生物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海底生物的探索始终保持着高度重视,因此,对海洋底栖生物的样本采集则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在对海洋底栖生物采集时,往往采用的装置为“阿氏拖网装置”,其包括牵引绳、配重框架和收集网袋,牵引绳连接于配重框架,收集网袋的网口边沿固定连接于配重框架。使得配重框架能够带动收集网袋下沉并同时将收集网袋的网口敞开,并且,牵引绳能够对收集网袋及配重框架整体进行牵引,进而能够对海洋底栖生物进行采样。

2、但在收集网袋沉入海底后,并通过牵引绳拖动收集网袋移动时,收集网袋易与海底石块、礁石或其他物品发生碰撞,进而导致收集网袋出现破损的情况出现,从而使得海洋底栖生物的采集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对海洋底栖生物采样时,减小收集网袋发生破损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海洋底栖生物采样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洋底栖生物采样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海洋底栖生物采样装置,包括牵引绳、配重框架和收集网袋,所述收集网袋的袋口边沿固定连接于配重框架,所述牵引绳连接于配重框架,所述收集网袋套设有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连接于配重框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海洋底栖生物采样时,设置的防护框架能够对收集网袋做防护,减小收集网袋受到海底石块、礁石或其他物体碰撞的可能性,进而减小收集网袋发生破损的可能性,确保采样的顺利进行。

5、可选的,所述防护框架外壁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抵接条。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护框架碰撞于物体时,设置的抵接条能够减小防护框架受到的冲击,进而能够减小防护框架受损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小收集网袋受损的可能性。

7、可选的,所述防护框架开设有用于卡接抵接条的卡槽,所述卡槽为小端开口的阶梯槽或燕尾槽,且所述卡槽两端呈开口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抵接条从卡槽端部开口处卡入卡槽内部,进而使得抵接条与防护框架之间相连接,且可拆卸。

9、可选的,所述抵接条还设置有若干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同时穿设于抵接条和防护框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连接螺栓能够进一步对抵接条在防护框架上的安装做加固,增加抵接条使用时的稳固性。

11、可选的,所述抵接条穿设有若干支撑管,所述支撑管抵接于卡槽底壁,若干所述连接螺栓分别一一对应穿设于若干支撑管。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连接螺栓时,连接螺栓能够夹紧支撑管,进而能够实现对抵接条进行限位的效果,增加抵接条安装的稳固性,但不易对抵接条进行挤压,从而确保抵接条自身具有较佳的性能。

13、可选的,所述收集网袋与防护框架相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加收集网袋与防护框架之间的整体性,同时使得防护框架能够对收集网袋做支撑,增加收集网袋使用时的稳固性及承受载荷的能力。

15、可选的,所述连接螺栓同时穿设于收集网袋。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栓能够将抵接条、防护框架和收集网袋三者同时固定,进而增加安装时的便捷性。

17、可选的,所述连接螺栓套设有夹条,所述夹条抵接于收集网袋内壁,且所述夹条同样被连接螺栓夹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条能够增加收集网袋被夹持时的受力面积,进而能够增加收集网袋与防护框架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同时能够减小收集网袋发生破损的可能性。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在对海洋底栖生物采样时,设置的防护框架能够对收集网袋做防护,减小收集网袋受到海底石块、礁石或其他物体碰撞的可能性,进而减小收集网袋发生破损的可能性,确保采样的顺利进行;

21、2.当防护框架碰撞于物体时,设置的抵接条能够减小防护框架受到的冲击,进而能够减小防护框架受损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小收集网袋受损的可能性;

22、3.紧固连接螺栓时,连接螺栓能够夹紧支撑管,进而能够实现对抵接条进行限位的效果,增加抵接条安装的稳固性,但不易对抵接条进行挤压,从而确保抵接条自身具有较佳的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海洋底栖生物采样装置,包括牵引绳(1)、配重框架(2)和收集网袋(3),所述收集网袋(3)的袋口边沿固定连接于配重框架(2),所述牵引绳(1)连接于配重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网袋(3)套设有防护框架(4),所述防护框架(4)连接于配重框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底栖生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4)外壁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抵接条(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洋底栖生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4)开设有用于卡接抵接条(41)的卡槽(411),所述卡槽(411)为小端开口的阶梯槽或燕尾槽,且所述卡槽(411)两端呈开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洋底栖生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条(41)还设置有若干连接螺栓(42),所述连接螺栓(42)同时穿设于抵接条(41)和防护框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洋底栖生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条(41)穿设有若干支撑管(412),所述支撑管(412)抵接于卡槽(411)底壁,若干所述连接螺栓(42)分别一一对应穿设于若干支撑管(4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洋底栖生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网袋(3)与防护框架(4)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海洋底栖生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42)同时穿设于收集网袋(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海洋底栖生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42)套设有夹条(31),所述夹条(31)抵接于收集网袋(3)内壁,且所述夹条(31)同样被连接螺栓(42)夹紧。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洋底栖生物采样装置,其包括牵引绳、配重框架和收集网袋,所述收集网袋的袋口边沿固定连接于配重框架,所述牵引绳连接于配重框架,所述收集网袋套设有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连接于配重框架,所述防护框架外壁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抵接条,所述防护框架开设有用于卡接抵接条的卡槽,所述卡槽为小端开口的阶梯槽或燕尾槽,且所述卡槽两端呈开口设置。本申请能够在对海洋底栖生物采样时,减小收集网袋发生破损的可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丹,明瑞梁,吴涛,饶永翔,胡锦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检测技术服务(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