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61535发布日期:2023-10-06 16:09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昆虫信息素,具体涉及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二化螟属,,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蛀食水稻茎部,为害分蘖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为害灌浆、乳熟期水稻,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二化螟除危害水稻外,还能危害、玉米、、甘蔗、油菜、、麦类以及、稗、等杂草,故对二化螟的治理尤为重要。

2、目前,市面上的适用于二化螟的昆虫信息素为了达到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和精准引诱的目的,通常采用多种组分来制备昆虫信息素,从而使昆虫信息素的制备成本增高,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主要成分、抗氧化合物和难挥发性溶液的配合,其中主要成分由顺-11-十六碳烯醛、顺-9-十六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醛组成,在保障对二化螟的防治和精准引诱的前提下,大大缩减了该二化螟性诱剂的组成成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包括溶剂和缓释载体,所述溶剂盛装在缓释载体内,所述溶剂包括主要成分、抗氧化合物和难挥发性溶液,所述主要成分、抗氧化合物和难挥发性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0.005-0.05:500-1000;

4、所述主要成分由顺-11-十六碳烯醛、顺-9-十六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醛组成,且所述顺-11-十六碳烯醛、顺-9-十六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醛的质量比例为10:1:1.1-5:1:1.1;

5、所述抗氧化合物设置为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维生素e 、2 ,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2(3)-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bha)和没食子酸丙酯中的其中一种。

6、优选的,所述主要成分、抗氧化合物和难挥发性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0.005:500;所述顺-11-十六碳烯醛、顺-9-十六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醛的质量比例为10:1:1.1。

7、优选的,所述主要成分、抗氧化合物和难挥发性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0.01:700;所述顺-11-十六碳烯醛、顺-9-十六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醛的质量比例为7:1:1.1。

8、优选的,所述主要成分、抗氧化合物和难挥发性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0.05:1000;所述顺-11-十六碳烯醛、顺-9-十六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醛的质量比例为5:1:1.1。

9、优选的,所述难挥发性溶液设置为玉米油、葵花油、花生油、菜籽油和大豆油的至少一种。

10、优选的,所述缓释载体设置为天然橡胶缓释瓶、合成橡胶缓释瓶、聚乙烯缓释瓶、聚氯乙烯缓释瓶中的一种。

11、优选的,所述顺-11-十六碳烯醛为无色液体,所述顺-11-十六碳烯醛通过十六烯酸的氧化反应制备得到。

12、优选的,所述顺-9-十六碳烯醛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所述顺-9-十六碳烯醛在制备时通过十六烯酸的氧化成为顺-9-十六碳烯酸,然后再通过还原反应转化为顺-9-十六碳烯醛。

13、优选的,所述顺-13-十八碳烯醛在制备时通过十八烯酸的氧化反成为顺-13-十八碳烯酸,然后再通过还原反应转化为顺-13-十八碳烯醛。

14、基于以上叙述的一种二化螟性诱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化螟性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s1、准备原料:顺-11-十六碳烯醛、顺-9-十六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醛、抗氧化合物和难挥发性溶液;

16、s2、原料混合:先将顺-11-十六碳烯醛、顺-9-十六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醛与难挥发性溶液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

17、s3、在抗氧化合物加入混合物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的溶剂;

18、s4、将溶剂通过缓释载体储存。

19、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0、1、本发明通过主要成分、抗氧化合物和难挥发性溶液的配合,其中主要成分由顺-11-十六碳烯醛、顺-9-十六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醛组成,在保障对二化螟的防治和精准引诱的前提下,大大缩减了该二化螟性诱剂的组成成分,从而降低了该二化螟性诱剂的制备成本。

21、2、本发明的主要成分通过难挥发性溶液保护,且内部添加了抗氧化合物,在保障防治效果的同时可有效阻隔主要成分与空气中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大大缩短了主要成分的挥发速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溶剂和缓释载体,所述溶剂盛装在缓释载体内,所述溶剂包括主要成分、抗氧化合物和难挥发性溶液,所述主要成分、抗氧化合物和难挥发性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0.005-0.05:500-1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成分、抗氧化合物和难挥发性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0.005:500;所述顺-11-十六碳烯醛、顺-9-十六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醛的质量比例为10: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成分、抗氧化合物和难挥发性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0.01:700;所述顺-11-十六碳烯醛、顺-9-十六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醛的质量比例为7: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成分、抗氧化合物和难挥发性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0.05:1000;所述顺-11-十六碳烯醛、顺-9-十六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醛的质量比例为5: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难挥发性溶液设置为玉米油、葵花油、花生油、菜籽油和大豆油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载体设置为天然橡胶缓释瓶、合成橡胶缓释瓶、聚乙烯缓释瓶、聚氯乙烯缓释瓶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顺-11-十六碳烯醛为无色液体,所述顺-11-十六碳烯醛通过十六烯酸的氧化反应制备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顺-9-十六碳烯醛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所述顺-9-十六碳烯醛在制备时通过十六烯酸的氧化成为顺-9-十六碳烯酸,然后再通过还原反应转化为顺-9-十六碳烯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顺-13-十八碳烯醛在制备时通过十八烯酸的氧化反成为顺-13-十八碳烯酸,然后再通过还原反应转化为顺-13-十八碳烯醛。

10.一种二化螟性诱剂的制备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昆虫信息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二化螟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溶剂和缓释载体,所述溶剂盛装在缓释载体内,所述溶剂包括主要成分、抗氧化合物和难挥发性溶液;通过主要成分、抗氧化合物和难挥发性溶液的配合,其中主要成分由顺‑11‑十六碳烯醛、顺‑9‑十六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醛组成,在保障对二化螟的防治和精准引诱的前提下,大大缩减了该二化螟性诱剂的组成成分,从而降低了该二化螟性诱剂的制备成本;另外主要成分通过难挥发性溶液保护,且内部添加了抗氧化合物,在保障防治效果的同时可有效阻隔主要成分与空气中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大大缩短了主要成分的挥发速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黄琨,陈永宁,钟文东,戚文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绿防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