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

文档序号:34465278发布日期:2023-06-15 10:3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

本发明涉及秸秆还田,具体为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


背景技术:

1、秸秆还田,是利用秸秆而进行还田的措施,为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2243639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播种机,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靠近两端处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块,所述支撑板的内部两组第一支撑块之间设置有扒土铲,所述支撑板的内部靠近一端边缘处活动连接有磨压柱,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秸秆绞碎装置,所述秸秆绞碎装置包括秸秆箱、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设置有磨柱,所述磨柱的表面链接有刀片,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设置有卡接箱,所述卡接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位板,所述秸秆绞碎装置的上端卡接有隔离罩;该秸秆还田播种机,可以装载秸秆,可以控制秸秆的落出份量,可以对播种机进行清洗;

2、由上述现有技术可知,目前秸秆还田设备大多只具备单次秸秆粉碎效果,在秸秆输送至切割结构的过程中,秸秆整体长度较长,且顺序不一,切割刀的切割方向相对于秸秆具有随机性,面对随机角度的秸秆可能切割后可能产生不同长度的秸秆,落到地面后可能会出现架空土壤或种子的情况,尤其是在秸秆还田进行直接播种的环节中,该问题尤其明显,导致发芽率低,秸秆还田效率差,因此就如何提升秸秆的粉碎效果,使得秸秆在收割的过程中进行良好粉碎,避免过长秸秆产生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主要目的在于解决过长秸秆影响发芽率以及秸秆还田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包括:底盘和收料斗,所述收料斗设置在所述底盘前进方向的一侧,所述收料斗的前端还设置有收割部,收割部内设置有螺旋输送杆,所述底盘的顶端还安装有精细化粉碎组件;拨禾轮组件,所述拨禾轮组件安置在所述底盘的前端,且位于收料斗的上方;中转箱和初步切割组件,所述中转箱固定安置在所述底盘的顶端,并与所述收料斗相连通,所述初步切割组件安置在所述中转箱的一侧,并与螺旋输送杆的输送方向相同;输送提升机,所述输送提升机设置在所述中转箱和精细化粉碎组件之间;播种机,所述播种机固定安置在所述底盘上远离所述收料斗一端的底盘上,该端底盘的底端还设置有开沟部和平整组件。

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拨禾轮组件包括支撑臂、拨禾部和驱动装置;其中,两个所述支撑臂可旋转的安置在所述底盘前进方向一端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臂之间,两个所述支撑臂的外端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拨禾部,所述拨禾部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驱动装置安置在所述底盘上,且相邻于所述初步切割组件。

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初步切割组件包括:箱罩,所述箱罩固定安置在所述中转箱的一侧,且位于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所述箱罩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箱罩的内侧;切割盘,所述切割盘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安置在所述箱罩的内腔中,所述切割盘通过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切割盘位于螺旋输送杆输送方向的一侧,所述切割盘上底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可拆卸的第一切割刀。

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机、切割盘均为倾斜设置,其整体中靠近输送提升机的一端低于另一端。

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精细化粉碎组件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通过多个支撑柱固定支撑在所述底盘的顶端,且所述处理箱与所述输送提升机相连通;滑道和接料部,所述处理箱中设置有多个滑道,所述接料部可沿滑道方向震颤的设置在所述处理箱中;切割部,所述切割部活动设置在所述接料部的底端,且所述切割部和所述接料部在水平投影下部分位置重合。

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料部包括:接料板,所述接料板活动设置在所述滑道的内侧,所述接料板由多个“v”字形结构构成,在所述接料板的顶端形成多个拦截槽;所述拦截槽的槽底还开设有多个漏料孔,所述接料板上还开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刀槽,所述刀槽贯穿开设在所述拦截槽的下部,并与所述漏料孔和拦截槽垂直设置;限位带,所述限位带固定设置在所述漏料孔的两端;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接料板的“v”字形结构底部,并连接在限位带之间,两个所述加强筋为一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刀槽的两侧。

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割部包括:活动框,所述活动框与所述接料板平行设置,所述活动框中部由多个条形板构成,每一所述条形板可活动的卡接在一组所述加强筋的底端,所述条形板的顶端还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切割刀,所述第二切割刀与所述“v”字形结构的间距相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的内腔中,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还设置有旋转盘;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至所述旋转盘和所述活动框之间,其中与所述旋转盘连接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呈偏心状态。

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切割刀为双刃切割刀,其刀刃为凹陷的弧形形状。

1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料板、滑道、活动框和第二切割刀均为倾斜设置,其中靠近所述输送提升的一侧高于另一侧。

1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料板上还设置有震动电机。

1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借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包括底盘和收料斗以及拨禾轮组件,其中本装置中的收料斗可以适用于已经收割完成的秸秆,也可以适用于未完成收割的秸秆,本装置上还设置有初步切割组件,在实际工作中,秸秆进入到收料斗中,经由收料斗中的单向螺旋输送杆输送至初步切割组件一侧,经由初步切割组件对较长的秸秆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的秸秆进入到输送提升集中,并输送至经精细化粉碎组件中,经由精细化粉碎组件的粉碎作用后,使得经由第一次切割后长短不一的秸秆的长度能够小于指定值,使得粉碎后的秸秆不具备架空土壤或者种子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种子发芽率的效果,同时充分与土壤接触的秸秆发酵还田效果更佳。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禾轮组件包括支撑臂、拨禾部和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切割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细化粉碎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部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涉及秸秆还田技术领域,包括:底盘和收料斗,所述收料斗设置在所述底盘前进方向的一侧,所述收料斗的前端还设置有收割部,收割部内设置有螺旋输送杆,所述底盘的顶端还安装有精细化粉碎组件;拨禾轮组件,所述拨禾轮组件安置在所述底盘的前端,且位于收料斗的上方;中转箱和初步切割组件,所述中转箱固定安置在所述底盘的顶端,并与所述收料斗相连通,所述初步切割组件安置在所述中转箱的一侧,并与螺旋输送杆的输送方向相同。该水稻秸秆还田播种机,使得粉碎后的秸秆不具备架空土壤或者种子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种子发芽率的效果,同时充分与土壤接触的秸秆发酵还田效果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常汇琳,高世伟,刘晴,刘宇强,聂守军,马成,王婧泽,王翠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