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62133发布日期:2023-06-15 03:5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林业种植,具体为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


背景技术:

1、林业种植中,特别是在对幼苗进行培育的时候,通常是根据幼苗的不同特性(例如需要将幼苗培育成多大,幼苗的根系的大小),对幼苗进行移植培育,且在培育过程中,还需要对幼苗的间距进行控制,以保证幼苗能够茁壮生长。

2、在现有技术中,在对幼苗进行培育的时候,一般是人工的进行移苗、挖坑、培土等操作,效率较低,工序繁琐,而且在幼苗移植的时候,还需要对幼苗的种植深度进行控制,传统的方法,仅是靠用户主观判断进行的,容易影响幼苗的存活,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包括支撑杆、把手、用于盛放幼苗的圆筒、用于插入到泥土中的下挖件、用于耙动泥土的耙动件与用于限制下挖深度的限位件,

3、所述把手固接在支撑杆的一侧,且在把手的下方设置有能够转动上下转动的拨动杆,拨动杆铰接在支撑杆上;

4、所述圆筒固接在支撑杆的下端,且圆筒内设置有转动件,且在转动件的轴线位置上开设有漏孔,转动件上的幼苗能够通过漏孔落下,且每次只能落下一个幼苗,

5、所述下挖件具有两个,两个下挖件组成一个呈倒置的圆锥形结构,当拨动杆向上转动时,两个下挖件能够相互远离而将泥土挖开,

6、所述限位件位于下挖件的两侧,且下挖件能够贴在地面上,限位件能够上下移动,以调节限位件的下端面与下挖件的下端之间的距离。

7、优选的,所述拨动杆的下端连接有钢索,且当拨动杆的端部向上转动时,钢索能够被向上拉起,下挖件的上端固接有插接块,在圆筒的下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插接块插入到第一凹槽内,且插接块上固接有转轴,钢索的下端缠绕在转轴上,以使得钢索被向上拉动时,转轴能够转动而使得下挖件能够打开。

8、优选的,所述圆筒内同轴的设置有能够转动的转动件,且在圆筒的内壁上固接有固定块,转动件位于固定块的下方,在圆筒内固接有分隔板,分隔板成圆环形结构,且在分隔板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固定块的其中一个侧面延伸至分隔板内,且该侧面为光滑的曲面结构,所述漏孔位于分隔板内。

9、优选的,所述转动件上均匀的分成若干个用于放置幼苗的区域,在转动件的下端设置有圆环形的第一齿条,所述圆筒内设置有能够转动的转动杆,在转动杆上设置有与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

10、所述钢索分为第一钢索、齿条板与第二钢索,第一钢索与第二钢索分别连接在齿条板的两端,且第一钢索连接在拨动杆上,第一钢索位于第一绳孔内,第二钢索位于第二绳孔内,第一绳孔与第二绳孔位于不同直线上,以使得第一钢索被向上拉动时,齿条板能够被拉至倾斜状态并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而使得第一齿轮转动。

11、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固接有第二齿轮,圆筒的侧壁上安装有支架,支架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凹槽,耙动件的上端位于第二凹槽内,且在支架内布置有横杆,横杆贯穿所述耙动件,横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齿条,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互配合,以使得转轴转动而使得下挖件打开时,横杆能够拉动耙动件朝下挖件移动。

12、优选的,所述耙动件上开设有通孔,横杆穿过所述通孔,且在横杆的端部设置有粗端,粗端不能穿过通孔,在耙动件与第二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粗端与耙动件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让位间隙,所述耙动件的下端设置有倾斜面。

13、优选的,所述拨动杆上铰接有第一定位杆,在把手上铰接有第二定位杆,第一定位杆能够插入到第二定位杆内,且在第一定位杆上固接有第一定位块,在第二定位杆的内壁上固接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定位块上下布置,第二定位块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均为弹性材质制成,且拨动杆与把手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14、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杆、限位盘与调节螺栓,所述限位杆能够贯穿所述支架,且调节螺栓与所述限位杆螺纹配合,所述限位盘固接在限位杆的表面。

15、优选的,还包括测距环,测距环放置在支架上,且限位杆穿过所述测距环,测距环与圆筒同轴设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发明在实施的时候,能够方便用户对幼苗进行种植,而无需用户每个步骤均需要手动操作,整个使用步骤,仅仅是需要用户将下挖件插入到泥土中,然后通过用上握动拨动杆即可实现幼苗的种植、培土的操作,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18、2)、通过设置有耙动件,能够在幼苗种植后,在幼苗的根系上进行培土的操作;

19、3)、通过设置有限位件,能够在本装置使用的时候,对幼苗的种植深度进行控制,避免幼苗因种植太深,而可能影响其生长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把手(2)、用于盛放幼苗的圆筒(4)、用于插入到泥土中的下挖件(6)、用于耙动泥土的耙动件(7)与用于限制下挖深度的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杆(3)的下端连接有钢索,且当拨动杆(3)的端部向上转动时,钢索能够被向上拉起,下挖件(6)的上端固接有插接块(17),在圆筒(4)的下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6),插接块(17)插入到第一凹槽(16)内,且插接块(17)上固接有转轴(18),钢索的下端缠绕在转轴(18)上,以使得钢索被向上拉动时,转轴(18)能够转动而使得下挖件(6)能够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4)内同轴的设置有能够转动的转动件(11),且在圆筒(4)的内壁上固接有固定块(8),转动件(11)位于固定块(8)的下方,在圆筒(4)内固接有分隔板(9),分隔板(9)成圆环形结构,且在分隔板(9)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固定块(8)的其中一个侧面延伸至分隔板(9)内,且该侧面为光滑的曲面结构,所述漏孔(10)位于分隔板(9)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11)上均匀的分成若干个用于放置幼苗的区域,在转动件(11)的下端设置有圆环形的第一齿条,所述圆筒(4)内设置有能够转动的转动杆(20),在转动杆(20)上设置有与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8)上固接有第二齿轮,圆筒(4)的侧壁上安装有支架(5),支架(5)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凹槽(21),耙动件(7)的上端位于第二凹槽(21)内,且在支架(5)内布置有横杆(19),横杆(19)贯穿所述耙动件(7),横杆(19)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齿条,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互配合,以使得转轴(18)转动而使得下挖件(6)打开时,横杆(19)能够拉动耙动件(7)朝下挖件(6)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动件(7)上开设有通孔,横杆(19)穿过所述通孔,且在横杆(19)的端部设置有粗端,粗端不能穿过通孔,在耙动件(7)与第二凹槽(2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22),第一弹簧(22)处于自由状态时,粗端与耙动件(7)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让位间隙,所述耙动件(7)的下端设置有倾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杆(3)上铰接有第一定位杆(24),在把手(2)上铰接有第二定位杆(25),第一定位杆(24)能够插入到第二定位杆(25)内,且在第一定位杆(24)上固接有第一定位块(26),在第二定位杆(25)的内壁上固接有第二定位块(27),第二定位块(2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定位块(27)上下布置,第二定位块(27)上开设有定位孔(28),所述第一定位块(26)与第二定位块(27)均为弹性材质制成,且拨动杆(3)与把手(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杆(30)、限位盘(31)与调节螺栓(32),所述限位杆(30)能够贯穿所述支架(5),且调节螺栓(32)与所述限位杆(30)螺纹配合,所述限位盘(31)固接在限位杆(30)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距环(29),测距环(29)放置在支架(5)上,且限位杆(30)穿过所述测距环(29),测距环(29)与圆筒(4)同轴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业种植用设备,包括支撑杆、把手、用于盛放幼苗的圆筒、用于插入到泥土中的下挖件、用于耙动泥土的耙动件与用于限制下挖深度的限位件,所述把手固接在支撑杆的一侧,且在把手的下方设置有能够转动上下转动的拨动杆,拨动杆铰接在支撑杆上;所述圆筒固接在支撑杆的下端,且圆筒内设置有转动件,且在转动件的轴线位置上开设有漏孔,转动件上的幼苗能够通过漏孔落下,且每次只能落下一个幼苗。在本发明实施过程中,能够方便用户对幼苗进行种植,而无需用户每个步骤均需要手动操作,整个使用步骤,仅仅是需要用户将下挖件插入到泥土中,然后通过用上握动拨动杆即可实现幼苗的种植、培土的操作,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谷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夏津县林业发展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