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播种机用开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08947发布日期:2023-05-10 21:2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蒜播种机用开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大蒜播种机械。


背景技术:

1、我公司于2010年提交了发明名称为“一种大蒜播种机”的专利申请,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630987a、公开日2020年9月8日。该产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我公司研发团队经过对该产品长期的深入研究,发现该技术方案仍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2、该产品具有的下述结构:为防止因所述蒜种排种口与沟底部距离太大,引起蒜种反弹跳种现象, 蒜种排种口位于开沟器的左侧翼翅和开沟器的右侧翼翅之间的空隙内;

3、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复合式种勺形状及结构的限制,其宽度不能随意减小,因此限定了蒜种排种口的宽度,同时限定了左侧翼翅和右侧翼翅之间的最小宽度,不能使左侧翼翅和右侧翼翅之间的夹角进一步减小,开沟阻力较大,不利于能源节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蒜播种机用开沟器,它具有结构紧凑,能源消耗低,种植位置准确等特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大蒜播种机用开沟器,包括左侧翼翅、右侧翼翅和种沟保持器,种沟保持器用于设置在蒜种排种口的后端,且其前端嵌入开沟器的左侧翼翅和开沟器的右侧翼翅之间的空隙,

4、开沟器设有过渡带传送机构,其包括蒜种传送带,传送带上带轮和传送带下带轮,蒜种传送带包括传送带和间隔设置在传送带上的大蒜承接体,传送带支撑在传送带上带轮和传送带下带轮上,所述过渡带传送机构设有传送机构驱动部件,以用于与大蒜排种器的链轮传动连接,带动所述蒜种传送带运转;

5、当大蒜播种机播种作业时,由蒜种排种口掉落的一枚蒜种被大蒜承接体所承接,在蒜种传送带的运转下,大蒜承接体将蒜种向下输送,在接近开沟器开出的沟底部的位置时大蒜承接体翻转,蒜种由大蒜承接体掉落至种沟保持器前方的沟底部。

6、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

7、传送带为皮质带,大蒜承接体为垂直于皮质带表面设置的皮质托板,皮质带与皮质托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8、皮质托板具有容纳一枚蒜种的宽度,以最大程度减小过渡带传送机构的宽度,从而最大程度减小左侧翼翅和右侧翼翅之间的夹角,位于皮质托板两侧的开沟器的左侧翼翅和开沟器的右侧翼翅对蒜种形成阻挡,以防止蒜种由皮质托板两侧掉落。

9、传送机构驱动部件为设置在传送带上带轮上的上带轮传动链轮。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1、蒜种排种口位于开沟器的上方,开沟器设有过渡带传送机构,过渡带传送机构用于承接蒜种排种口掉落的蒜种并输送至种沟保持器前方的开沟器开出的沟底部;以防止因蒜种排种口与沟底部距离太大,引起蒜种反弹跳种现象,从而确保蒜种的种植位置准确性;过渡带传送机构的宽度设计小于蒜种排种口的宽度,从而避免因蒜种排种口位于开沟器的左侧翼翅和开沟器的右侧翼翅之间的空隙内,对左侧翼翅和右侧翼翅之间最小夹角的限制,以进一步减小夹角,从而进一步减少开沟阻力,节约能源。

12、它具有结构紧凑,能源消耗低,种植位置准确等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蒜播种机用开沟器,包括左侧翼翅(11-1)、右侧翼翅(11-2)和种沟保持器(12),所述种沟保持器(12)用于设置在蒜种排种口(10)的后端,且其前端嵌入所述开沟器的左侧翼翅(11-1)和所述开沟器的右侧翼翅(11-2)之间的空隙,其特征在于: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蒜播种机用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3)为皮质带,所述大蒜承接体(24)为垂直于所述皮质带表面设置的皮质托板,所述皮质带与所述皮质托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蒜播种机用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质托板具有容纳一枚蒜种的宽度,以最大程度减小所述过渡带传送机构的宽度,从而最大程度减小所述左侧翼翅(11-1)和右侧翼翅(11-2)之间的夹角,位于所述皮质托板两侧的所述开沟器的左侧翼翅(11-1)和所述开沟器的右侧翼翅(11-2)对蒜种形成阻挡,以防止蒜种由所述皮质托板两侧掉落。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 所述的一种大蒜播种机用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驱动部件为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带轮(21)上的上带轮传动链轮(28)。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蒜播种机用开沟器,属于大蒜播种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左侧翼翅、右侧翼翅和种沟保持器,种沟保持器前端嵌入开沟器的左侧翼翅和开沟器的右侧翼翅之间的空隙,开沟器设有过渡带传送机构,其包括蒜种传送带,传送带上带轮和传送带下带轮,蒜种传送带包括传送带和间隔设置在传送带上的大蒜承接体,传送带支撑在传送带上带轮和传送带下带轮上,过渡带传送机构通过传送带传动结构与大蒜排种器的链轮传动连接,以带动蒜种传送带运转,传送带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过渡带传送机构上的传送机构驱动部件;它具有结构紧凑,能源消耗低,种植位置准确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邱小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霸州市海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