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葡萄套种草莓的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55436发布日期:2023-09-24 00:4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棚葡萄套种草莓的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棚葡萄套种草莓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葡萄是一种藤本植物,由于其特殊的生长方式,在葡萄的种植上会使用支架来支持葡萄的生长,而在遇到恶劣天气时,例如面临大风天气时,风中会携带大量的灰尘对葡萄造成冲击损害,从而影响葡萄的质量和产量;又如面临雨天天气时,由于气温下降,冷气流也会对葡萄的光合作用造成影响。由此,大棚栽培在葡萄种植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大棚种植葡萄时一般采用水平架栽培的方式进行,即在棚内距离地面1.45m处用铁丝纵横拉成一个水平面,使葡萄的生长蔓均在拉出的水平面上。

2、为了严格控制葡萄的产量、质量,大棚种植葡萄时,株行距一般预留较宽,使得葡萄园中的土地利用率不高。此外,葡萄属于季节性水果,在葡萄收获后的半年内,地面一直被闲置,没有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棚葡萄套种草莓的高产栽培方法,提高葡萄园土地的利用率,优化葡萄园的种植结构,促进葡萄产业种植结构向高效、健康、稳定方向发展。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大棚葡萄套种草莓的高产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于9月中下旬葡萄采摘完毕后,在葡萄棚内每畦土地中套种2行草莓。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目前的葡萄园中,到每年9月中下旬时,葡萄采摘结束后,土地便一直闲置,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在葡萄棚内每畦土地中套种2行草莓,使得葡萄园闲置的土地能够再次利用起来,使得种植结构被优化。

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栽培方法中葡萄的株行距为2.4m×1.5m,每亩地种植180-200株葡萄。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这样的种植株行距和种植密度,能够有效对葡萄实行控产栽培,每亩土地的葡萄产量在1500kg以上。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栽培方法中草莓的行距为25-30cm,株距为18-22cm,每亩地种植5-6万株草莓。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这样的草莓种植株行距和种植密度,能够保证在不影响葡萄生长的同时,保证草莓的产量和质量。

8、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现目前的葡萄园中,到每年9月中下旬时,葡萄采摘结束后,土地便一直闲置,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在葡萄棚内每畦土地中套种2行草莓,使得葡萄园闲置的土地能够再次利用起来,使得种植结构被优化。

10、2.种植葡萄时,原就需要在葡萄植株之间留有一定的生长空间,这样的种植方式能够有效对葡萄实行控产栽培,使得每亩土地的葡萄产量在1500kg以上。

11、3.在葡萄园中套种草莓,由于草莓和葡萄的挂果时间段完全不重叠,能够保证在不影响葡萄生长,果农也能有效的在一年四季中分时间段打理两种水果,此外还能够保证草莓的产量和质量。

12、4.利用大棚葡萄套种草莓的种植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种植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棚葡萄套种草莓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栽培方法于9月中下旬葡萄采摘完毕后,在葡萄棚内每畦土地中套种2行草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葡萄套种草莓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栽培方法中葡萄的株行距为2.4m×1.5m,每亩地种植180-200株葡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葡萄套种草莓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栽培方法中草莓的行距为25-30cm,株距为18-22cm,每亩地种植5-6万株草莓。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棚葡萄套种草莓的高产栽培方法,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栽培方法于9月中下旬葡萄采摘完毕后,在葡萄棚内每畦土地中套种2行草莓;葡萄的株行距为2.4m×1.5m,每亩地种植180‑200株葡萄;草莓的行距为25‑30cm,株距为18‑22cm,每亩地种植5‑6万株草莓。本方法提高葡萄园土地的利用率,优化葡萄园的种植结构,促进葡萄产业种植结构向高效、健康、稳定方向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林,彭君,朱德彬,王小凤,王子诚,简志刚,肖柳华,姚忠萍,李湘球,黎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