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地水稻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55881发布日期:2023-04-26 15:1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寒地水稻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具体涉及一种寒地水稻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水稻适时收获是确保稻谷产量、稻米品质、提高整精米率的重要措施。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千粒重降低,青米率增多,产量降低、品质变差;收割过晚,则会掉粒、断穗增多,撒落损失过重,稻谷水分含量下降,加工整精米率偏低,稻谷的外观品质下降,商品性能降低,丰产不丰收。所以,瞄准适宜的收获时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2、中国东北地区寒地水稻在采收前受气候影响比较大,经常伴有突发性的降温、降雨、霜冻等因素,导致水稻无法正常老熟、脱水,水份含量很难达到16%左右,按照常规的库存标准,收购的粮食价格偏低,需要进行晾晒或烘干才能正常入库,以减少霉变等情况的发生,但自然晾晒需要的场地比较大,很难满足,烘干需要增加的成本较高,此时就需要通过外源除草剂如敌草快等产品的作用下进行催枯、促干,效果虽然理想,但容易造成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3、(1)敌草快属于灭生性除草剂,对于接触部分的触杀效果比较强,容易导致水稻茎秆、穗头折断、落粒,造成减产;

4、(2)用药到采收的时间间隔比较短,为了更理想的脱水效果加大施用量,都容易造成敌草快残留升高,不符合农残限量标准要求,影响品质;

5、敌草快用在粮食作物的催枯、促干主要用于种子田,施用后的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大豆等不能用作加工食品、饲料等,只能作为种子,使用范围比较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寒地水稻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收获前7天左右施用,可以显著降低水稻水份,不受不良气候影响,无残留,安全高效。通过两年三地的实验对比,与其他对比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可以显著降低种植户因水份过高的干燥晾晒成本,显著提升采购价格。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发明提供一种寒地水稻脱水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份:氨基磺酸铵0.01-1%,二氧化氯1-15%,稳定剂0.5-10%,吸附剂0.1-1%,成膜剂0.1-0.5%,表面活性剂1-10%,水余量。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份:氨基磺酸铵0.05-0.5%,二氧化氯4-8%,稳定剂2-8%,吸附剂0.1-0.5%,成膜剂0.2-0.4%,表面活性剂3-5%,水余量。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稳定剂为四水八硼酸二钠。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附剂为纳米介孔二氧化硅。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成膜剂为环状糊精。

9、本发明进一步保护一种上述寒地水稻脱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步骤一、在调制釜内首先加入水、吸附剂,开启分散机,加入表面活性剂,加料结束,搅拌分散,将温度控制在20℃之下,制备成偏透明的分散乳液;

11、步骤二、向上述的分散乳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氯,使得二氧化氯充分吸附在吸附剂内,加料期间严格控温在20℃之下;

12、步骤三、向步骤二制备的液体中加入2/3的稳定剂,搅拌至完全溶解,维持二氧化氯在乳液中的稳定;

13、步骤四、向步骤三中加入成膜剂,给吸附剂覆膜,控制温度25℃以下,搅拌反应;

14、步骤五、向步骤四制得的液体中依次加入剩余的1/3稳定剂、氨基磺酸铵,控温在15℃以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制得寒地水稻脱水剂。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一中所述搅拌分散的时间为15-30min。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二中所述加料时间为15-20min。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四中所述搅拌反应时间为1-2h。

18、氨基磺酸铵,具有良好的氧化性,能吸收水分,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用于防除大部分木本植物,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通过叶面喷施后,可以快速破坏植物的表皮层,浸透至植物的保护层中,起到催枯除草的作用,同时在作用后,可以快速代谢成安全的硫酸铵,被土壤吸附利用。

19、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应用领域涉及水处理、造纸、食品、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中国也于2006年开始出现相关研究报告,并将其先后用于水果、蔬菜等食品的消毒保鲜以及消毒、去除甲醛污染等领域,但在水稻催枯促干的应用未见报道。

20、四水八硼酸二钠作为一种碱性的硼肥,除了为植物提供硼元素以外,在本发明中作为氨基磺酸铵和二氧化氯的稳定剂,二氧化氯在四水八硼酸钠中可以维持良好的稳定性,避免因高温、强光引起的安全风险。

21、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寒地水稻脱水剂首先通过氨基磺酸铵的作用,破坏水稻植株的表皮层;其次通过吸附剂、成膜剂、稳定剂的作用,将二氧化氯形成一种缓释微囊形态,通过稀释后喷雾,经由损伤表皮层的叶、茎、根吸收,缓慢释放二氧化氯,快速破坏水稻植株的细胞结构,抑制光合作用产生能力,快速使植物的机能产生障碍,从而导致细胞破裂,隔断对籽粒等的水份、营养供应,从而起到快速脱水、催枯作用,可以在短时间内保证水稻籽粒脱水促干。因二氧化氯在喷施后可以快速挥发成气体起效,所以可以避免寒地水稻因气温等原因导致的吸收不好所造成的效果不佳后果,和氨基磺酸铵协同后,可以保证水稻脱水效果的稳定高效。通过将二氧化氯吸附、赋形,与氨基磺酸铵有机结合,施用后起到让寒地水稻快速脱水,不受温度等不良气候影响,采收的水稻可以达到直接入库标准。二氧化氯在作用过程中,与水稻叶片和茎秆接触后,会快速代谢,不会在水稻植株体内残留;氨基磺酸铵在施用起作用后可以快速降解成硫酸铵,作为大量元素和中量元素被植物吸收利用,也不会在植物体内残留。

22、本发明制得的寒地水稻脱水剂在收获前7天左右施用,可以显著降低水稻水份,不受不良气候影响,无残留,安全高效。通过两年三地的实验对比,与其他对比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可以显著降低种植户因水份过高的干燥晾晒成本,显著提升采购价格。



技术特征:

1.一种寒地水稻脱水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份:氨基磺酸铵0.01-1%,二氧化氯1-15%,稳定剂0.5-10%,吸附剂0.1-1%,成膜剂0.1-0.5%,表面活性剂1-10%,水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寒地水稻脱水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份:氨基磺酸铵0.05-0.5%,二氧化氯4-8%,稳定剂2-8%,吸附剂0.1-0.5%,成膜剂0.2-0.4%,表面活性剂3-5%,水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寒地水稻脱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寒地水稻脱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四水八硼酸二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寒地水稻脱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为纳米介孔二氧化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寒地水稻脱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剂为环状糊精。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寒地水稻脱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搅拌分散的时间为15-30mi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加料时间为15-2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搅拌反应时间为1-2h。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寒地水稻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领域,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份:氨基磺酸铵0.01‑1%,二氧化氯1‑15%,稳定剂0.5‑10%,吸附剂0.1‑1%,成膜剂0.1‑0.5%,表面活性剂1‑10%,水余量。本发明寒地水稻脱水剂在收获前7天左右施用,可以显著降低水稻水份,不受不良气候影响,无残留,安全高效。通过两年三地的实验对比,与其他对比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可以显著降低种植户因水份过高的干燥晾晒成本,显著提升采购价格。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正,曾显斌,曾诚,刘祥宇,黄禹,任林林,李小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新兰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