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蛾黑卵蜂的释放方法及其防治烟田夜蛾方面的应用

文档序号:37931313发布日期:2024-05-11 00:1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夜蛾黑卵蜂的释放方法及其防治烟田夜蛾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尤其涉及一种夜蛾黑卵蜂的释放方法及其防治烟田夜蛾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烟草害虫主要包括蚜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烟青虫、小地老虎等,对烟草的产量、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由于传统的化学药剂防治害虫对烟草的品质影响很大,而且防治成本也越来越高,对环境污染较大。对烟草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是一个科学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 nixon),属膜翅目(hymenoptera)广腹细蜂科(platygastridae),是多种蛾类害虫虫卵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夜蛾黑卵蜂可高效寄生多层堆积的夜蛾属害虫的卵,甚至对最内层的寄生率也可达到90%以上,且具有繁殖力强、田间易定殖等优势,因此夜蛾黑卵蜂被认为是夜蛾类害虫生物防治中重要的天敌昆虫资源,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2、目前,寄生蜂在生物防治中的成功应用主要通过释放来实现。朱凯辉等研究报道了夜蛾黑卵蜂与短管赤眼蜂在田间存在竞争关系,夜蛾黑卵蜂在竞争试验中占有优势(朱凯辉等.短管赤眼蜂和夜蛾黑卵蜂防治草地贪夜蛾田间竞争的初步评价[j].植物保护,2020,46(2):267-271.)。赵旭等进行了夜蛾黑卵蜂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效的初步评价,在放蜂点半径5m内寄生率达80%以上(赵旭等.夜蛾黑卵蜂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效的初步评价[j].植物保护,2020,46(1):74-77.)。但现有技术中更大范围的烟田防效和夜蛾黑卵蜂释放技术还未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夜蛾黑卵蜂的释放方法及其防治烟田夜蛾方面的应用,能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夜蛾黑卵蜂的自然控害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夜蛾黑卵蜂的释放方法,包括:将夜蛾卵块供夜蛾黑卵蜂寄生、培养后,放入释放装置中;将释放装置放置于释放点,悬挂烟株中部,释放夜蛾黑卵蜂;所述释放点位置的确定:放蜂点设在烟田中心位置,沿放蜂点每30-90°向外辐射,分别在半径每隔5-15m处设释放点。

4、优选的,所述夜蛾卵块的寄生龄期为1日龄;所述寄生的蜂卵比为1:(10-100)。

5、优选的,所述寄生时间为18-36h。

6、优选的,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5-27℃,湿度为65-75%,光周期为(10-18)l:(6-14)d。

7、优选的,所述培养的时间为5-10d。

8、优选的,所述释放装置为孔洞及提手的透明塑料瓶。

9、优选的,所述释放夜蛾黑卵蜂的益害比为1:(10-100)。

10、优选的,所述夜蛾的种类为斜纹夜蛾。

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释放方法在防治烟田夜蛾类害虫方面的应用。

12、优选的,所述方法适用于大棚环境和自然环境烟田。

13、优选的,所述夜蛾黑卵蜂的释放量为1000-4000头/亩。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夜蛾黑卵蜂的释放方法,包括:将夜蛾卵块供夜蛾黑卵蜂寄生、培养后,放入释放装置中;将释放装置放置于释放点,悬挂烟株中部,释放夜蛾黑卵蜂;所述释放点位置的确定:放蜂点设在烟田中心位置,沿放蜂点每30-90°向外辐射,分别在半径每隔5-15m处设释放点。本发明的释放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寄生率和羽化率,有助于提高夜蛾黑卵蜂的自然控害效果,推进夜蛾类害虫生物防治工作有效实施,从而为构建烟田重要害虫的绿色治理体系提供重要依据。

16、实验结果表明,将本发明的释放方法用于大棚烟田,夜蛾黑卵蜂的羽化率可达95.06%,可显著提高夜蛾黑卵蜂的自然控害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夜蛾黑卵蜂的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夜蛾卵块供夜蛾黑卵蜂寄生、培养后,放入释放装置中;将释放装置放置于释放点,悬挂烟株中部,释放夜蛾黑卵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夜蛾卵块的寄生龄期为1日龄;所述寄生的蜂卵比为1:(1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时间为18-36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5-27℃,湿度为65-75%,光周期为(10-18)l:(6-14)d;所述培养的时间为5-10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为孔洞及提手的透明塑料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夜蛾黑卵蜂的益害比为1:(10-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夜蛾的种类为斜纹夜蛾。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释放方法在防治烟田夜蛾类害虫方面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大棚环境和自然环境烟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夜蛾黑卵蜂的释放量为1000-4000头/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夜蛾黑卵蜂的释放方法及其防治烟田夜蛾方面的应用,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释放方法,包括:将夜蛾卵块供夜蛾黑卵蜂寄生、培养后,放入释放装置中;将释放装置放置于释放点,悬挂烟株中部,释放夜蛾黑卵蜂;所述释放点位置的确定:放蜂点设在烟田中心位置,沿放蜂点每30‑90°向外辐射,分别在半径每隔5‑15m处设释放点。本发明的释放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寄生率和羽化率,有助于提高夜蛾黑卵蜂的自然控害效果,推进夜蛾类害虫生物防治工作有效实施。实验结果表明,将本发明的释放方法用于烟田夜蛾类害虫防治,夜蛾黑卵蜂的羽化率可达95.06%,可显著提高夜蛾黑卵蜂的自然控害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星,杨蕊,谢永辉,李维薇,魏聪聪,王志江,秦得强,秦小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