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域长江鲟野化繁殖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45504发布日期:2023-08-06 01:2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天然水域长江鲟野化繁殖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天然水域长江鲟野化繁殖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1、长江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为我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中上游。受人类活动影响,长江鲟野外种群规模逐渐减少,2000年后,再未监测到长江鲟自然繁殖,2022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长江鲟野外灭绝。为拯救这一珍稀物种,农业农村部大力加强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和积极组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2007年,长江鲟全人工繁殖技术获得突破,2018年,长江鲟子3代全人工繁殖技术实现,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确保了增殖放流长江鲟的数量和质量。然而,在天然水域,长江鲟能否自然繁殖这一问题尚未有明确答案,长期未能监测到野外长江鲟自然繁殖,也为长江鲟野外早期资源发育等的研究带来了挑战。

2、从理论角度,对长江鲟适宜繁殖条件的研究从未停止,然而,大多只能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目前尚未见有能够进行长江鲟野化繁殖的设备或装置等相关技术发布。申请人多次在室内环境进行了长江鲟的仿生繁殖研究,逐步积累了长江鲟野化繁殖所需要的条件参数,在这些参数基础上,建立了长江鲟野化繁殖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目前长江鲟野化繁殖困难的问题,提供了天然水域长江鲟野化繁殖方法。

2、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天然水域长江鲟野化繁殖方法的应用。

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方式:

4、一种天然水域长江鲟野化繁殖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5、1)在长江鲟鱼繁殖的时期,选择水温在15-20℃、水流较缓的江段,将装置放置在江段中底部较为平整的区域;

6、2)将流速仪固定于装置中的可移动插杆上,并且在水平方向移动插杆,测定变频器在不同频率下,造流器产生的流场;

7、3)将流速仪固定在仪器固定杆上,流速仪的传感器正对造流器;

8、4)将装置底部铺设卵石,卵石的铺设厚度以掩埋流速仪为标准,仅露出传感器,流速仪可向岸边传输高频率流速和水温数据;装置运行前,通过造流器制造水流,对底部卵石进行一定时间冲刷,直到卵石表面被冲刷干净;

9、5)采用b超机,选取发育至ⅴ期的长江鲟亲鱼,雌鱼和雄鱼均选取一定数量,比例控制在雌雄比1:1至3:1,将亲鱼放入装置内部;

10、6)在装置顶端仪器挂载滑轮上挂载溶氧仪,配重后可实时监测装置内部不同深度溶氧状态,以决定是否要对装置内部增氧;

11、7)在装置顶端仪器挂载滑轮上挂载水下机器人,可以通过机器人探查,水下摄像头覆盖不到区域的装况;

12、8)结合测定流场分布和固定于底部的流速仪传输的实时数据,调节变频器,确保底部流速仪读数值在0.2-0.6m/s范围内;每日造流时间20-22小时,每日午后停止造流2-4小时,若通过水下摄像头发现长江鲟开始交配,则持续造流,直至长江鲟繁殖行为完成;

13、9)长江鲟受精卵留于装置孵化或者人工搜集放置于孵化框内孵化。。

14、以上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单元、水流营造单元和监测单元;

15、所述的养殖单元包括养殖笼体,养殖笼体上顶面设置有可开合的出入口;养殖笼体顶部设置有n个仪器挂载滑轮,养殖笼体底部设置有n个仪器固定杆(3),养殖笼体(1)的底部设置有卵石阻隔杆,卵石铺设在卵石阻隔杆之间,所述的卵石粒径为5-15cm;

16、所述的水流营造单元包括:设置在养殖笼体底部外侧的造流器和变频器,变频器和造流器(4)串联;

17、所述的监测单元包括:分布在养殖笼体上的n个水下摄像头,录像设备和显示设备;n为≥1的自然数。

18、以上所述的装置,优选的,所述的养殖笼体顶部设置有n个可移动插杆。

19、以上所述的装置,优选的,仪器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的卵石阻隔杆上。

20、以上所述的装置,优选的,所述的仪器固定杆为5-10cm长。

21、以上所述的装置,优选的,所述的养殖笼体上的围网的材质为高强度铜芯线。

22、以上所述的装置,优选的,所述的水下摄像头具备白光补光、红外补光、和/或自清洁功能。以上所述的装置,优选的,所述的仪器挂载滑轮可拆卸地固定于养殖笼体的顶部。

23、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还包括:天然水域长江鲟野化繁殖方法的应用,包括利用上述方法实现长江鲟的野外繁殖放生,长江鲟的培育,长江鲟的研究等。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25、1.本发明首次实现了长江鲟的野化繁殖,为长江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为今后长江鲟的野外繁殖打下坚实的基础。

26、2.本发明通过多年的仿生研究,探寻了长江鲟野化繁殖时所需的关键因素,例如水温,基底,水体流速等,据此在天然水域开展长江鲟繁殖试验,对长江鲟种群重建具有积极意义。

27、3.养殖笼体的围网由高强度铜芯线或相似性质材料编制而成,保证了坚固性的同时,还具备较强的柔韧性,既可以确保限制长江鲟在装置内部活动,又可以不伤害到长江鲟。

28、4.装置内的卵石阻隔杆由高度要适中,高强度材料构成,可用于防止卵石受水流冲击而移动。

29、5.其中铺设卵石的粒径通过申请人室内仿生繁殖实验获取参数确定,以尽可能满足其野化繁殖的要求。

30、6.造流器通过变频器单独控制不同位置的水流,达到营造不同流场的目的。

31、7.水下摄像头包括白光补光和红外补光,可选包括自清洁功能,以达到长期24小时观测长江鲟状态的目的。

32、8.仪器固定杆的长度较短,但仪器固定在固定杆上后,以便于卵石可将其全部掩埋,只保留传感器部分暴露。

33、9.可移动插杆,配合对应孔径的高强度管状杆可以将水下相机等仪器送至不同水深处进行移动拍摄。

34、10.本装置可通过在漂浮转接浮床上进行线路延长转接,可实现远距离的水下视频传输,该浮床具有防水防雨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天然水域长江鲟野化繁殖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仪器固定杆设置在卵石阻隔杆上,仪器固定杆为5-10cm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下摄像头具备白光补光、红外补光、和/或自清洁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仪器挂载滑轮可拆卸地固定于养殖笼体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溶氧仪的溶氧指标保持在7.5mg/l及以上。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长江鲟的野外繁殖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长江鲟的培育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长江鲟的研究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公开了天然水域长江鲟野化繁殖方法及应用。申请人通过多年的仿生研究,探寻了长江鲟野化繁殖时所需的关键因素,例如水温,基底,水体流速等,据此在天然水域开展长江鲟繁殖试验,首次实现了长江鲟的野化繁殖,为长江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为今后长江鲟的野外繁殖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长江鲟种群重建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杜浩,李鹏程,李君轶,吴金明,罗江,吴金平,沈丽,周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