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

文档序号:34069491发布日期:2023-05-06 17:0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

本发明涉及智能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1、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2、传统水产养殖模式,思维简单,遵循套路,产量低,养殖对象易犯病;自动化养殖模式,追求高产量,高密度,增氧养殖对象体质入手的模式。

3、在传统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饲料投喂或其他养殖操作不科学会对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其次是是营养过剩造成的水体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通过生态健康的养殖方式确保在种苗选用、饲料投喂、水质控制、微生物菌群调节等各养殖环节得到严格把控,保障对虾的健康生长,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对于养殖的成功率来说,自动化养殖模式避免了传统养殖模式带来的水产品和水体交叉感染,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气候变化、天气灾害对养殖的不利影响,降低了养殖风险。依托数字化系统对养殖过程的全程跟踪、分析与控制,保证养殖质量,从而提高养成率,相对传统养殖自动化养殖能够做到产品质量可控,养殖成功率高,从源头解决水产品质量和养殖成功率的问题,养殖整体方式易于传统养殖模式,对环境影响小。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组件、配电设备、控制系统和多组现场安装设备,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包括太阳能板、光能转换组件和逆变器,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均位于温室的顶端;

3、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的一端与配电设备电性连接,所述配电设备的一端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配电设备的配电箱内;

4、所述现场安装设备中包括水循环系统、水产养殖系统和温室种植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的一端分别与畜牧养殖系统、稻田种植系统、温室种植系统和水产养殖系统连通,其上水端与外接水源连通,且所述水循环系统位于设备房间内,所述水产养殖系统位于蓄水池中;

5、所述畜牧养殖系统的一端与粪便收集系统和沼气收集系统连通,所述水产养殖系统的一端与自动化辅助设备系统和多参数复合水质传感系统电性连接。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动化辅助设备系统中包括设备桩、检测柜和蓄电池组,所述设备桩中包括水质监测设备、温度检测设备和水质监测设备,所述设备桩置于蓄水池中,所述检测柜中设置并与之连接的有增氧设备、监控设备、投饲设备、供水设备、温控设备、排水设备和滤水设备,与检测柜连接的设备均置于蓄水池中,并且所述水产养殖系统以水产养殖与作物营养薄膜栽培耦合方法生产,所述蓄电池组与逆变器电性连接,且所述蓄电池组用于本发明的电源供应。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质监测设备、所述温度检测设备采用基于ieee1451标准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利用stim模块和电子数据表格进行传感器数据的读入和执行器参数的设定来实现传感器的即插即用功能,并支持rs485总线连接。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通过rs485总线与所述控制结构内的单片机相连,且所述多参数复合水质传感系统用以实时测量所述养殖池的水中溶解氧、ph、电导率、orp和水位。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结构通过内部的单片机将获取到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信息以远程传输的方式上传到所述智能水产养殖管控中心平台,以对后台的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决策。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室种植系统中,水肥一体化系统、全自动蔬菜种苗播种生产线、智能催芽箱、自动嫁接机器人、嫁接苗创口愈合室、穴盘轨道搬运传送系统、育苗基质配方及生产装备、蔬菜种苗质量控制体系,且温室呃内保持28~30℃,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300~320lux,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520~530ppm。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质监测设备和水质检测设备均用于水质的检测,余氯,浊度物、cod、bod等,并将得到的数据上传至云平台。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增氧设备采用叶轮式增氧机,且增氧的功率与池塘水深和面积相适配。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中的太阳能板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结构。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桩和检测柜之间通过物联网实现数据互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系统中,指将工程技术、机械设备、监控仪表、管理软件和无线传感等现代技术手段用于渔业生产,养殖过程自动化,实现水产养殖的科学养殖与管理,实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增产增收的标准化养殖模式。具体优势如下:一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是质量安全易追溯,通过养殖各环节实时监控,易发现并处理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水产养殖自动化应用于水产养殖全过程。二是养殖前期自动化分析合理确定养殖条件。通过大数据计算分析,快速找到适合当地或近期需求的水产品种。然后根据条件计算出养殖数量和面积,合理利用水资源。三是养殖中期自动化管理,标准化操作。采用无线传感技术、网络化管理、机械操作等先进自动化管理方法和标准化操作规程,对养殖水环境(温度、溶解氧、氨氮含量等)、投饵施肥、疾病预防和诊断、尾水处理等进行全方位管理、监测。根据养殖对象生长状况和“四定”原则自动投饵,采用循环水养殖技术,净化处理养殖尾水,严控水体污染,养出健康水产品。四是养殖后期自动化捕捞,提高产效,采用定点布网、集中鱼群、机械起网,通过吸鱼泵、分鱼器等设备自动化捕捞。既减少劳动强度,又实现了轮捕轮放和捕大留小,达到增产增效目的。

17、2、本系统中,通过生态健康的养殖方式确保在种苗选用、饲料投喂、水质控制、微生物菌群调节等各养殖环节得到严格把控,保障对虾的健康生长,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对于养殖的成功率来说,自动化养殖模式避免了传统养殖模式带来的水产品和水体交叉感染,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气候变化、天气灾害对养殖的不利影响,降低了养殖风险。依托数字化系统对养殖过程的全程跟踪、分析与控制,保证养殖质量,从而提高养成率,相对传统养殖自动化养殖能够做到产品质量可控,养殖成功率高,从源头解决水产品质量和养殖成功率的问题,养殖整体方式易于传统养殖模式,对环境影响小。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组件、配电设备、控制系统和多组现场安装设备,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包括太阳能板、光能转换组件和逆变器,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均位于温室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辅助设备系统中包括设备桩、检测柜和蓄电池组,所述设备桩中包括水质监测设备、温度检测设备和水质监测设备,所述设备桩置于蓄水池中,所述检测柜中设置并与之连接的有增氧设备、监控设备、投饲设备、供水设备、温控设备、排水设备和滤水设备,与检测柜连接的设备均置于蓄水池中,并且所述水产养殖系统以水产养殖与作物营养薄膜栽培耦合方法生产,所述蓄电池组与逆变器电性连接,且所述蓄电池组用于本发明的电源供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监测设备、所述温度检测设备采用基于ieee1451标准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利用stim模块和电子数据表格进行传感器数据的读入和执行器参数的设定来实现传感器的即插即用功能,并支持rs485总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通过rs485总线与所述控制结构内的单片机相连,且所述多参数复合水质传感系统用以实时测量所述养殖池的水中溶解氧、ph、电导率、orp和水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通过内部的单片机将获取到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信息以远程传输的方式上传到所述智能水产养殖管控中心平台,以对后台的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决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种植系统中,水肥一体化系统、全自动蔬菜种苗播种生产线、智能催芽箱、自动嫁接机器人、嫁接苗创口愈合室、穴盘轨道搬运传送系统、育苗基质配方及生产装备、蔬菜种苗质量控制体系,且温室呃内保持28~30℃,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300~320lux,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520~530pp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监测设备和水质检测设备均用于水质的检测,余氯,浊度物、cod、bod等,并将得到的数据上传至云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设备采用叶轮式增氧机,且增氧的功率与池塘水深和面积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中的太阳能板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桩和检测柜之间通过物联网实现数据互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系统,本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组件、配电设备、控制系统和多组现场安装设备,太阳能发电组件包括太阳能板、光能转换组件和逆变器,太阳能发电组件均位于温室的顶端;太阳能发电组件的一端与配电设备电性连接,配电设备的一端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控制系统设置于配电设备的配电箱内;依托数字化系统对养殖过程的全程跟踪、分析与控制,保证养殖质量,从而提高养成率,相对传统养殖自动化养殖能够做到产品质量可控,养殖成功率高,从源头解决水产品质量和养殖成功率的问题,养殖整体方式易于传统养殖模式,对环境影响小。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坚,余霄骏,叶爱芬,陈玉梅,贾国帅,曹望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