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宜药物提取并兼顾养蚕的桑树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22319发布日期:2023-04-19 20:0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宜药物提取并兼顾养蚕的桑树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宜药物提取并兼顾养蚕的桑树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桑树全身都是宝,桑叶、桑枝和桑根均可入药。桑叶养蚕,桑枝提取药物,不仅增加了蚕农收入,另外解决了桑枝无处堆放的难题。

2、桑叶的收获有片叶收获和条桑收获两种形式。前者是采摘叶片运回蚕室养蚕(片叶育),后者是剪(割)整条枝条连枝带叶一起运回蚕室养蚕(条桑育)。桂西北地区虽然是蚕桑生产最集中的地区,但是户均栽桑养蚕规模小,大多数还采用传统的片叶育养蚕,同时由于桂西北地区秋季高温干旱、降雨稀少,推迟伐条后的桑树生长缓慢,不仅降低当年秋季产量还会影响第二年春季产量,因此该地区较少采用条桑育的方式养蚕。广东蚕区及广西的桂东南蚕区有一部分釆用条桑收获的方式,一年分别在夏至、冬至前后两个时间段伐条两次,大大提高了桑叶采收的效率,也有利于桑叶机械化采收的推广。

3、不管是片叶收获还是条桑收获,每年只剪伐两次,对于利用桑枝作为原料进行生产加工的制药企业而言,每年基本只有两个月的桑枝收购时间,从而导致企业不能连续生产,不仅造成企业加工能力的浪费,同时也降低蚕农的桑枝收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兼顾桑叶产量的前提下,探索在提升桑枝周年供应均匀性,并提高桑枝活性药物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2、桑枝活性药物有效成分之一是生物碱,这种多羟基类生物碱主要形式是1-脱氧野尻霉素。

3、本发明通过改变桑树冬季剪伐高度,结合春夏季条桑收获,秋季摘叶收获,加上施肥灌溉的改变,可以使得桑树的剪伐时间在4-8月和12月至翌年1月的7个月时间进行,比传统采收方式增加5个月桑枝收购时间,延长企业生产的时间,减少企业库存周期。另外剪伐的桑枝生长期较短,生物碱含量相对较高,从而提高企业的提取效率。该桑树栽培采收的方法兼顾蚕农养蚕,虽然桑叶年产量下降,但是采叶方式由摘叶变成伐条后摘叶节省的劳力成本以及销售桑枝的收入完全可以弥补其损失。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药物提取并兼顾养蚕的桑树栽培方法,其具体包括前一年12月至当年1月进行一次冬伐,4-8月进行两次伐条的步骤;4-8月两次伐条的离地高度为20±5厘米,冬伐的离地高度为40±5厘米~60±5厘米;所述4-8月两次伐条和所述冬伐所得枝叶摘片叶用于养蚕,摘片叶后所余枝条用于桑枝活性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所述方法还包括秋季从桑树摘片叶养蚕的步骤。

5、上述方法中,所述4-8月两次伐条和冬伐,均为将相应离地高度以上的桑树枝条全部砍伐。

6、上述方法中,所述4-8月两次伐条,具体为4-5月进行第一次,7-8月进行第二次。

7、上述方法中,所述冬伐的伐条高度为离地40±5厘米或离地60±5厘米。

8、上述方法中,所述冬伐的伐条高度具体可根据桑树长势强弱确定,长势旺(一年生枝条长度超过1.5-2.0米)的桑树冬伐的伐条高度为离地40±5厘米,长势弱(一年生枝条长度不足1.5米,特别是1.2以下的)的桑树冬伐的伐条高度为离地60±5厘米。

9、上述方法中,所述4-8月两次伐条的时间及所述冬伐的时间和离地高度可按照a1或a2的组合进行:

10、a1、每年1月中旬进行一次冬伐,冬伐的离地高度为60±5厘米,4月、7月各进行一次伐条;

11、a2、每年1月下旬进行一次冬伐,冬伐的离地高度为40±5厘米,5月、8月各进行一次伐条。

12、上述方法中,所述4-8月两次伐条的时间及所述冬伐的时间和离地高度优选按照a1的组合和a2的组合每年轮换。即以a1的组合进行一年后以a2的组合进行下一年,然后又按此顺序重复进行轮换。

13、上述方法中,所述桑树为栽桑养蚕用常见杂交桑桑园中的桑树,桑树为2年生以上成林桑树,种植密度在4000-8000株/亩。

14、上述方法中,所述桑枝活性药物有效成分可为生物碱,所述生物碱优选为1-脱氧野尻霉素。

15、上述方法中,所述4-8月两次伐条,每次伐条后除草、施肥、灌溉。具体为每次伐条后3d内撒施肥料1次。具体施肥量可为:复合肥40kg/亩,尿素15kg/亩。

16、上述方法中,每次冬伐后在桑树发芽期在桑树行间开沟施肥1次。具体可为:复合肥40kg/亩,尿素15kg/亩。具体还可增加:钙镁肥20kg/亩,硼肥0.5kg/亩,有机肥100kg/亩。

17、上述方法中,所述方法适用的范围为广西桂西北地区,具体经纬度为东经105-110°北纬23-26°。

18、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19、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药物提取并兼顾养蚕的桑树栽培方法,所述的栽培方法为通过控制桑树剪伐高度,调节桑树条桑剪伐的时间,春夏季伐条后摘叶养蚕,秋季直接从桑树摘片叶养蚕,可适用于桑枝相关药物的生产加工同时兼顾养蚕。

20、2、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在中国栽桑养蚕最集中的广西桂西北地区进行试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的桑园除了传统的6月份夏至前后伐条一次,冬至前后伐条一次,4-8月份还增加了一次伐条,较传统方法多伐条一次。此外,冬伐的时间也较传统的冬至前后推迟了15-30天。

21、3、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药企可以在4-8月以及12月-翌年1月的7个月时间收购与生产,与只采用传统栽培剪伐方式相比,企业增加了5个月的采收时间,能够较大幅度降低制药企业收购桑枝的难度,延长企业生产的时间,减少企业库存周期。

22、4、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所得桑枝中生物碱含量相对较高,从而提高企业的提取效率。

23、5、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除秋季外,采叶方式由直接从枝条摘叶变成伐条后,从枝条摘叶,节省了劳力成本。

24、总之,该桑树栽培的方法能够兼顾蚕农养蚕,节省的劳力,又延长了制药企业的桑枝收购期,且由于非传统桑枝收割季节,企业愿意提高价格收购桑枝,,桑枝和桑叶的产量降低带来的损失可以完全被蚕农接受,实现了制药企业与蚕农的双赢。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宜药物提取并兼顾养蚕的桑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一年的12月至当年1月进行一次冬伐,4-8月进行两次伐条的步骤;4-8月两次伐条的离地高度为20±5厘米,冬伐的离地高度为40±5厘米~60±5厘米;所述4-8月两次伐条和所述冬伐所得枝叶摘片叶用于养蚕,摘片叶后所余枝条用于桑枝活性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所述方法还包括秋季从桑树摘片叶养蚕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8月两次伐条,为4-5月进行第一次伐条,7-8月进行第二次伐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冬伐的离地高度为40±5厘米或离地高度60±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桑树长势强弱确定冬伐高度,长势旺的桑树冬伐的离地高度为40±5厘米,长势弱的桑树冬伐的离地高度为60±5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8月两次伐条的时间及所述冬伐的时间和离地高度为按照a1或a2的组合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8月两次伐条的时间及所述冬伐的时间和离地高度按照a1的组合和a2的组合每年轮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树为2年生以上成林桑树,种植密度在4000-8000株/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8月两次伐条,每次伐条后3d内撒施肥料1次。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冬伐后施肥1次。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的范围为广西桂西北地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宜药物提取并兼顾养蚕的桑树栽培方法,包括前一年的12月至当年1月进行一次冬伐,4‑8月进行两次伐条的步骤;所述4‑8月两次伐条和所述冬伐所得枝叶摘片叶用于养蚕,摘片叶后所余枝条用于桑枝活性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所述方法还包括秋季从桑树摘片叶养蚕的步骤。本发明的方法使企业收购与生产的时间比传统方法增加了5个月,大幅度降低企业收购桑枝的难度,延长生产时间,减少库存周期。另外剪伐的桑枝生长期较短,生物碱含量相对较高,从而提高提取效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兼顾蚕农养蚕,虽然桑叶年产量下降,但是采叶方式由摘叶变成伐条后摘叶节省的劳力成本以及销售桑枝的收入可以弥补其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朱向阳,张和禹,罗豪尊,刘国栋,韦云桐,韦永山,韦妹芬,黄梅,周艳美,韦彩玉,曹海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