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控棉花叶枝发育关键基因表达并抑制其生长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5153614发布日期:2023-08-18 07:49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控棉花叶枝发育关键基因表达并抑制其生长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控棉花叶枝发育关键基因表达并抑制其生长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和复杂的分枝,既有单轴分枝的叶枝,也有合轴分枝的果枝,而且顶端生长优势强。棉花叶枝是单轴分枝,着生在棉株基部,不能直接结铃。发达的叶枝会消耗棉株养分,造成田间荫蔽,影响通风透光,导致烂铃增多。因此,棉田管理中,通常通过人工去除叶枝,以减少叶枝的不利影响。

2、人工整枝是在棉花现蕾后去除叶枝,增加棉株下部的通风条件,促进果枝生长与结铃。但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短缺,人工整枝这种传统的栽培管理措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提高密度虽然可以有效抑制叶枝的生长,但随着密度升高,株间距减少,植株间遮荫程度加深,果枝间对光的竞争也加剧,与低密度种植模式相比,高密度种植模式下果枝干物重的积累量受到了抑制,蕾铃脱落和烂铃增加,果枝结铃数降低。简化栽培是棉花生产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此,研发一种栽培方法,在抑制棉花叶枝生长的同时,不影响甚至促进果枝生长和结铃,进而免除人工整枝环节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棉花叶枝发育关键基因表达并抑制其生长的栽培方法。

2、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棉花叶枝发育关键基因表达并抑制其生长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选取高质量脱绒包衣棉种,按预定穴距、行距穴播,覆土后地膜覆盖,出苗后不进行人工间苗定苗;

5、(2)棉花现蕾后,将同穴两株棉花进行一次捆绑,随后进行化控;

6、(3)棉花开花后,对同穴两株棉花进行二次捆绑,同时进行化控;

7、(4)进行常规的的田间管理即可。

8、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穴距为25cm、行距为76 cm,实收密度为6000株/亩左右;所述穴播的棉种数为2粒。

9、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一次捆绑的位置为同穴两株棉花的果枝始节上方。

10、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化控为喷施甲哌鎓,剂量为1.5-2.0克/亩。

11、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二次捆绑的位置为同穴两株棉花的主茎倒4叶处。

12、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化控为喷施甲哌鎓,剂量为3.0-4.0克/亩。

13、本发明通过一穴双株和捆绑调控棉花叶枝发育关键基因表达并抑制叶枝生长;一是播种时每穴播两粒种子,出苗后不间苗、不定苗,实现一穴两株;二是在现蕾后将同穴的两株棉花捆绑在一起(捆绑位置为棉株中下部),同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三是在初花期进行第二次捆绑(捆绑位置为棉株上部),再次喷施化学调控剂(甲哌鎓)。该方法与传统一穴一株种植相比,不仅能调控叶枝发育关键基因的表达,有效抑制叶枝的生长,减免人工去叶枝环节,而且能够增强棉花的抗倒伏能力,减少烂铃。

14、本发明的一穴双株抑制叶枝的生长及其施用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5、(1)不缺苗,免间苗定苗。每穴播种两粒,与一穴一粒相比降低了单粒精播导致缺苗漏苗的几率;与多粒穴播相比,免除间苗定苗环节,节省了劳动力;

16、(2)调控叶枝发育关键基因表达,抑制叶枝生长。本发明在密度相同条件下,1穴2株抑制了叶枝生长,减少了对果枝生长及结铃的影响,利用棉花自身的补偿机制,促进果枝生长和结铃,与1穴1株的棉花相比,1穴2株棉花果枝干物重增加了26%,而叶枝干物重减少了73%以上;

17、(3)减少烂铃,提高棉花整体纤维品质。与果枝铃相比,叶枝上结的铃平均铃重较低、纤维品质较差。采用本发明方法后,棉花叶枝干物重积累量及叶枝数目显著降低,棉株结铃均为果枝铃,有效地提高了棉花整体纤维品质。减少烂铃20-30%,相应减少了棉花纤维品质的损失;

18、(4)提高抗倒伏性。研究表明,一穴双株并捆绑可通过控制群体结构、棉株光合速率、茎部结构及干物质积累与运输等,最终显著提高棉花的抗倒伏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调控棉花叶枝发育关键基因表达并抑制其生长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穴距为25cm、行距为76 cm,实收密度为6000株/亩左右;所述穴播的棉种数为2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一次捆绑的位置为同穴两株棉花的果枝始节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化控为喷施甲哌鎓,剂量为1.5-2.0克/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二次捆绑的位置为同穴两株棉花的主茎倒4叶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化控为喷施甲哌鎓,剂量为3.0-4.0克/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控棉花叶枝发育关键基因表达并抑制其生长的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一穴双株和捆绑调控棉花叶枝发育关键基因表达并抑制叶枝生长;一是播种时每穴播两粒种子,出苗后不间苗、不定苗,实现一穴两株;二是在现蕾后将同穴的两株棉花捆绑在一起(捆绑位置为棉株中下部),同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三是在初花期进行第二次捆绑(捆绑位置为棉株上部),再次喷施化学调控剂(甲哌鎓)。该方法与传统一穴一株种植相比,不仅能调控叶枝发育关键基因的表达,有效抑制叶枝的生长,减免人工去叶枝环节,而且能够增强棉花的抗倒伏能力,减少烂铃。

技术研发人员:周静远,董合忠,代建龙,张艳军,张冬梅,李振怀,徐士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